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为保住使馆与?(11 / 16)
不幸,国府传出卖地之消息,竟打破了我二十五年来的生活安静,撬开了我二十五年不说话的嘴巴!侨胞虽说都反对卖地,但为了保身,不便出头。因此,竟把我二十五年前好打抱不平之驴脾气激发起来。我抱着千万人不往,吾独往之的冒险精神和‘傻小子’的勇气,结合有识之士,以我之名义,发表反对声明……终于获得了初步胜利。我与侨胞心亦安矣!”
他还在另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你们)说我反对国府卖地是帮助中共争取地皮,说我是讨好中共,是想做大官……就算我投了共,也不过是一种‘思想的转变’,而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爱中国的中国人,但他们那些‘**分子’,却是‘数典忘祖,分裂中国’的亡国奴……”
“我要以‘倚老卖老’的立场,劝告几位青年侨领……‘现在的你,就是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就是将来的你’。‘推完磨杀驴吃’的教训,千古不变。政客的把戏,不知玩倒了多少英雄好汉。万望勿责老汉罗嗦。老汉是山后过来的‘弃民’,其言已诚矣……”
他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倾于笔端。同时,也披肝沥胆地秉诚相劝那些毛头青年,不要犯自己当年所犯的错误……
在这些文章中,他虽然用打油诗来调侃自己,但这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没有人知道他这一生活得多么不容易。多少年来,他给人的形象是强悍的,甚至是无坚不摧的。其实,在他强悍的外表下面,包裹着怎样一颗脆弱的心?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他这一生活得很累,可以说非常累。
直到今天,除了供养韩国的一家三口之外,还负担着美国那个妻子及残疾儿子的全部生活费用。七十高龄的他,仍然每天到医院去出诊看病,否则,他供不起那么多人的生活费用。然而,他一生最大的痛苦并不是金钱,而是无人理解,无法与人沟通。他总是处于一种与人“对立”的状态。即使为人家做了好事,最后回报他的往往也是一片骂声。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他找不到其中的原因,直到今天都找不到。
不能不承认,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却又是一个傻透气的人。
应该说,好多事情都缘于他的个性。
他自己说他是一个“正义的傻瓜”。他确实是一个正义的傻瓜,傻得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但也有人说他是“刺儿头”,说他是旅韩华侨中最难剃的“刺儿头”!也许,恰是这种“傻瓜”与“刺儿头”的双层性格,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他在文章中写道:“朋友们指责我说,侨社不是你自己的,国家也不是你自己的,你为何批评人,批评事,到处找人家麻烦?那不是吃着自己的饭,得罪很多的人吗?何苦来呢?
是的,侨社也有我一份,国家也有我一份,我批评人是善意的。我批评事是建设性的。人间社会若没有‘正义的傻瓜’,这个社会就会腐败;饭菜里若没有食盐,这盘饭菜就淡而无味。若说得罪人吗?得罪好人我不敢,得罪坏人我不怕。我愿做一个‘侨病’的拔毒膏,‘侨心’的顺气散……”
不难看出,他确实是世界上罕见的“正义傻瓜”。
当今世界,多少人阿谀奉承、取悦他人都唯恐不及呢,哪还有这种刚直不阿、主动得罪人的傻老头呢?
当然,如果他跟所有的人一样,人云亦云,明哲保身,自然就不会招致那么多的麻烦了。那么,韩国与中国山东的通道,大概就不是韩老先生打开的了,说不定要推迟一段时间呢?
那么,那座价值十亿美金的中国大使馆,大概也就在众多明哲保身的眼皮底下,悄悄地溜入他人之手了……
慢悠悠的历史老人,终于走到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四日这天,北京和汉城同时发表了震撼世界的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驻韩大使张庭延,带着数名外交官,面带含而不露的外交微笑,昂首挺胸地走进了虽被损坏、但毕竟是炎黄祖产的中国大使馆,从而结束了台湾主宰这座雄伟建筑的历史!
然而,没有人知道这位老人为此所付出的、而且仍在继续付出的一切……
二十四日这天晚间,正在看电视的韩晟昊接到卢泰愚总统打来的电话,卢泰愚在电话里说:“老朋友,谢谢您啊,当年是您打开了山东这扇窗子……”
韩老先生听了,又像以往那样豪爽地大笑起来,笑声里自然多了几分心酸和欣慰。
他终于等来了这一天。他几年来的奔波、游说、被人误解、辱骂、屡遭报复……两次被台湾大使馆扣压护照,两次被找去谈话,耳朵都被人骂出了茧子,就差没人拿刀子捅他了。但他欣慰了,他终于看到自己的祖国又多了一位近邻的朋友,少了一个老死不相往来的“敌人”……
八月二十四日这天,真是有哭有笑的一天。
在韩国上空飘扬了半个世纪的青天白日旗,不得不从大使馆的上空降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在众多外国使团的簇拥下,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
大江东去,浪淘尽多少风流人物?
历史无情,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然而,不同立场的臣民,自然有着不同的心理感受…… ↑返回顶部↑
他还在另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你们)说我反对国府卖地是帮助中共争取地皮,说我是讨好中共,是想做大官……就算我投了共,也不过是一种‘思想的转变’,而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爱中国的中国人,但他们那些‘**分子’,却是‘数典忘祖,分裂中国’的亡国奴……”
“我要以‘倚老卖老’的立场,劝告几位青年侨领……‘现在的你,就是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就是将来的你’。‘推完磨杀驴吃’的教训,千古不变。政客的把戏,不知玩倒了多少英雄好汉。万望勿责老汉罗嗦。老汉是山后过来的‘弃民’,其言已诚矣……”
他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倾于笔端。同时,也披肝沥胆地秉诚相劝那些毛头青年,不要犯自己当年所犯的错误……
在这些文章中,他虽然用打油诗来调侃自己,但这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没有人知道他这一生活得多么不容易。多少年来,他给人的形象是强悍的,甚至是无坚不摧的。其实,在他强悍的外表下面,包裹着怎样一颗脆弱的心?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他这一生活得很累,可以说非常累。
直到今天,除了供养韩国的一家三口之外,还负担着美国那个妻子及残疾儿子的全部生活费用。七十高龄的他,仍然每天到医院去出诊看病,否则,他供不起那么多人的生活费用。然而,他一生最大的痛苦并不是金钱,而是无人理解,无法与人沟通。他总是处于一种与人“对立”的状态。即使为人家做了好事,最后回报他的往往也是一片骂声。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他找不到其中的原因,直到今天都找不到。
不能不承认,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却又是一个傻透气的人。
应该说,好多事情都缘于他的个性。
他自己说他是一个“正义的傻瓜”。他确实是一个正义的傻瓜,傻得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但也有人说他是“刺儿头”,说他是旅韩华侨中最难剃的“刺儿头”!也许,恰是这种“傻瓜”与“刺儿头”的双层性格,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他在文章中写道:“朋友们指责我说,侨社不是你自己的,国家也不是你自己的,你为何批评人,批评事,到处找人家麻烦?那不是吃着自己的饭,得罪很多的人吗?何苦来呢?
是的,侨社也有我一份,国家也有我一份,我批评人是善意的。我批评事是建设性的。人间社会若没有‘正义的傻瓜’,这个社会就会腐败;饭菜里若没有食盐,这盘饭菜就淡而无味。若说得罪人吗?得罪好人我不敢,得罪坏人我不怕。我愿做一个‘侨病’的拔毒膏,‘侨心’的顺气散……”
不难看出,他确实是世界上罕见的“正义傻瓜”。
当今世界,多少人阿谀奉承、取悦他人都唯恐不及呢,哪还有这种刚直不阿、主动得罪人的傻老头呢?
当然,如果他跟所有的人一样,人云亦云,明哲保身,自然就不会招致那么多的麻烦了。那么,韩国与中国山东的通道,大概就不是韩老先生打开的了,说不定要推迟一段时间呢?
那么,那座价值十亿美金的中国大使馆,大概也就在众多明哲保身的眼皮底下,悄悄地溜入他人之手了……
慢悠悠的历史老人,终于走到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四日这天,北京和汉城同时发表了震撼世界的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驻韩大使张庭延,带着数名外交官,面带含而不露的外交微笑,昂首挺胸地走进了虽被损坏、但毕竟是炎黄祖产的中国大使馆,从而结束了台湾主宰这座雄伟建筑的历史!
然而,没有人知道这位老人为此所付出的、而且仍在继续付出的一切……
二十四日这天晚间,正在看电视的韩晟昊接到卢泰愚总统打来的电话,卢泰愚在电话里说:“老朋友,谢谢您啊,当年是您打开了山东这扇窗子……”
韩老先生听了,又像以往那样豪爽地大笑起来,笑声里自然多了几分心酸和欣慰。
他终于等来了这一天。他几年来的奔波、游说、被人误解、辱骂、屡遭报复……两次被台湾大使馆扣压护照,两次被找去谈话,耳朵都被人骂出了茧子,就差没人拿刀子捅他了。但他欣慰了,他终于看到自己的祖国又多了一位近邻的朋友,少了一个老死不相往来的“敌人”……
八月二十四日这天,真是有哭有笑的一天。
在韩国上空飘扬了半个世纪的青天白日旗,不得不从大使馆的上空降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在众多外国使团的簇拥下,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
大江东去,浪淘尽多少风流人物?
历史无情,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然而,不同立场的臣民,自然有着不同的心理感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