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礼法,善恶对错的标准(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伊尹和傅说的画像挂在入门两侧,其实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有教无类。
  文溯阁藏书三十多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多卷,这里面的藏书,所有非珍椠善本,全都对所有民众开放。
  只要是大明人,都可以走进这里读书,而珍椠善本可以购买抄本,但要等抄书的时间。
  可以外借书籍,但是必须要有抵押物,才能带走,在文溯阁里看书,是完全免费的。
  故意损坏书籍,会被坐罪,轻则劳役,重则流放,放火会被斩首示众,连坐亲族被流放。
  文溯阁,是公共性和开放性兼具的图书馆。
  这并非松江府首创,也不是大明万历维新的新东西,而是宋制。
  宋朝的时候,朝廷设有昭文馆、集贤馆、史馆三馆,对朝中大臣和所有进士开放,可以进入查阅;
  地方上,如资州的聚书楼与博雅堂,建康府的紬书阁,庆元府的重楼,扬州的藏书楼等等,都是允许地方士子进入借阅。
  而这些士子们读书,需要承担的任务是:每年七月初七,在‘曝书会’这天,走进书楼,将书籍搬运到室外晾晒,除湿防霉、驱虫防蛀。
  一些书楼藏书广众,有的时间甚至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才能晒完。
  在晾晒的这段时间,主家往往会提供一餐,和这些士子们结成善缘,甚至一些富裕的地方,比如建康府、扬州府还会提供住宿。
  对于家境贫寒、无力入学、无力交纳束脩、却很有天分的士子而言,藏书楼、曝书会,无疑给了他们一个汲取知识的公共渠道。
  松江府新修的文溯阁,就是类似性质,公共性和开放性并存,为有志于此、富有天分、家境贫寒之人,提供读书识字明理的地方。
  当然,文溯阁也将是整个大明最大的书坊,无论什么样的书,都可以从这里买到。
  甚至是《永乐大典》全本、皇史宬内各种《实录》全本,都可以在这里预定,支付定金后,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取书了。
  “咱大明各地府州县,不不不,每一府有一个这样的书坊,何愁大明不兴?”朱翊钧在文溯阁停留了很久,翻阅了好几本书,购买了一套最新版的《永乐大典简要本》后,十分感慨的说道。
  朱翊钧振武,但他也兴文,丁亥学制每年的投入,已经超过军费了。
  “会有那么一天的。”李乐满是憧憬的说道,身在万历维新大变革时代的李乐,真心实意的相信,大明会有那么一天。
  朱翊钧笑了笑,阳光灿烂。
  或许会实现,或许不会,成与不成,有的时候也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去做,重要的是出发。
  仅仅在松江府,刻印各种图书的书坊就有四百多家,这个数量正在减少,因为竞争确实非常激烈,印刷不够精美、图书质量差、错别字多、书籍不全的书坊,都会在竞争中落败。
  高启愚作为礼部尚书是非常合格的,他调停了圣卡塔琳娜号的纠纷。
  从双方描述和对质之后,虽然没有更加明确的证据,但事实已经基本清楚。
  果阿总督府索要更多的税,尼德兰六条商船逃跑,果阿总督府追击捕获了四条,尼德兰人开始报复,劫持了圣卡塔琳娜号,杀死船员,在尼德兰本土贩卖了所有货物。
  “尼德兰人必须做出赔偿,葡萄牙从头到尾都没有杀俘,如果尼德兰人没有杀俘,这件事葡萄牙是过错方,可是尼德兰杀死所有船员,就必须付出代价。”
  高启愚将一本详细的账册摊到了葡萄牙特使保利诺和尼德兰使者浩特曼面前。
  果阿总督府缴获的四条船和获得的船员赔偿金,大约价值五十万银,而被尼德兰人劫走的圣卡塔琳娜号货物也价值大约五十万银,如果事情只到这里,损失几乎一致。
  但,尼德兰人的报复过头了。
  “每名水手照价500银赔偿,总计赔偿十二万银,同样,杀人者偿命,下令杀死这些船员的船长范·纳克,移交葡萄牙进行审判。”高启愚宣布了大明的初步裁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