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古城(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僧广闻、圆鉴主持重建。
  明代高僧慧心(?~1418年)从小受业于此,精通儒释二典,永乐八年(1410年)应召入文渊阁参与永乐大典编写。
  民国初年,主持华山修葺,挂上当时大总统黎元洪所提的“法苑犹龙”匾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私立乐成初级中学移设寺内。
  解放后改为乐清中学。
  佛教,其社会功能是教化民众,普渡众生,而学校也是教育人为本,把寺院改为学校,我以为说得过去。
  寺内有一口大钟,铸于宋代,其钟铭记述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军在县城的活动。晨间,钟声洪亮,远扬全城。我上学的时候,那古钟还悬挂在那大雄宝殿内东南角,尘封已久,其高约三米,口直径约两米。佛龛里,高大的佛像还在,不过香火已绝,变成了学生的食堂。
  记得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破旧立新,封、资、修的东西成了打击的对象。有一天早晨,我去餐厅,突然发现里面空荡荡的,仔细一看,发现佛像没有了,连那古钟也不翼而飞。被毁?被藏?!不得而知,传闻古钟已毁,令人心疼。
  一直到了九十年代末,政府支持重建白鹤寺,将要建在离原址的西面两百米处景贤公园内。
  四
  过去,夜深人静的时候,城里人都能听见那瀑布的轰鸣声,那就是八景之一的双瀑飞泉。
  双瀑飞泉又名鹤瀑,距白鹤寺三百米处,在古城西北丹霞山南峭崖上,高约七、八十米,西山诸水汇流从此出口,分两派冲泻而下,如两条蛟龙直钻深潭,喷珠溅玉,形如白鹤展翅,气势宏伟,瀑下有澄潭,深潭深不可测,水色碧蓝,泡沫泛白。宋•王十朋是这样叙述双瀑飞泉的:“飞泉汹涌,怒流湍激,喷烟雾于苍岚,吼龙蛇于大泽”
  宋•王十朋有诗赞美:
  双瀑
  双瀑之水从何来灵源千尺高崔嵬
  飞流喷沫飘琼瑰空山落日鸣春雷
  有客来游独徘徊枕流漱石兴悠哉
  尘襟濯罢飘然回风清月白空萧台
  元•李孝光有诗赞美:
  双瀑飞瀑
  两沉天根云洞幽黑蛟飞雹舞长秋
  只应壮士思酣战组练相衔夜不休
  在溪潭的北首有一个石柱亭,名为观瀑亭。民国二十二年(1933)改称为“景贤亭”此亭是为纪念抗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而建。在亭里观瀑,角度最佳。
  亭内有楹联三幅:
  其一壮怀吞丑虏纪效读新书
  其二仙雪空遗迹英雄有宏图
  其三清史垂各斯是卧薪尝胆国
  练兵纪实相期雪耻复仇时
  最后一联是民国22年~24年任乐清县长张叔梅敬题。
  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击倭寇,浴血奋战,给乐清历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