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暗流(1 / 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
  肖玉找工作的事情一直没有着落,来到北京不觉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姑父说一边说不要焦急不要焦急嘛,一边就用手戳着鼻梁上那副高度近视镜。其实这正是他焦急时的习惯。姑姑就说你出去玩一会儿吧,四处看看,北京可是一座非常漂亮的城市呢!
  肖玉姑姑家住在五楼,不远处就是著名的颐和圆。站在窗前不用费很大的劲儿就可清楚地看见碧波荡漾的湖水,以及好似漂浮在水面上秀丽的七空桥,甚至分得清如蚁的游人。游人荡杖放歌,湖水破碎支离,阳光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连续两次高考失利,肖玉受到的伤害是可想而知的。那惊心动魄的绝望几乎使他放弃了一切信念。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她寄来的一封信。她叫刘晓丽,是自己去年高中毕业班的女同学。那次高考失利后,她也没有再回校复读。在肖玉的记忆里,刘晓丽既聪明又漂亮,一头浓密黑亮的长发,长长睫毛里掩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那眼睛总是闪乎闪乎地,传递着活泼快乐的信息。
  她在信里说,知道了肖玉再次失利,真为他宛惜和悲伤。时光荏苒,越发怀念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晚上睡梦里就常常走进昔日静悄悄的教室中,听老师抑仰顿措的声音,也与身边同学窃窃私语,讥笑着那温和的历史老头儿系错了的上衣钮扣儿当梦醒来时,才知道泪水已打湿了身边的枕头。她说,在毕业后的时间里,自己尝试做了很多事情。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在外打工。因为有一个弟弟身患重病,急需花钱治疗。虽然父母面朝黄土辛勤劳作,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也都落了一身病。
  她说,在外打工的一段时间里,酸甜苦辣个中滋味难以言表。现在自己正在东北地方的一个小城市进行服装加工培训,以后可能到国外去实习,这一切由她的一个远房表姐联系与安排的。一起的还有十几个姐妹,相信表姐不会骗她们的。也希望肖玉不要悲伤,心中不要有太多的阴影。心情苦闷的时候,就夜里去看看那灿烂辽阔的星空,心胸就一定会变得宽广而充满激情。
  信末,晓丽动情地写道:
  身在异乡倍思亲,想爸爸,想妈妈,想弟弟,也想你。尤其夜里寂莫清冷的时候,那中感觉更强烈,令人不能自抑。冷月照床,伏案书信,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我会等着你,那怕一千年!
  看完晓丽的信,肖玉既激动又惭愧。可不是,堂堂五尺男儿如此颓废,将来有一天有什么颜面见她呢?于是他冷静下来,不再怨天忧人,告戒自己应该扎扎实做一点事情,找一份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事业肯定会有成就的。等到晓丽回来那一天,自己定要让她着实吃惊一番的。
  这不,想睡觉可就来了枕头。肖玉意外收到了市里某制造厂寄来的信件。大意说是经治发展太快,诚招一批工人。尤其是有志创业的那些落榜考生,因为每个考生都是一颗陨落的星。
  看毕,肖玉心里就有了一丝希望,便想去报个名。后来,才知道大约市里每个落榜生都有一份儿。
  那天,他早早起床,与母亲商量此事。母亲没多说什么,从炕席底下摸出了一叠皱巴巴的纸币塞到他手里。
  看看才五十出头就已满头白发的母亲,肖玉就心痛和感动不已。要知道,在那些有钱人眼里瞧着都恶心的烂纸币,每一张可都沾着母亲辛劳的汗水。
  按着信上提给的地址,肖玉来到那个座落在城郊的工厂。在一间潮湿矮小的房间里,一对正在打情骂俏的老男少女,见到有新人闯进,立刻整衣戴冠道貌岸然起来。二人说他们就是“法人代表”肖玉说明来意,并交上了几十元报名费。“法人代表”们脸上才露出笑意,又神侃了厂里的丰功伟业,最后要肖玉再交两千元入厂费。
  肖玉说先到车间看看再交钱。“女法人”似乎很不高兴地带他进了工作车间。那所谓的车间,不过是过去生产队的养猪牛的棚子稍加改造而已。外墙虽经风雨剥蚀,仍能看得清红色年代中留下的漆红标语,屋角高大的烟窗正朝天吐着滚滚浓烟。室内几台蜗牛般的炼铁炉正趴在一角,炽红的火焰不时从炉堂喷出,令人不寒而栗,仿佛来到了传说中的鬼府炼狱。除了闷热,剩下的就是呛人的煤气味儿了。十几个光着臂膀给煤灰呛得非洲黑人似的工人,一边挥汗一边咳嗽,如同在开一个咳嗽大会。
  那青乎乎眼皮的“女法人”却有些自豪地告诉他,铁炉温度虽达一千度,却是工人磨炼意志的“大熔炉”工人在此工作时间越长,体内的免疫力会提高几个等级,即使冰天雪地里不穿衣服也不觉冷
  还没等青眼皮女人阔论完毕,肖玉就满头大汗逃了出来。
  如此这般,他去了几个厂子,当然不是驴不走就是磨不转,不是给人忽悠了就是碰上了马扁先生。
  彷徨之际,家里恰巧收到了远在北京工作姑姑的一封来信。看完信肖玉豁然开朗,原来小姑夫在那儿混得不错且已小有了权势,现钟不打却去炼铁,不在这棵老树底下乘凉又能去哪儿呢?于是便立刻写了一封信寄去了北京。很快,小姑姑就写了回信。她说在北京创业难,找一份好工作也很难,不过一定会帮他想办法的。肖玉从信里看到了一丝希望,就如一个临难之际的佛教徒,忽然看见了天上佛祖临世的光辉似地,宛如生命历程的天空中,已冉冉升起了一颗明亮的启明星!
  于是,他便一路风尘来到了北京。
  二
  肖玉的姑姑在一家外企工作,姑夫在一所大学里总务处干事儿,见到他的人都是一脸笑容点头哈腰的。家里的客人多,带的礼品吃不了,许多都烂掉了,肖玉觉得很可惜,他想到了父亲与母亲那幽黑菜色的脸。
  小姑夫个子不高有点秃脑门,说话斯斯文文,再加上鼻梁上那副高度近视镜,一副标准知识分子的模样。
  小姑姑告诉他说,小姑夫正在联系关于他工作上的事情,只是不论张三还是李四听了肖玉的情况除了表示宛惜与感叹外,剩下的唯有爱莫能助了,因为这是一个重学历轻能力的年代,他的非大学本科学历不足以敲开哪一扇天堂之门。
  肖玉其实也清楚,现在无论干点什么事情都讲点外包装什么的。臂如一所四处漏风滴雨的老宅花钱修饰一番,就变得金壁辉煌起来。一个内地唱歌演戏一塌糊涂的演员到港台转一圈便会红得发紫起来。办公室坐腻歪了的官老爷们去某名校镀镀金或国外溜达溜达,一觉醒来就可就揣到一张谁也看不明白的证书,也就官运发达财运亨通起来
  每每谈起这些,小姑夫就斯斯文文拍拍桌子骂,无耻,真是太无耻了!只重文凭不看能力,做婊子还要大学证书不成?
  小姑夫的骂声倒提醒了肖玉,他记起衣袋里装着的那张名片,是来北京的时候,在列车上一位金发女郎悄悄塞给自己的。此时,拿出来仔细看了看,见纸片子上赫然印着:本公司专业印制各类证件证书,真正可以假乱真,为您的事业做嫁衣打开天堂之门。上边堂而皇之还有联系电话。
  他庆幸自己没随手扔掉。如今需要的证件多了,假证就满天飞。大约世界上存在的东西,都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和滋生的土壤吧!于是就把自己想办一张假大学本科文凭的想法告诉了小姑夫。
  小姑夫就对着名片沉思了半天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逼急了眼什么叫真的什么是假的?富人祭天猪牛羊,穷人上坟烧报纸,总而言之糊弄鬼呗!
  没想到一贯温文尔雅的小姑夫居然也有一套“歪理邪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