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为保住使馆与?(9 / 16)
在台湾大使馆里,明目张胆地高喊毛泽东万岁,而且不是喊一遍两遍,而是喊了好多遍,这在大陆与台湾半个多世纪的对垒中,大概也是绝无仅有的吧?尽管是韩老先生一时气头上的发泄。
面对这种场面,吕永美被吓得目瞪口呆。其他工作人员也如同见了洪水猛兽一般,都惊得不知所措。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个个都呆若木鸡,竟然没一个敢上前阻止,任凭韩老头一声接一声地高喊着“毛泽东万岁”,昂首挺胸地在领事馆里示威!
后来,一个膀大腰圆的华侨青年不无气愤地说了一句,“对,打这个秃头!这帮家伙就该狠狠地揍他!”说着搂胳膊挽袖子,亮出虎视眈眈要大打出手的架势。
这可吓坏了那位总领事,赶紧钻到哪个房间里不敢出来了。
没过几天,台湾领事馆派人把护照乖乖地送到了韩老先生手里。这起在台湾大使馆里高喊毛泽东万岁的事件,就这样不了了之。
哈哈,怪有趣的。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毛泽东当年赞扬彭德怀的诗句。
谁敢在台湾大使馆里高喊“毛泽东万岁”?大概唯有这个韩老头吧?
一身打不垮的老骨头,
一张煮不烂的秃鹫嘴
虽然,韩老先生在大使馆里高喊“毛泽东万岁”谁也奈何不了他,可要想治他,人家当然还是有招法的。二十年前,韩晟昊接任《韩华日报》总编两个月,就被台湾大使馆活活逼破产了,逼得他不得不卖房卖地,以偿还几十万美金的债务。
那么这次呢?这次又会对这位刚直不阿的倔老头采取什么措施呢?
就在韩晟昊发表反对大使馆卖地声明的第二天,《韩华》杂志总编李溪信先生,就接到了质问电话。有人质问他,“你为什么跟亲共的坏蛋在一起捣乱?你的儿女都在台湾,你的杂志受台湾补贴,难道你不考虑后果吗?”
毕业于台湾政大新闻系的李溪信先生,是个很有骨气的正直人。他敢于发表韩晟昊的这份声明,已经很了不起啦。对于来自各方的质问与压力,他一直充耳不闻,继续登发着韩晟昊的稿子,这已经实属不容易了。要知道,他的儿女都在台湾,刊物资金也受台湾资助。他的命脉掐在台湾大使馆的手里,反过来,他却同“反台亲共”的人物站在一起,大发反对台湾变卖大使馆的文章,难怪有人要质问他了。
后来有一天,李溪信先生终于承受不住来自各方的压力,托着文弱之躯,满脸歉意地来找韩晟昊交刊物了。
韩晟昊同李溪信曾有约在先,发表反对卖地的声明之后,韩晟昊将承担一切后果,包括接办这份并不景气的《韩华》杂志。
“韩博士,我实在受不了啦……”
“你不用说了,我非常理解你。真对不起,让你受了不少委屈……”
“我要去台湾看望孩子,他们不给签证……”
“这帮混蛋,简直是欺人太甚了!”
“真对不起,我不能……”
“不要说这种话,这我已经感谢不尽了。没有你的支持,我的声明就不可能出笼!”
“嗨,那算什么?有点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赞成卖地的!韩博士,希望您多保重,现在外面……”
“没关系,别看我这把老骨头已经风吹雨打快七十年了,可他还满结实的,一时半时死不了!”
话随说得很硬棒,可心中自有一番苦涩。两位并肩战斗了半年多的文友,意味深长地紧紧握着双手,良久没有分开,相互深切地道了一句,“多保重吧”。
于是,就像二十年前接过《韩华日报》时一样,韩老先生又接过了这本并不景气的杂志,重新更名为《韩华天地》,另请编辑人龙启明,把原韩国的发行人元某,换成了韩籍华人刘廷才,并向元某说明了换发行人的原因,元某也表示同意了。编辑局长为吕其本,副社长仍是李溪信,韩晟昊自任社长。
对于接办这份杂志,韩晟昊还是很感兴趣的,有了杂志就等于有了一块能畅所欲言的阵地。在他的一生中,最大的爱好就是舞文弄墨,至于行医,只是他谋生的手段而已。
几天后,韩晟昊拿着新起的刊物名称到韩国有关部门去申报,对方却说:“对不起,《韩华天地》已经有人申报了。你换个刊名吧。”
一查申报底卡,申报人竟是原发行人元某。
“岂有此理,元某明明同意我换发行人,为什么又在背地里搞这种名堂?” ↑返回顶部↑
面对这种场面,吕永美被吓得目瞪口呆。其他工作人员也如同见了洪水猛兽一般,都惊得不知所措。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个个都呆若木鸡,竟然没一个敢上前阻止,任凭韩老头一声接一声地高喊着“毛泽东万岁”,昂首挺胸地在领事馆里示威!
后来,一个膀大腰圆的华侨青年不无气愤地说了一句,“对,打这个秃头!这帮家伙就该狠狠地揍他!”说着搂胳膊挽袖子,亮出虎视眈眈要大打出手的架势。
这可吓坏了那位总领事,赶紧钻到哪个房间里不敢出来了。
没过几天,台湾领事馆派人把护照乖乖地送到了韩老先生手里。这起在台湾大使馆里高喊毛泽东万岁的事件,就这样不了了之。
哈哈,怪有趣的。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毛泽东当年赞扬彭德怀的诗句。
谁敢在台湾大使馆里高喊“毛泽东万岁”?大概唯有这个韩老头吧?
一身打不垮的老骨头,
一张煮不烂的秃鹫嘴
虽然,韩老先生在大使馆里高喊“毛泽东万岁”谁也奈何不了他,可要想治他,人家当然还是有招法的。二十年前,韩晟昊接任《韩华日报》总编两个月,就被台湾大使馆活活逼破产了,逼得他不得不卖房卖地,以偿还几十万美金的债务。
那么这次呢?这次又会对这位刚直不阿的倔老头采取什么措施呢?
就在韩晟昊发表反对大使馆卖地声明的第二天,《韩华》杂志总编李溪信先生,就接到了质问电话。有人质问他,“你为什么跟亲共的坏蛋在一起捣乱?你的儿女都在台湾,你的杂志受台湾补贴,难道你不考虑后果吗?”
毕业于台湾政大新闻系的李溪信先生,是个很有骨气的正直人。他敢于发表韩晟昊的这份声明,已经很了不起啦。对于来自各方的质问与压力,他一直充耳不闻,继续登发着韩晟昊的稿子,这已经实属不容易了。要知道,他的儿女都在台湾,刊物资金也受台湾资助。他的命脉掐在台湾大使馆的手里,反过来,他却同“反台亲共”的人物站在一起,大发反对台湾变卖大使馆的文章,难怪有人要质问他了。
后来有一天,李溪信先生终于承受不住来自各方的压力,托着文弱之躯,满脸歉意地来找韩晟昊交刊物了。
韩晟昊同李溪信曾有约在先,发表反对卖地的声明之后,韩晟昊将承担一切后果,包括接办这份并不景气的《韩华》杂志。
“韩博士,我实在受不了啦……”
“你不用说了,我非常理解你。真对不起,让你受了不少委屈……”
“我要去台湾看望孩子,他们不给签证……”
“这帮混蛋,简直是欺人太甚了!”
“真对不起,我不能……”
“不要说这种话,这我已经感谢不尽了。没有你的支持,我的声明就不可能出笼!”
“嗨,那算什么?有点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赞成卖地的!韩博士,希望您多保重,现在外面……”
“没关系,别看我这把老骨头已经风吹雨打快七十年了,可他还满结实的,一时半时死不了!”
话随说得很硬棒,可心中自有一番苦涩。两位并肩战斗了半年多的文友,意味深长地紧紧握着双手,良久没有分开,相互深切地道了一句,“多保重吧”。
于是,就像二十年前接过《韩华日报》时一样,韩老先生又接过了这本并不景气的杂志,重新更名为《韩华天地》,另请编辑人龙启明,把原韩国的发行人元某,换成了韩籍华人刘廷才,并向元某说明了换发行人的原因,元某也表示同意了。编辑局长为吕其本,副社长仍是李溪信,韩晟昊自任社长。
对于接办这份杂志,韩晟昊还是很感兴趣的,有了杂志就等于有了一块能畅所欲言的阵地。在他的一生中,最大的爱好就是舞文弄墨,至于行医,只是他谋生的手段而已。
几天后,韩晟昊拿着新起的刊物名称到韩国有关部门去申报,对方却说:“对不起,《韩华天地》已经有人申报了。你换个刊名吧。”
一查申报底卡,申报人竟是原发行人元某。
“岂有此理,元某明明同意我换发行人,为什么又在背地里搞这种名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