第9章 最后的伊甸园(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凌晨四点。
  西山一號基地。
  从外部看,这里只是几座掩映在苍松翠柏间的普通建筑,但地下,却是一个堪称庞大的战略指挥中心。
  当林承在冯錚的带领下,走进那间看似朴素的会议室时,他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瀰漫著一股由岁月和权力沉淀下来的、几乎让人无法呼吸的厚重气场。
  长条形的会议桌旁已经坐了三个人。他们衣著寻常,甚至有些不修边幅,像是刚从某个技术攻关会议上被临时拽过来的老教授。但他们腰杆挺得笔直,目光如炬,身上那股凛然的气度,绝非寻常学者可比。
  冯錚的脚步在他们面前都下意识地放轻了。他快走几步,为首的一名头髮白、戴著黑框眼镜、面容清癯的男子抬起头。他的眼神很平静,却仿佛能洞穿人心。
  “这位是高建瓴同志,负责我们的战略规划与风险研判。”冯錚低声介绍,语气中带著显而易见的尊敬。
  高建瓴没有起身,只是微微頷首,目光锁定在林承身上,平静地开口:“林承同志,你好。我是高建瓴。请坐。”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了精確的计算。
  林承坦然落座。他知道,真正的“质询”,现在才刚刚开始。
  高建瓴没有急著翻看面前那份由冯錚连夜整理的、堪称惊世骇俗的报告。他將十指交叉,放在桌上,用一种审视的目光看著林承,缓缓说道:
  “林承同志,你所预警的『乏燃料后处理项目』潜在风险,已经得到验证。这件事,避免了国家重大损失。我代表国家,首先要对你表示感谢。”
  这番话说的四平八稳,既是肯定,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另一方面,你所预言的『洞天福地』,也已如期出现。证明了你自己身份的同时,也为我们爭取到了无法用价值估量的战略先机。”
  林承没有接话,他知道对方还有后文。
  果然,高建瓴话锋一转:“其次,我想告诉你的是,对於你提到的,可能席捲全球的『巨变』,我们並非毫无准备。”
  会议室里的气氛陡然一肃。
  “自上个世纪以来,针对各类可能动摇文明根基的极端情况——无论是核战爭、超级地质灾害、小行星撞击,甚至是……外星文明的接触,我们都制定了相应的封存预案。”
  高建瓴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最后落在林承身上,一字一顿地说道:“这些预案,统称为『文明延续性保障协议』,最高等级的预案,代號为【薪火】。”
  “薪火?”林承心中微动,这个词背后所蕴含的文明传承的厚重感,让他也不禁肃然。
  “对,薪火相传,文明不灭。”高建瓴淡淡道,“但你所描述的情况,前所未有,它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我们曾有的设想。所以,在【薪火】之下,还有一个更具针对性的子预案,从未示人,也从未想过有朝一日需要启动。”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斟酌用词,然后用一种无比郑重的语气,吐出了那个名字:
  “【大禹】。”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大禹治水的大禹?”饶是林承两世为人,此刻也感受到了这两个字背后那排山倒海般的决心与魄力。
  堵不如疏。面对滔天洪水,先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疏导和利用。这个代號,完美地詮释了华夏文明面对灾难时的核心哲学。
  “看来你理解了。”高建瓴眼中闪过一丝讚许,“但是,启动【大禹】,需要一个无法被驳斥的理由。我们需要对未来的『洪水』,有更精確的认知。所以,我这里有几个问题,希望你能如实回答。”
  他打开面前的一个黑色笔记本,上面是手写的、遒劲有力的字跡。
  “第一个问题,关於能源。我们寄予厚望的下一代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代號『金乌』,將在下月初进行首次全功率点火测试。结果如何?”
  这是一个绝对的“硬”问题。“金乌工程”,国家最高等级的能源项目,其成败直接关係到未来百年的国家战略。结果无法模糊,无法篡改,是验证其预言能力的最佳试金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