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守住这万家灯火明(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金山国需要一个以前、现在、未来的金山国人都认可的分配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共识,才能完成国朝构建。”骆尚志斟酌了一番,讲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进一步说道:“像金山伯那样做个老好人,是无法完成这种共识的。”
  权天沛的老好人做事风格,给金山城带来了些麻烦,而潞王殿下的雷厉风行,弥补了这一点。
  朱翊镠还真问对人了,骆尚志还真懂。
  战争,打的就是意志,打的就是彻底打掉敌人的抵抗意志,屈服于己方意志,这就是战争的根本面目。
  而敌方抵抗意志的强弱,则完全看共识的寡众,共识多则强,共识少则弱。
  戚继光的战争论,可是大明讲武大学堂重要的理论基石。
  “过去、现在和未来都认可?”朱翊镠一愣,甚至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他抓住了那稍纵即逝的灵光,在孟金泉拿出了秦法之后,朱翊镠本能觉得是对的,但为何对,他说不上来。
  但骆尚志这么一讲,朱翊镠豁然开朗,原来如此。
  骆尚志继续说道:“现在的金山国人,都是过去抵达金山城的人;赵穆是现在抵达金山城的人;而未来还有很多的人前来金山城;如何让他们融入到金山国,成为金山国人?”
  “他们需要认可,需要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有人的认可,来自制度的认可,而制度的权威,并非来自于制度的合理性,而是来自于认同,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最高的共识,就是过去身、现在身、未来身,全都获得了广泛认可的制度。
  就像是大明认可大唐,大明认为自己是明承唐制,是中华正统的延续。
  戚继光讲,如果有如此三聚顶般的认可,那就不必去攻伐了,就是军事胜利,也难以赢的政治胜利。
  “过去的人知道当下的情况,是否能含笑九泉;现在的人是否愿意承受苦难,继续前赴后继;未来的人是否会对过去、现在所有的努力,而感恩戴德;这三样,是认可的标准,三个问题的答案是是,就是天命。”朱翊镠望着天空,怅然若失的说道。
  时至今日,他终于彻底理解了天命二字,从来不是虚无缥缈之物。
  骆尚志笑了笑,朱翊镠理解还不对,这里面要加个限定,那就是多数,没有任何制度是可以满足所有人的利益,多数认可已经实属不易。
  骆尚志没有说,潞王殿下是个聪明人,时日稍长,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骆帅,讲武大学堂还讲这些吗?”朱翊镠略显迷茫,骆尚志所言所欲,似乎和他这个武将的身份有点不太相符,比孟金泉讲的还要深入的多得多,朱翊镠甚至有一种面对皇兄的错觉。
  骆尚志理所当然的说道:“讲武大学堂当然要讲这些,大明面临天变,陛下要大军军管北方,可不是在胡闹。”
  “不仅是我,大明军将,庶弁将,也都要理解这些。”
  军队自然也要讲思想政治,甚至陛下还会亲自讲解,骆尚志可是讲武大学堂第四期甲上优等生毕业,得到了陛下的高度认可和褒奖。
  做西方天白虎杀伐第一星娄虎,可不是只知道打打杀杀就行,对于骆尚志这等镇守一方的大帅而言,他要率领全军,赢得军事胜利,也要赢得政治胜利。
  “皇兄睿哲天成,打小就知道了这些道理,而我现在才有所明悟。”朱翊镠再次震惊于皇兄对万物之理的理解,但很快就有点释然的说道:“幸好,皇兄是我亲哥!哈哈哈。”
  一想到皇兄如此厉害,朱翊镠就有点恐惧,但一想到这是自己亲哥,就立刻开怀大笑起来。
  朱翊镠想起来,他六岁的时候,还故意尿了皇兄一身,皇兄都没怎么生气,只是揍了他一顿而已,而且还没狠揍。
  “皇兄真的是个脾气很好的人。”朱翊镠说着说着,又有点想家了,甚至露出了代表着软弱的委屈。
  他想回去看看母亲,看看皇兄,看看自己的孩子们,跟他们讲讲太平洋彼岸的故事,但隔着一个太平洋,金山国事,千头万绪,短时间内他回不去。
  皇帝陛下脾气很好?骆尚志不置可否,可能在潞王眼里,陛下脾气真的很好。
  五年平定墨西哥,拿走墨西哥矿群,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做不得真,就是给军功爵名田宅制度一个合理性,竖立一个敌人,而后围绕着这个敌人构建共识。
  画大饼,讲故事,自古就不稀奇,大秦就讲东出叙事,维持军功爵名田宅制度的执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