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能力的正确打开方式(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晨说到这里的时候,有几个格外努力,但是成绩一直不是太好的学生,似乎露出了一丝明悟的表情。
  相应的,陈晨的脑海中,能量增加的提示,又开始持续向外冒。
  显然,自己的说法,得到了一些同学的认可,而这样也能够得到能量!
  这才是真正的“共鸣”啊,因为知识、方法而共鸣,而不是萌!
  看着信息共鸣的反馈,陈晨仿佛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心情也变得更好了。
  陈晨继续在讲台上闲扯,反正是老师让自己讲的:
  “我们都知道学习很重要,知道成绩很重要,这是老师、家长,常年累月的灌输给我们的。
  “但是我们大家扪心自问,我们自己真心的相信这句话吗?
  “或者说,我们能够让这句话督促我们行动吗?
  “老师、家长,都无法让我们站在自己的观点上,让我们自己发自内心的相信这些事情,并且为之而努力。
  “老师只能传输给我们知识,可以分享给我们方法,却无法控制我们的心怎么想。
  “换言之,她们的语重心长,在我们看来,可能只是空口说大话,老生常谈,没有实在感。
  “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自己去思考,自己说服自己。
  “而这显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这段话其实是大白话,甚至是废话,因为只是说出了问题,没有给出任何答案。
  但是,这正是很多学生最苦恼的地方,很容易得到的共鸣。
  陈晨看着这些提示喜不自胜,因为自己确定,获得别人的认可,也能够得到能量,所以没有注意到,数学老师也陷入了沉思,明显这次的共鸣甚至包括了他在内。
  陈晨给学生们一个思考的时间,也就是足够的多的共鸣时间,看着没有提示出现了,才继续讲下去。
  数学老师一直没有打断,陈晨就一直讲下去,直到下课,才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从讲台上下来。
  数学老师对陈晨微微点头,回到了办公室之后,就打开电脑开始敲字。
  一个比较熟的语文老师,抱着自己的保温杯过来看了一眼:
  “哎呀,今天这么上心啊?在写什么呢?”
  数学老师一脸严肃的说:
  “今天三班的课,我让那个天才去讲题,分享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而他的一些想法,对我产生了一些触发……”
  语文老师喝了口水,品着味儿,慢悠悠的说:
  “能让你称之为天才的,应该只有陈总那孩子吧?我当了十几年老师,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的苗子。
  “聪明的孩子大多跳脱、张扬,老实的孩子多大多愚钝、内向,能言善辩的孩子,大多不够踏实、稳重。
  “他却既聪明灵巧,又成熟稳重,还落落大方,也识得大体,现在就能当大任,而且形象也是极佳。
  “但是他毕竟是个孩子,现在还不是很成熟,他的个人想法,能对你产生什么样的触发啊?”
  数学老师想了想,把今天第一节课的情况说了一下,最后总结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