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恋(2 / 16)
那好友司马迁上书为其力辩清白,也竟遭腐刑之祸。后来才知道那李姓之人并不是李陵,而是一个叫李绪的降将。
李陵本不信单于之言,却有远来汉朝经商之人纷纷证实此事。李陵知是实,悲愤欲绝,一头撞向殿外石兽流血而死。
而今,却见其墓碑于此,想必实情至此。那李将军文武双全,骁勇善谋而曾名重一时。而今大汉边疆战事不息,远胡屡侵,边关四处捉襟见肘,朝中再无人追及李将军之勇了。
想此,苏武不觉悲从中来,抚碑叹泣一番。又命人取来香火以及水果牛羊等祭品供奉墓前。然后拜别李陵墓挥鞭上路。
又走了半个多月,到达了匈奴都地,匈奴单于宣汉朝使者到殿中相见。苏武献上厚礼,致汉皇之意。匈奴单于一见苏武雍容大度气宇轩昂,不觉暗暗赞叹天朝人物的风采。待相见礼仪完毕,就派人送苏武等入馆舍憩息。
匈奴王自见苏武一面,心里就起一念,心道:匈奴地域也称辽阔,却就没有一个如此人物扶持本王治国安邦。苏武既为汉朝名臣,闻饱读诗书,精熟攻伐谋略,若本王能劝其为己所用,那大匈奴国自然又多了一栋梁之才,不久也可与那汉朝天子分庭抗礼了。
想到此,急忙叫过丞相卫律,附在耳边如此这般低语一番。
卫律道:“告陛下,苏武乃南朝有名文臣,虽年轻但老成持重,性格率直果敢,非三言两语五瓜六枣可动其念。陛下放心,等臣筹之再三再行事不迟。臣想,古人铁杵虽粗还能磨成针,苏武虽愚忠汉室,但观相貌言语也乃性情中人。陛下恩威并施,财富美色尽其所欲,想这苏武就是罗汉临世也难拒此诱惑,不久为我所用,当在情理之中。
单于手捋胡须以为此言很有道理。
卫律退出朝殿,与降番汉将李绪一起来到苏武所居的馆舍。这李绪曾与苏武同朝为过臣,在征讨匈奴中为其所虏,后来禁不住美色利诱,就降番称臣。此番相见毕竟心里发虚,见苏武连忙先抱拳:“苏兄久违了!”
苏武见是李绪登门,不觉微微冷笑道:“原来是李绪李大人。听说李大人在北邦建功立业,妻妾成群富比陶朱,且深得单于信任,可谓是青云腾龙北国豪杰呢!今移贵趾,不知大人有何指教?”
李绪见苏武语中含讥,不觉脸一红道:“哪里哪里,与苏兄相比绪乃雕虫小技尔,兄雄才大略声名远播海外,早为世人称誉。想昔日兄弟情深,今日有缘一见,李绪惭愧,只与苏兄少叙旧情而已。”
坐定多时,苏武呆坐半晌并不言语。卫律便笑道:“哈哈!苏兄严肃太甚严肃太甚!卫律不才,久仰苏兄甘罗之才,今日能相晤一面深感三生有幸。老夫至今痴长花甲之春秋,虽碌碌无为诸事无成,但一生唯极爱结交天下俊杰,于草莽中颇结识推荐了许多存鸿鹄之志之士,还算被世人略略称道些。今观兄貌才心胸,更真乃人中龙凤。老夫敢断言,如在我北朝,兄前途未可卜量,众文武群臣当无出右者。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老夫既钦佩苏兄之才能,意欲苏兄交个往年之友,以便棋局杯酒间能与兄天南海北痛快聊一聊,以舒胸中块垒,可不知苏兄意下如何?”
苏武笑道:“不想老丞相还会相面,苏武真是不敢当。不过,苏武一介烂书生,徒有其名。看我大汉地域辽阔,仁人志士不可胜数,经纬之才,多如河沙,苏武何人,就敢喻比甘罗,大言才学二字?”
卫律道:“苏兄不必太谦虚,尔等不远千里持符节,代大汉来我邦做和平使者,天下人谁不知晓敬佩?兄英杰少年就建不凡之业,声名定将载史留青,也使我远乡俗地熠熠生辉。因此,单于陛下十分爱惜兄胸中锦绣,欲留多呆几天。特意命老臣在大都幽静处,为兄准备了一居所,虽不华丽,但亭榭楼阁倒也齐整雅致,四时有不绝之花,八节布长春之景。苏兄若喜欢,陛下吩咐即刻将它送与,以供玩赏居息之用。”
那李绪也奉承道:“此居宅曾是先王与群臣宴游,与众妃嫔乐舞之地,素有花园瑶池之誉,苏兄受之当之无愧呀!”
见此情景,苏武心里已明白了二人一唱一和之用意。那卫律急切李绪鄙琐的样子,倒使他朗声大笑起来。
卫律诧异道:“苏兄发笑,想必怀疑单于陛下及老臣一片诚心不成?”
“单于陛下与老丞相一番美意,苏武心领即是。只是苏武身为汉朝使臣,受汉皇之命,千万里征尘到此远邦,若不思报君深恩,念古国,却在此异邦居华舍观风水,娶美延嗣而数典忘祖,空使家中发妻依门望断飞雁,更视汉使符节如一朽木,苏武岂不是丧尽廉耻,留作千秋骂名?”
苏武一席言语,慷慨激昂又棉里藏针,卫律不觉默然而坐,李绪更是额角汗津形容狼狈。
过了一段时间,那卫律才捋须道:“苏兄千万不要误会老夫之意,兄真乃冰玉之质,一尘不染,既然不喜兰亭也就罢了,不过,不妨在此少住几日,看看异乡山水,赏赏他国草木之情,苏兄想必这一点点要求不会推辞吧!”
苏武道:“丞相如此说,苏武倒恭敬不如从命了。”
“明日清闲时,老夫略备水酒薄席为苏兄洗尘,以尽地主之宜,还请赏光。一来苏兄与李将军叙叙旧谊,二来老夫还有许多事情要请教。”卫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苏武笑道:“丞相差矣!苏武自幼滴酒不沾,尤其不喜欢酒席间酬酢之事。且性格怪僻颇多自爱清静,怕有违丞相美意,还望丞相多愿谅。”
那卫律磨蹭了半天,见事不成,只好与李绪悻悻而去。
回宫殿见到单于,卫律将苏武辞居楼阁,拒吃宴请之事说于单于。再说匈奴单于自见苏武仪貌出尘,谈吐儒雅,心里已十分爱慕,又见他富贵不淫,贫贱不移,更觉感动。于是,便对卫律道:“朕于朝殿中与他略谈国事,便知其胸中泾渭分明,很有定邦之才略。如果肯奉事朕,足可以为朕左膀右臂。不过,苏武既为南朝使臣,不肯入我北国,这正是其忠孝之处。无论怎样,朕也舍不得让其离开本朝。若他回返南朝,未来必定是朕心腹之患,朕岂能甘心明珠投暗?卿可替朕想一万全之策,以了朕心愿。”
那卫律领命唯唯而退。
三
苏武与匈奴人几日唇枪舌战,单于终于同意与大汉暂息兵戈,放回被羁扣的汉使者。汉朝也送还滞留在汉的匈奴使者,以及被缚的匈奴元帅。
完成了汉皇使命,苏武本来归心似箭,与副使张胜等商议,立刻返朝复命。却不想有几个随行士兵染上了时疾,泻得三丝两气,忙得个御医团团转,几日下来仍不见病情有起色。番王又几次盛情挽留,苏武等只好决定再耽搁些时间。 ↑返回顶部↑
李陵本不信单于之言,却有远来汉朝经商之人纷纷证实此事。李陵知是实,悲愤欲绝,一头撞向殿外石兽流血而死。
而今,却见其墓碑于此,想必实情至此。那李将军文武双全,骁勇善谋而曾名重一时。而今大汉边疆战事不息,远胡屡侵,边关四处捉襟见肘,朝中再无人追及李将军之勇了。
想此,苏武不觉悲从中来,抚碑叹泣一番。又命人取来香火以及水果牛羊等祭品供奉墓前。然后拜别李陵墓挥鞭上路。
又走了半个多月,到达了匈奴都地,匈奴单于宣汉朝使者到殿中相见。苏武献上厚礼,致汉皇之意。匈奴单于一见苏武雍容大度气宇轩昂,不觉暗暗赞叹天朝人物的风采。待相见礼仪完毕,就派人送苏武等入馆舍憩息。
匈奴王自见苏武一面,心里就起一念,心道:匈奴地域也称辽阔,却就没有一个如此人物扶持本王治国安邦。苏武既为汉朝名臣,闻饱读诗书,精熟攻伐谋略,若本王能劝其为己所用,那大匈奴国自然又多了一栋梁之才,不久也可与那汉朝天子分庭抗礼了。
想到此,急忙叫过丞相卫律,附在耳边如此这般低语一番。
卫律道:“告陛下,苏武乃南朝有名文臣,虽年轻但老成持重,性格率直果敢,非三言两语五瓜六枣可动其念。陛下放心,等臣筹之再三再行事不迟。臣想,古人铁杵虽粗还能磨成针,苏武虽愚忠汉室,但观相貌言语也乃性情中人。陛下恩威并施,财富美色尽其所欲,想这苏武就是罗汉临世也难拒此诱惑,不久为我所用,当在情理之中。
单于手捋胡须以为此言很有道理。
卫律退出朝殿,与降番汉将李绪一起来到苏武所居的馆舍。这李绪曾与苏武同朝为过臣,在征讨匈奴中为其所虏,后来禁不住美色利诱,就降番称臣。此番相见毕竟心里发虚,见苏武连忙先抱拳:“苏兄久违了!”
苏武见是李绪登门,不觉微微冷笑道:“原来是李绪李大人。听说李大人在北邦建功立业,妻妾成群富比陶朱,且深得单于信任,可谓是青云腾龙北国豪杰呢!今移贵趾,不知大人有何指教?”
李绪见苏武语中含讥,不觉脸一红道:“哪里哪里,与苏兄相比绪乃雕虫小技尔,兄雄才大略声名远播海外,早为世人称誉。想昔日兄弟情深,今日有缘一见,李绪惭愧,只与苏兄少叙旧情而已。”
坐定多时,苏武呆坐半晌并不言语。卫律便笑道:“哈哈!苏兄严肃太甚严肃太甚!卫律不才,久仰苏兄甘罗之才,今日能相晤一面深感三生有幸。老夫至今痴长花甲之春秋,虽碌碌无为诸事无成,但一生唯极爱结交天下俊杰,于草莽中颇结识推荐了许多存鸿鹄之志之士,还算被世人略略称道些。今观兄貌才心胸,更真乃人中龙凤。老夫敢断言,如在我北朝,兄前途未可卜量,众文武群臣当无出右者。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老夫既钦佩苏兄之才能,意欲苏兄交个往年之友,以便棋局杯酒间能与兄天南海北痛快聊一聊,以舒胸中块垒,可不知苏兄意下如何?”
苏武笑道:“不想老丞相还会相面,苏武真是不敢当。不过,苏武一介烂书生,徒有其名。看我大汉地域辽阔,仁人志士不可胜数,经纬之才,多如河沙,苏武何人,就敢喻比甘罗,大言才学二字?”
卫律道:“苏兄不必太谦虚,尔等不远千里持符节,代大汉来我邦做和平使者,天下人谁不知晓敬佩?兄英杰少年就建不凡之业,声名定将载史留青,也使我远乡俗地熠熠生辉。因此,单于陛下十分爱惜兄胸中锦绣,欲留多呆几天。特意命老臣在大都幽静处,为兄准备了一居所,虽不华丽,但亭榭楼阁倒也齐整雅致,四时有不绝之花,八节布长春之景。苏兄若喜欢,陛下吩咐即刻将它送与,以供玩赏居息之用。”
那李绪也奉承道:“此居宅曾是先王与群臣宴游,与众妃嫔乐舞之地,素有花园瑶池之誉,苏兄受之当之无愧呀!”
见此情景,苏武心里已明白了二人一唱一和之用意。那卫律急切李绪鄙琐的样子,倒使他朗声大笑起来。
卫律诧异道:“苏兄发笑,想必怀疑单于陛下及老臣一片诚心不成?”
“单于陛下与老丞相一番美意,苏武心领即是。只是苏武身为汉朝使臣,受汉皇之命,千万里征尘到此远邦,若不思报君深恩,念古国,却在此异邦居华舍观风水,娶美延嗣而数典忘祖,空使家中发妻依门望断飞雁,更视汉使符节如一朽木,苏武岂不是丧尽廉耻,留作千秋骂名?”
苏武一席言语,慷慨激昂又棉里藏针,卫律不觉默然而坐,李绪更是额角汗津形容狼狈。
过了一段时间,那卫律才捋须道:“苏兄千万不要误会老夫之意,兄真乃冰玉之质,一尘不染,既然不喜兰亭也就罢了,不过,不妨在此少住几日,看看异乡山水,赏赏他国草木之情,苏兄想必这一点点要求不会推辞吧!”
苏武道:“丞相如此说,苏武倒恭敬不如从命了。”
“明日清闲时,老夫略备水酒薄席为苏兄洗尘,以尽地主之宜,还请赏光。一来苏兄与李将军叙叙旧谊,二来老夫还有许多事情要请教。”卫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苏武笑道:“丞相差矣!苏武自幼滴酒不沾,尤其不喜欢酒席间酬酢之事。且性格怪僻颇多自爱清静,怕有违丞相美意,还望丞相多愿谅。”
那卫律磨蹭了半天,见事不成,只好与李绪悻悻而去。
回宫殿见到单于,卫律将苏武辞居楼阁,拒吃宴请之事说于单于。再说匈奴单于自见苏武仪貌出尘,谈吐儒雅,心里已十分爱慕,又见他富贵不淫,贫贱不移,更觉感动。于是,便对卫律道:“朕于朝殿中与他略谈国事,便知其胸中泾渭分明,很有定邦之才略。如果肯奉事朕,足可以为朕左膀右臂。不过,苏武既为南朝使臣,不肯入我北国,这正是其忠孝之处。无论怎样,朕也舍不得让其离开本朝。若他回返南朝,未来必定是朕心腹之患,朕岂能甘心明珠投暗?卿可替朕想一万全之策,以了朕心愿。”
那卫律领命唯唯而退。
三
苏武与匈奴人几日唇枪舌战,单于终于同意与大汉暂息兵戈,放回被羁扣的汉使者。汉朝也送还滞留在汉的匈奴使者,以及被缚的匈奴元帅。
完成了汉皇使命,苏武本来归心似箭,与副使张胜等商议,立刻返朝复命。却不想有几个随行士兵染上了时疾,泻得三丝两气,忙得个御医团团转,几日下来仍不见病情有起色。番王又几次盛情挽留,苏武等只好决定再耽搁些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