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恋(3 / 16)
一天,闲来无事,苏武偶然独自步出馆外散步。此时,天朗气清,目视极远。看远山山色苍翠欲滴,近处河水蜿蜒如练。长河流经山势陡峻处,飞珠溅玉。闻山谷底潭击水之声轰然如雷鸣不绝。山间高低处有一簇簇已见茂密的枫叶树,疏密有致,宛如山水泼墨图画上,飞白点缀其中。
也见堆堆雪松在风中团团摇曳。空旷处,一群白雪般的羊群正在缓缓移动,宛如安闲徜徉在天上的白云。
忽然,几声细腻而悠扬的笛声不知从何处传来,如泣如歌,似在诉说一个遥远而动人的故事,摧动人的思乡之情。若使那些锱珠商贾,浪子游客听了,定会顿兴归乡之念。
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胡笳十八拍吧!
苏武凝神而立,直至那曲儿淡淡远去才怅然醒悟。正赞叹间,忽闻花香扑鼻,香风淡荡。寻香而望,见不远处,曲路通幽,细草满径。草木掩映深处,宛约阁楼存焉。不禁兴趣昂然,不由信步而入。经一段林阴遮蔽的小径,才见那里边是一座依山而筑的花园般小亭阁。其门扉半开,声息却无半点儿。
情所至,竟不思而入。
小亭阁虽并不很大,楼台廊榭雕栏画栋却无不毕备。且有一湾清溪自一墙角寂然而出,流入一天然小水潭,叮咚有声。水潭不大,潭水清澈幽深。
水面还浮几朵粉色莲花,其青叶翩翩,偶有细鱼跳跃其间,溅引得水花莹莹,锦鳞闪闪。
潭水溢满出水,迤逦而入花草之中不见踪影。潭边有真石假山,周边生满了牡丹勺药满地娇剪春罗等花色,以及其它许多不知名字漂亮而怪异的野花,一齐竟相怒放。四边矮墙上纵横爬满了一些野葡萄爬山虎蔷薇等藤葛植物。
不想这儿景致优美赏心,一点也不逊南国大汉风光。
走近亭阁台阶处,看到不远处竟然生长着一簇只有在大汉才能常见的香竹。那香竹给微风轻拂,摇曳簌簌,乱叶斑驳。
正注目间,忽然听到有低低的笑声从中传出来,苏武吃了一惊,仔细一瞧,见香竹稀叶间,正有两双美丽的眼睛灼灼望着自己呢!
情知是官宦家小姐在此赏花游玩,苏武慌忙转身想离开。
“将军慢行!”忽然躲在香竹中的两个女子喊了一声,一边闪身走了出来,袅娜来到苏武面前,道了个万福,说道:“小女子这里见过苏将军!”
这俩女孩儿向他飘然施礼,苏武慌忙还礼不迭。仔细一看,见她们其中一个身穿红色衣裙,一个穿绿色衣裙,年岁约在破瓜之时,貌美如阆苑仙娥。绰约之态,婉约之情不可胜言。
原来,着红衣裙,头戴漂亮锦狐绒坠帽儿,环佩叮铛兰香帔拂,手里捧着一束小野花的,却正是单于之女,匈奴当朝公主纳兰明慧。身穿绿袄裙的,是她的使女花木兰。见此日云淡天朗,这纳兰公主就与花木兰一起来到皇家苑林亭阁游玩,与苏武不期相遇。
听到二人竟然喊出自己的名字,苏武感到十分惊奇,便说道:“在下不意而来,不知二位小姐在此,冒昧之处,还请宥谅!”说毕又施了一礼。
那纳兰公主只是侧目微微一笑并不言语,遮遮掩掩,一副欲言还休的样子。
花木兰笑道:“苏将军多礼了,此是我家小姐,也是当今公主殿下,还不快快见过!”
听到红衣女子竟然是匈奴公主,大大吃了一惊,心道:有这等巧事?苏武今天怕是遇见鬼了。一边重新施礼:“苏武见过公主殿下,但不知公主如何认得在下?”
公主还未答,那花木兰撇撇嘴又说道:“不怎么认得,久闻将军大名如雷贯耳,知乃南朝俊杰,乍见丰神秀貌,就晓得定是大汉天使。想北国久无圣贤传世,知这野郎之地绝无此儒雅之辈,故以此相称。不想歪打正着,正是那个什么猫碰见个什么耗子呢”
纳兰公主脸微微一红,止住花木兰,说道:“将军休听奴婢胡言,妾曾随父王一起在朝中见过将军。今日相逢妾三生有幸!”说着,又盈盈下拜施礼。
苏武一见,又忙还礼。
那花木兰一边笑道:“礼多人不怪,碰着个大青天儿,一并再多施几个呗!能一见我家公主玉貌,也是君前世修炼千年才有此缘呢!”
纳兰公主正要搭言,不想苏武却双手一供谢道:“苏武还有急事要办,即请先行告辞,望公主见谅!”说着,转开身急步开溜了出去。
原来,他怕与那小姐言多语繁,入港处不能脱身,故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再说那单于公主纳兰明慧,其嫡母早亡,年岁已过二八芳龄,不仅貌美出尘,又工及诗赋颇有些才学,这老单于因此十分疼爱。每临朝,公主就常伴左右,看大臣们跪起跪落争风吃醋好不有趣。
那日,随父王看汉朝使者朝见,见苏武英俊豪迈,貌若潘安,不禁心动脸热,就有一点心猿意马起来。回到绣阁,夜里神思不宁对月无眠,清晨起来就见花伤情流泪。于是,便约使女花木兰一起出来四处散心游玩。天巧在这儿遇到了苏武,正有千般柔情欲诉,万些相思待吐。那怕片刻相处,言语相答寒暖一叙,也略慰脉脉春心。不意想,这苏武乃是个书呆子,假道学先生,混充柳下惠,居然拂袖而去,眉目间更不见半点怜香惜玉之情。
这公主想来想去,心底有起一段愁肠,盈盈泪水桃花雨。
不觉又过了几日。这天,苏武与副使张胜在馆舍商榷返汉之事,忽见卫律急匆匆来到客邸见苏武。 ↑返回顶部↑
也见堆堆雪松在风中团团摇曳。空旷处,一群白雪般的羊群正在缓缓移动,宛如安闲徜徉在天上的白云。
忽然,几声细腻而悠扬的笛声不知从何处传来,如泣如歌,似在诉说一个遥远而动人的故事,摧动人的思乡之情。若使那些锱珠商贾,浪子游客听了,定会顿兴归乡之念。
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胡笳十八拍吧!
苏武凝神而立,直至那曲儿淡淡远去才怅然醒悟。正赞叹间,忽闻花香扑鼻,香风淡荡。寻香而望,见不远处,曲路通幽,细草满径。草木掩映深处,宛约阁楼存焉。不禁兴趣昂然,不由信步而入。经一段林阴遮蔽的小径,才见那里边是一座依山而筑的花园般小亭阁。其门扉半开,声息却无半点儿。
情所至,竟不思而入。
小亭阁虽并不很大,楼台廊榭雕栏画栋却无不毕备。且有一湾清溪自一墙角寂然而出,流入一天然小水潭,叮咚有声。水潭不大,潭水清澈幽深。
水面还浮几朵粉色莲花,其青叶翩翩,偶有细鱼跳跃其间,溅引得水花莹莹,锦鳞闪闪。
潭水溢满出水,迤逦而入花草之中不见踪影。潭边有真石假山,周边生满了牡丹勺药满地娇剪春罗等花色,以及其它许多不知名字漂亮而怪异的野花,一齐竟相怒放。四边矮墙上纵横爬满了一些野葡萄爬山虎蔷薇等藤葛植物。
不想这儿景致优美赏心,一点也不逊南国大汉风光。
走近亭阁台阶处,看到不远处竟然生长着一簇只有在大汉才能常见的香竹。那香竹给微风轻拂,摇曳簌簌,乱叶斑驳。
正注目间,忽然听到有低低的笑声从中传出来,苏武吃了一惊,仔细一瞧,见香竹稀叶间,正有两双美丽的眼睛灼灼望着自己呢!
情知是官宦家小姐在此赏花游玩,苏武慌忙转身想离开。
“将军慢行!”忽然躲在香竹中的两个女子喊了一声,一边闪身走了出来,袅娜来到苏武面前,道了个万福,说道:“小女子这里见过苏将军!”
这俩女孩儿向他飘然施礼,苏武慌忙还礼不迭。仔细一看,见她们其中一个身穿红色衣裙,一个穿绿色衣裙,年岁约在破瓜之时,貌美如阆苑仙娥。绰约之态,婉约之情不可胜言。
原来,着红衣裙,头戴漂亮锦狐绒坠帽儿,环佩叮铛兰香帔拂,手里捧着一束小野花的,却正是单于之女,匈奴当朝公主纳兰明慧。身穿绿袄裙的,是她的使女花木兰。见此日云淡天朗,这纳兰公主就与花木兰一起来到皇家苑林亭阁游玩,与苏武不期相遇。
听到二人竟然喊出自己的名字,苏武感到十分惊奇,便说道:“在下不意而来,不知二位小姐在此,冒昧之处,还请宥谅!”说毕又施了一礼。
那纳兰公主只是侧目微微一笑并不言语,遮遮掩掩,一副欲言还休的样子。
花木兰笑道:“苏将军多礼了,此是我家小姐,也是当今公主殿下,还不快快见过!”
听到红衣女子竟然是匈奴公主,大大吃了一惊,心道:有这等巧事?苏武今天怕是遇见鬼了。一边重新施礼:“苏武见过公主殿下,但不知公主如何认得在下?”
公主还未答,那花木兰撇撇嘴又说道:“不怎么认得,久闻将军大名如雷贯耳,知乃南朝俊杰,乍见丰神秀貌,就晓得定是大汉天使。想北国久无圣贤传世,知这野郎之地绝无此儒雅之辈,故以此相称。不想歪打正着,正是那个什么猫碰见个什么耗子呢”
纳兰公主脸微微一红,止住花木兰,说道:“将军休听奴婢胡言,妾曾随父王一起在朝中见过将军。今日相逢妾三生有幸!”说着,又盈盈下拜施礼。
苏武一见,又忙还礼。
那花木兰一边笑道:“礼多人不怪,碰着个大青天儿,一并再多施几个呗!能一见我家公主玉貌,也是君前世修炼千年才有此缘呢!”
纳兰公主正要搭言,不想苏武却双手一供谢道:“苏武还有急事要办,即请先行告辞,望公主见谅!”说着,转开身急步开溜了出去。
原来,他怕与那小姐言多语繁,入港处不能脱身,故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再说那单于公主纳兰明慧,其嫡母早亡,年岁已过二八芳龄,不仅貌美出尘,又工及诗赋颇有些才学,这老单于因此十分疼爱。每临朝,公主就常伴左右,看大臣们跪起跪落争风吃醋好不有趣。
那日,随父王看汉朝使者朝见,见苏武英俊豪迈,貌若潘安,不禁心动脸热,就有一点心猿意马起来。回到绣阁,夜里神思不宁对月无眠,清晨起来就见花伤情流泪。于是,便约使女花木兰一起出来四处散心游玩。天巧在这儿遇到了苏武,正有千般柔情欲诉,万些相思待吐。那怕片刻相处,言语相答寒暖一叙,也略慰脉脉春心。不意想,这苏武乃是个书呆子,假道学先生,混充柳下惠,居然拂袖而去,眉目间更不见半点怜香惜玉之情。
这公主想来想去,心底有起一段愁肠,盈盈泪水桃花雨。
不觉又过了几日。这天,苏武与副使张胜在馆舍商榷返汉之事,忽见卫律急匆匆来到客邸见苏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