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姚光启的办法:发房子(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绕来绕去最终绕回了殷正茂在吕宋干的事儿,他的一切政策,仁政暴政,其实最终指向,都是减丁。
  凌云翼、殷正茂、曾省吾、姚光启这些人,和小胡子一定有很多的共同语言。
  可是选择另外一种方式的话,似乎,又太麻烦了。
  姚光启的奏疏,显然不是说服皇帝陛下减少对丁亥学制的推动,他真正想说的是办法是,麻烦且危险的办法。
  “啧啧,姚光启这燕国的地图有点长了。”朱翊钧笑着对冯保说道。
  图穷匕见,姚光启给了一个看似很好执行的解决办法,但这个办法,根本推行不下去,大明对读书的追捧,绝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
  范远山可以放弃给老丈人的国窖,但是绝不会放弃孩子的教育。
  朝廷不推行丁亥学制,但凡是有一点点办法,父母都会想方设法的让孩子读书。
  张居正世袭千户,熊廷弼是个放牛娃,徐成楚大脖子病,范远山更是个赘婿,他们都考中了进士。
  这不是朱翊钧简单的以个例去以偏概全,大明的确是这样的,松江府之前办的案子,那个专事骗钱的天马书院,都能招满学子。
  大明对教育的热忱,是无止尽的,尤其是在物质稍微充分一点,对教育的热忱就会体现的更加明显。
  朝廷不推行丁亥学制,民间自然会有更加昂贵的私塾去代替。
  权力,从来不会有真空,当朝廷不去做,自然会有人做,并且掌控权力。
  姚光启说的第一个办法,根本就不是办法。
  大明从皇帝到万民,早就被漫长的历史,烙印上了政治绩效的思想钢印,青天大老爷要有能力有责任,对一切进行兜底、对一切进行负责,如果做不到,就滚下去,换个能做到的人上去。
  朝廷选择停止推行丁亥学制,减少推行普及教育的力度,朱翊钧这个青天大老爷,会在万历维新浩浩荡荡的大势之下,被推下去,哪怕万历维新是朝廷主导的,他朱翊钧是万历维新的主心骨。
  政治绩效的思想钢印,就是如此,天命既失,就不要怪群雄蜂起。
  “姚一刀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冯保觉得姚光启讲的没问题,要对夷人进行减丁,防止其坐大后,威胁到大明。
  朱翊钧有些哑然失笑,笑着问道:“姚一刀?”
  “姚光启的绰号,大家都这么叫他。”冯保回答了这个称呼的来历。
  姚一刀即是说他脸上那块疤,更是说明姚光启做事风格,喜欢快刀斩乱麻,比如叫魂案,直接把自己赌了进去,若是真的有叫魂术,就对他施展,最后得了个大功德士的赞誉。
  一切经济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人口问题。
  那么,解决经济问题的万能灵药是生育,自然会引发一种思考,对生育主体,也就是女子,进行普惠,是不是就可以提高生育了呢?
  姚光启认为是也不是,很简单,他前面也讲到了,更加愚昧,生育才会更高,只看生育的话,这法子真的不行。
  姚光启列举了唐朝多位公主终身未嫁的故事,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讲明白,希望朝廷不要走大唐‘闺门失礼’的弯路。
  在大唐,尚公主等于娶了个活祖宗。
  这从大唐国初就是这样了。
  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儿子房遗爱娶了高阳公主,高阳公主和玄奘徒弟辩机私通,这点丑闻,传遍了天下,房遗爱这帽子戴好,被人笑话了千年。
  自那之后,大唐的公主就很难出嫁了。
  唐宪宗为自己女儿岐阳公主遴选驸马,所有人的反应是‘皆辞疾不应’,等到唐宪宗为广德公主择婿时,发展成了‘衣冠多避之’;唐文宗的四个女儿都没能嫁人,出家做了道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