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成功与毁灭?(11 / 14)
这天晚间,韩晟昊失眠了,整夜都在花园里散步。这种彻夜不眠在他来韩之后,只有过两次,一次是为了退出政界,一次就是为了接不接这份《韩华日报》……
他穿着拖鞋在水榭边徘徊,走走停停,不时抬头望一眼星空的残月,心情沉郁而凝重。他考虑自己该不该接这份报纸?该不该走这步棋?
月光下,水榭边耸立着的一块水石,显得格外冷峻。那是他最喜爱的一块山峰石。他给它起名叫“飞来峰”。没事的时候总爱抚摸它,因此使它发出一种乌金般的光泽。
此刻,他来到“飞来峰”前,又下意识地抚摸着这块乌金般的石头……像往天一样,每一挨到这些石头,他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坚毅感油然而升。他觉得,这是一种心灵的暗示,是一种心声悟语的相通。在他看来,他从不把它们看成是石头,就像不把小狗小猫看成是动物一样,而是把它们看成是自己的同类,是朋友!所以每每跟它们谈心,说话,倾诉衷肠。这时,这块石头无形中又给他一种启迪,它伴随着那两个人的声音,强烈地叩击着他沉静多年的心扉……
“韩先生,只有您亲自出马才能保住这份报纸啊!”
“韩先生,请您在危难中帮一把,保住这份华侨的声音吧!”
其实,他对这份报纸比谁都有感情。
那是他来韩国之后办成的第二件大事。虽然报纸后来交到了别人手里,可他毕竟一手创建了它,就像他的孩子一样,同它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现在,眼看着自己的孩子要夭折了,他怎忍心亲眼目睹它死亡而见死不救呢?何况那是五万多华侨的精神食粮,是华侨界唯一的文化阵地!
经过一夜的痛苦思考,第二天,韩晟昊对两位来者说:“我要干,就不能像以前的干法!”
“当然!当然!一切都听您的!一切都听您的!”两人一听这话,急忙连连承诺,巴不得把这份负债累累的报纸推出去呢。
第二天,韩晟昊就走马上任了。
于是,这位退出政坛十几个春秋的“东北虎”,又杀回了汉城。
后来他才得知,《韩华日报》已拖欠税款一千三百多万!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当时,报纸的法人仍然是一名韩国人。韩晟昊担任总编。接过报纸以后,韩晟昊着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花四千万韩币,跑到香港花巨资购置了一套彩色印刷机,更换了原有的老式黑白印刷机。其次,他从版面设计到报纸内容,全部焕然一新,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感受!
既然要干,就不要辜负了这份报纸提供的园地,就要为五万多人的华侨社会干点有益的事!这就是韩晟昊当时办报的宗旨。
不干则已,干就要惊人!这也是韩晟昊一惯的个性。
这时候的华侨社会,虽然度过了十几个春秋,但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广大华侨对台湾驻韩使馆及一些官员们,仍然是怨声载道,谴责纷纷,一肚子敢怒不敢言的牢骚。也难怪华侨抱怨,台湾驻韩使馆的一些外交官员,仍然一如既往,整天为自己中饱私囊忙活着,干些走私、谋利、倒腾买卖等有损中国人脸面的营生。
自从憋着一肚子气息迹政坛之后,沉默了这么多年的韩晟昊,在这个时候出任《韩华日报》总编,按照他的个性,能轻饶了这些人吗?应该说,这份报纸给他提供了痛斥丑陋现象的园地,同时,也给他提供了合理合法抨击“仇人”的契机……
不久,《韩华日报》连篇累牍登出了揭露外交官倒卖汽车、走私等文章。
不仅如此,韩晟昊公开在报纸上提出,要革新侨风,整顿侨团……
这些措辞犀利、语言尖刻的文章,无异是八级地震,震得台湾大使馆一阵摇晃,一帮外交官们顿时哗然。
“怎么能让韩小个子干总编?他谁都敢骂!什么文章都敢写!不行,坚决把他拿下来!”
“就是嘛,让谁当总编都无所谓,唯独不能让韩小个子干!”
在众多官员中,唯有一名外交官站出来替韩晟昊讲几句公道话,“我跟你们的看法不一样,我认为在这么多华侨中,唯独韩晟昊这小子最正直,最敢仗义执言!”
但,这位外交官的声音顿时被一帮强烈的反对声淹没了,他成了孤家寡人。
“得了,那是因为你们私人关系好,所以总向着他说话!”
“就是嘛,有韩晟昊这家伙在,我们就不得消停!”
一时,韩晟昊又成了众矢之的,万箭齐发,一齐向着他的小身板射过来……
韩晟昊这个人绝顶聪明。可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常常“过低”地估计了对手的能量。在他看来,我揭露你们的丑陋现象是客观事实。你们能把我怎么样?总不能雇一帮杀手把我韩晟昊杀了吧?
但是,治人的办法有远比杀人更可怕的。 ↑返回顶部↑
他穿着拖鞋在水榭边徘徊,走走停停,不时抬头望一眼星空的残月,心情沉郁而凝重。他考虑自己该不该接这份报纸?该不该走这步棋?
月光下,水榭边耸立着的一块水石,显得格外冷峻。那是他最喜爱的一块山峰石。他给它起名叫“飞来峰”。没事的时候总爱抚摸它,因此使它发出一种乌金般的光泽。
此刻,他来到“飞来峰”前,又下意识地抚摸着这块乌金般的石头……像往天一样,每一挨到这些石头,他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坚毅感油然而升。他觉得,这是一种心灵的暗示,是一种心声悟语的相通。在他看来,他从不把它们看成是石头,就像不把小狗小猫看成是动物一样,而是把它们看成是自己的同类,是朋友!所以每每跟它们谈心,说话,倾诉衷肠。这时,这块石头无形中又给他一种启迪,它伴随着那两个人的声音,强烈地叩击着他沉静多年的心扉……
“韩先生,只有您亲自出马才能保住这份报纸啊!”
“韩先生,请您在危难中帮一把,保住这份华侨的声音吧!”
其实,他对这份报纸比谁都有感情。
那是他来韩国之后办成的第二件大事。虽然报纸后来交到了别人手里,可他毕竟一手创建了它,就像他的孩子一样,同它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现在,眼看着自己的孩子要夭折了,他怎忍心亲眼目睹它死亡而见死不救呢?何况那是五万多华侨的精神食粮,是华侨界唯一的文化阵地!
经过一夜的痛苦思考,第二天,韩晟昊对两位来者说:“我要干,就不能像以前的干法!”
“当然!当然!一切都听您的!一切都听您的!”两人一听这话,急忙连连承诺,巴不得把这份负债累累的报纸推出去呢。
第二天,韩晟昊就走马上任了。
于是,这位退出政坛十几个春秋的“东北虎”,又杀回了汉城。
后来他才得知,《韩华日报》已拖欠税款一千三百多万!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当时,报纸的法人仍然是一名韩国人。韩晟昊担任总编。接过报纸以后,韩晟昊着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花四千万韩币,跑到香港花巨资购置了一套彩色印刷机,更换了原有的老式黑白印刷机。其次,他从版面设计到报纸内容,全部焕然一新,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感受!
既然要干,就不要辜负了这份报纸提供的园地,就要为五万多人的华侨社会干点有益的事!这就是韩晟昊当时办报的宗旨。
不干则已,干就要惊人!这也是韩晟昊一惯的个性。
这时候的华侨社会,虽然度过了十几个春秋,但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广大华侨对台湾驻韩使馆及一些官员们,仍然是怨声载道,谴责纷纷,一肚子敢怒不敢言的牢骚。也难怪华侨抱怨,台湾驻韩使馆的一些外交官员,仍然一如既往,整天为自己中饱私囊忙活着,干些走私、谋利、倒腾买卖等有损中国人脸面的营生。
自从憋着一肚子气息迹政坛之后,沉默了这么多年的韩晟昊,在这个时候出任《韩华日报》总编,按照他的个性,能轻饶了这些人吗?应该说,这份报纸给他提供了痛斥丑陋现象的园地,同时,也给他提供了合理合法抨击“仇人”的契机……
不久,《韩华日报》连篇累牍登出了揭露外交官倒卖汽车、走私等文章。
不仅如此,韩晟昊公开在报纸上提出,要革新侨风,整顿侨团……
这些措辞犀利、语言尖刻的文章,无异是八级地震,震得台湾大使馆一阵摇晃,一帮外交官们顿时哗然。
“怎么能让韩小个子干总编?他谁都敢骂!什么文章都敢写!不行,坚决把他拿下来!”
“就是嘛,让谁当总编都无所谓,唯独不能让韩小个子干!”
在众多官员中,唯有一名外交官站出来替韩晟昊讲几句公道话,“我跟你们的看法不一样,我认为在这么多华侨中,唯独韩晟昊这小子最正直,最敢仗义执言!”
但,这位外交官的声音顿时被一帮强烈的反对声淹没了,他成了孤家寡人。
“得了,那是因为你们私人关系好,所以总向着他说话!”
“就是嘛,有韩晟昊这家伙在,我们就不得消停!”
一时,韩晟昊又成了众矢之的,万箭齐发,一齐向着他的小身板射过来……
韩晟昊这个人绝顶聪明。可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常常“过低”地估计了对手的能量。在他看来,我揭露你们的丑陋现象是客观事实。你们能把我怎么样?总不能雇一帮杀手把我韩晟昊杀了吧?
但是,治人的办法有远比杀人更可怕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