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恋(10 / 16)
可是石块太多太厚,苏武累得不行,便绝望地坐到地上。知已是回天无力,只好在其葬身处用石块筑起一个圆形坟茔,拣一块宽而较平整的立在墓前,又用身上佩剑在上边刻了几个字:猩娘之墓。
失去了猩娘,苏武悲痛欲绝。那单于士兵又来查数验收,并另付一批羊崽儿。又见那群公羊不但耗子也没生个一鳞半爪,反而失去了若干只,怀疑是苏武给偷吃掉了,便责苏武违约,罚苏武还要在北海多呆十年。不过,此事须等新公羊群生下小羊儿再说。
除了放羊,每天空闲之时,苏武就呆坐在水边看日出日落,看海水潮起潮落,更喜欢仰视海鸥自由自在地在辽阔的天空中翱翔翻飞。
偶尔一阵凉风袭来,使他感觉到料峭寒意,猜想时令大约已是深秋季节了。
是的,北国的秋天是短暂的,冬天来得也早。闻听北海的冬天久长而寒冷,这里的匈奴人就狐衣貂帽裹得严严实实象一只毛绒绒的黑熊。不只是冬天里,远国的一年四季都不如大汉辽阔的土地上温暖宜人。自己临行时曾与妻子说,出使匈奴,多则一年半载即可回家。离家之时,方是百花吐蕾万木葳蕤的春天,而不觉间已到了来年暗香冷凝的秋天了。眼看归乡遥遥无期,苏武是多么思念家中的父母和美丽的妻子呢!
那天上漂流的白云啊!为什么不能让苏武一起搭载回故乡呢?
六
再说公主纳兰明慧见苏武诗有鸿鹄飞扬之意,看不出半点俯肯之情,整日愁肠万端,茶不思饭不香,真是玉人憔悴堪比黄花瘦。耳闻父王设宴欲亲自作冰伐赐婚苏武,稍稍宽慰一些,心道,父王出马,那苏武谅也再没有推脱之辞了。
可是,等了几天也不见音讯,心中惴惴然如揣了只小兔子。
她与那花木兰依在窗前,看着院外一可老槐树呆呆发楞。见几只鸟儿成双成对地在枝叶间飞来飞去,啾唧相鸣。
忽然,不知哪儿飞来一对灰白喜雀,直落到老槐树丫叉间,吓得那些小鸟儿扑楞着翅膀四散而逃。
公主正出神没在意,花木兰看到了喜鹊,高兴地喊道:“公主看,喜鹊!”纳兰明慧仔细一看,才见两个远远看上去色泽乌黑闪亮的胖喜鹊,正在枝头相互啄理羽毛呢!不一会儿,又在树间追逐嬉戏,那自然纯情之态,令公主情生万种,心动不已。心想,苏将军是那只喜鹊该多好呢!自己就化作另一只,两人比翼齐飞,终生相随相依。
正胡思乱想间,那两只喜鹊似乎受到什么惊吓似地,猛然叫了几声,振翅飞走了。公主怅然若失,轻轻叹了口气,一边叫花木兰再到苏武舍馆看个究竟。
花木兰去偷偷一望,依然门可罗雀,舍里舍外鬼影难见一个,哪里有什么苏将军!见此景,花木兰不觉暗暗心惊,又撞见几个巡逻士兵,问苏武等人去向,都摇头说不知道。
原来,单于怕公主知情后不知会怎样闹腾,说不定会弄出什么乱子呢!于是严命封锁消息。花木兰心道,那南蛮子苏武是死是活,好歹见个音信才好,如此睡梦般稀里糊涂令人奇怪。若是苏武真的返回汉朝,或有什么不测的话,公主用情之深,眼见是不能够独活了。
正纳闷之时,却无意遇见了丞相卫律,花木兰施礼道:“侍妾向丞相多多致意,知丞相为公主婚姻之事鞠躬尽瘁,小婢代公主在此多谢了!”见提及公主,卫律不好推聋作哑,说道:“公主之事,卫律自当尽微薄之力,不足一提,但不知公主近日可好?”
花木兰道:“丞相不知,公主这两天病情又重了些。只因那南蛮子做词做赋的,引得公主一片云情雨意,却又含含糊糊混混沌沌不分鲢鲤的。近几日,见那苏武馆舍冷冷清清,不知搞什么鬼名堂,难道这南蛮子真的拍拍屁股走了不成?”
那卫律手捋胡须说假话跟说真话似地道:“闻苏武受汉皇之命,除了出使我邦,还要去其它番地,因是极秘密之事,老臣也不好细问,不过苏武办完事肯定会回到馆舍的,因与我邦还有些事须商榷。”
“那公主婚事南蛮子可曾答应?”花木兰不依不饶。
“这个么,公主巾帼须眉,品貌才学女子中乃北国翘楚,一个南蛮书生如此福缘,自然是求之不得的,更没有拒人千里之外之理。望公主千万保重,勿听蜚语流言,待苏武一有消息,老臣立刻告知公主。”话毕,卫律装作有事很忙的样子急步离去。花木兰回到公主绣阁,将苏武馆舍怪异之事及卫律所言告诉了公主。
公主虽然满腹疑惑,见卫律说苏武不久还要回来,心道,卫律乃一代老臣,自然不会撒谎。于是,七上八下的心不觉放下了许多。单于也常常来探望公主,但女儿家又难以当面言及此事,只能日日悬悬而望,教花木兰时时察看苏武馆舍内外情形。
不觉间秋冬易时,又是一个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季节,眼看那去秋南离的大雁又飞回来了,只是苏武馆驿门锁如故,苔痕铺阶,依旧不见旧时王谢堂前燕。
纳兰公主心想,说不定苏将军已回南朝大汉了,也许其性格率直倔犟不肯屈服,被自己的父王给害死了也未可知。想到苏武可能遭到不测,公主禁不主暗中悲伤流泪。不久,花木兰也终于打听到实情。
原来,苏武一干人已是四分五裂,副使张胜已降,多数人不肯屈降,被当作奴仆典于匈奴官府,或去边塞服劳役,苏武受尽磨难终不肯事奉单于,已被流放到遥远的北海去了。
公主闻此消息,不觉又气又急,且喜且悲。喜者,苏将军并没有被害死,悲者,父王如此心狠,竟将其流配天涯海角,那里可有几千里之遥啊!公主千思百虑,心道,妾既与苏将军一见锺情,更有诗赋唱和,便是前世姻缘。自古道,金鞍非骏马不配,妾既属意苏将军,宁死不再他适。就剪却一缕头发,令花木兰交给单于,以示其矢志不移之情。
花木兰见公主情深意重,心内颇受感动,就去相府将公主冰心玉志说与卫律听,卫律又见单于,细奏其事,末了,大骂苏武南蛮朽木不可雕,不解公主一片春情兰心,也负单于拳拳求贤之举。
单于叹道:“朕嫡妻早逝,唯留此嫡脉弱息,朕心里实是爱如掌上明珠,自幼骄惯,以至于此。但公主虽为女子,胸中却颇有几分才学。朕又见苏武品貌出众,谈吐儒雅,知非凡品。记得昔日崂山道人曾谶言公主婚姻之事,爱卿又言及公主与其诗词相答一事,朕始觉公主婚姻冥冥中可能自有天意所定,于是,聊借宴酒之事赐婚于他。朕既有凤求凰之意,也给足了其面子。怎奈这南蛮倔犟得出奇,不存半点感激之心,却当众拒绝羞辱于朕。朕若不究其忤逆之罪,那朕的面子,公主铿锵和鸣之情焉而置之?朕看公主之面饶他性命,只是打发他去远一点儿的地方思过罢了。若这南蛮有悔改之意,朕将依旧重用他。”
卫律于是来到公主闺阁,达单于之意。
公主听完,眼含泪水说道:“那北海离此相隔万千里,苏将军既被流配,身边却无随侍之人,孑孓男儿身,一介烂书生,又久居朝中,五谷不分风雨少经,哪里受过如此苦处,教他如何度日?想必至今生死未补,这都是妾害得他如此落寞凄凉!”说完放声大哭。直哭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花木兰一边劝公主,一边也陪着流泪。 ↑返回顶部↑
失去了猩娘,苏武悲痛欲绝。那单于士兵又来查数验收,并另付一批羊崽儿。又见那群公羊不但耗子也没生个一鳞半爪,反而失去了若干只,怀疑是苏武给偷吃掉了,便责苏武违约,罚苏武还要在北海多呆十年。不过,此事须等新公羊群生下小羊儿再说。
除了放羊,每天空闲之时,苏武就呆坐在水边看日出日落,看海水潮起潮落,更喜欢仰视海鸥自由自在地在辽阔的天空中翱翔翻飞。
偶尔一阵凉风袭来,使他感觉到料峭寒意,猜想时令大约已是深秋季节了。
是的,北国的秋天是短暂的,冬天来得也早。闻听北海的冬天久长而寒冷,这里的匈奴人就狐衣貂帽裹得严严实实象一只毛绒绒的黑熊。不只是冬天里,远国的一年四季都不如大汉辽阔的土地上温暖宜人。自己临行时曾与妻子说,出使匈奴,多则一年半载即可回家。离家之时,方是百花吐蕾万木葳蕤的春天,而不觉间已到了来年暗香冷凝的秋天了。眼看归乡遥遥无期,苏武是多么思念家中的父母和美丽的妻子呢!
那天上漂流的白云啊!为什么不能让苏武一起搭载回故乡呢?
六
再说公主纳兰明慧见苏武诗有鸿鹄飞扬之意,看不出半点俯肯之情,整日愁肠万端,茶不思饭不香,真是玉人憔悴堪比黄花瘦。耳闻父王设宴欲亲自作冰伐赐婚苏武,稍稍宽慰一些,心道,父王出马,那苏武谅也再没有推脱之辞了。
可是,等了几天也不见音讯,心中惴惴然如揣了只小兔子。
她与那花木兰依在窗前,看着院外一可老槐树呆呆发楞。见几只鸟儿成双成对地在枝叶间飞来飞去,啾唧相鸣。
忽然,不知哪儿飞来一对灰白喜雀,直落到老槐树丫叉间,吓得那些小鸟儿扑楞着翅膀四散而逃。
公主正出神没在意,花木兰看到了喜鹊,高兴地喊道:“公主看,喜鹊!”纳兰明慧仔细一看,才见两个远远看上去色泽乌黑闪亮的胖喜鹊,正在枝头相互啄理羽毛呢!不一会儿,又在树间追逐嬉戏,那自然纯情之态,令公主情生万种,心动不已。心想,苏将军是那只喜鹊该多好呢!自己就化作另一只,两人比翼齐飞,终生相随相依。
正胡思乱想间,那两只喜鹊似乎受到什么惊吓似地,猛然叫了几声,振翅飞走了。公主怅然若失,轻轻叹了口气,一边叫花木兰再到苏武舍馆看个究竟。
花木兰去偷偷一望,依然门可罗雀,舍里舍外鬼影难见一个,哪里有什么苏将军!见此景,花木兰不觉暗暗心惊,又撞见几个巡逻士兵,问苏武等人去向,都摇头说不知道。
原来,单于怕公主知情后不知会怎样闹腾,说不定会弄出什么乱子呢!于是严命封锁消息。花木兰心道,那南蛮子苏武是死是活,好歹见个音信才好,如此睡梦般稀里糊涂令人奇怪。若是苏武真的返回汉朝,或有什么不测的话,公主用情之深,眼见是不能够独活了。
正纳闷之时,却无意遇见了丞相卫律,花木兰施礼道:“侍妾向丞相多多致意,知丞相为公主婚姻之事鞠躬尽瘁,小婢代公主在此多谢了!”见提及公主,卫律不好推聋作哑,说道:“公主之事,卫律自当尽微薄之力,不足一提,但不知公主近日可好?”
花木兰道:“丞相不知,公主这两天病情又重了些。只因那南蛮子做词做赋的,引得公主一片云情雨意,却又含含糊糊混混沌沌不分鲢鲤的。近几日,见那苏武馆舍冷冷清清,不知搞什么鬼名堂,难道这南蛮子真的拍拍屁股走了不成?”
那卫律手捋胡须说假话跟说真话似地道:“闻苏武受汉皇之命,除了出使我邦,还要去其它番地,因是极秘密之事,老臣也不好细问,不过苏武办完事肯定会回到馆舍的,因与我邦还有些事须商榷。”
“那公主婚事南蛮子可曾答应?”花木兰不依不饶。
“这个么,公主巾帼须眉,品貌才学女子中乃北国翘楚,一个南蛮书生如此福缘,自然是求之不得的,更没有拒人千里之外之理。望公主千万保重,勿听蜚语流言,待苏武一有消息,老臣立刻告知公主。”话毕,卫律装作有事很忙的样子急步离去。花木兰回到公主绣阁,将苏武馆舍怪异之事及卫律所言告诉了公主。
公主虽然满腹疑惑,见卫律说苏武不久还要回来,心道,卫律乃一代老臣,自然不会撒谎。于是,七上八下的心不觉放下了许多。单于也常常来探望公主,但女儿家又难以当面言及此事,只能日日悬悬而望,教花木兰时时察看苏武馆舍内外情形。
不觉间秋冬易时,又是一个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季节,眼看那去秋南离的大雁又飞回来了,只是苏武馆驿门锁如故,苔痕铺阶,依旧不见旧时王谢堂前燕。
纳兰公主心想,说不定苏将军已回南朝大汉了,也许其性格率直倔犟不肯屈服,被自己的父王给害死了也未可知。想到苏武可能遭到不测,公主禁不主暗中悲伤流泪。不久,花木兰也终于打听到实情。
原来,苏武一干人已是四分五裂,副使张胜已降,多数人不肯屈降,被当作奴仆典于匈奴官府,或去边塞服劳役,苏武受尽磨难终不肯事奉单于,已被流放到遥远的北海去了。
公主闻此消息,不觉又气又急,且喜且悲。喜者,苏将军并没有被害死,悲者,父王如此心狠,竟将其流配天涯海角,那里可有几千里之遥啊!公主千思百虑,心道,妾既与苏将军一见锺情,更有诗赋唱和,便是前世姻缘。自古道,金鞍非骏马不配,妾既属意苏将军,宁死不再他适。就剪却一缕头发,令花木兰交给单于,以示其矢志不移之情。
花木兰见公主情深意重,心内颇受感动,就去相府将公主冰心玉志说与卫律听,卫律又见单于,细奏其事,末了,大骂苏武南蛮朽木不可雕,不解公主一片春情兰心,也负单于拳拳求贤之举。
单于叹道:“朕嫡妻早逝,唯留此嫡脉弱息,朕心里实是爱如掌上明珠,自幼骄惯,以至于此。但公主虽为女子,胸中却颇有几分才学。朕又见苏武品貌出众,谈吐儒雅,知非凡品。记得昔日崂山道人曾谶言公主婚姻之事,爱卿又言及公主与其诗词相答一事,朕始觉公主婚姻冥冥中可能自有天意所定,于是,聊借宴酒之事赐婚于他。朕既有凤求凰之意,也给足了其面子。怎奈这南蛮倔犟得出奇,不存半点感激之心,却当众拒绝羞辱于朕。朕若不究其忤逆之罪,那朕的面子,公主铿锵和鸣之情焉而置之?朕看公主之面饶他性命,只是打发他去远一点儿的地方思过罢了。若这南蛮有悔改之意,朕将依旧重用他。”
卫律于是来到公主闺阁,达单于之意。
公主听完,眼含泪水说道:“那北海离此相隔万千里,苏将军既被流配,身边却无随侍之人,孑孓男儿身,一介烂书生,又久居朝中,五谷不分风雨少经,哪里受过如此苦处,教他如何度日?想必至今生死未补,这都是妾害得他如此落寞凄凉!”说完放声大哭。直哭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花木兰一边劝公主,一边也陪着流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