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18章 第十七章:重掌乾坤(八十一节)(118)(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了杨明义一问,岂料赵元成却恶狠狠地看了杨明义一眼,鼻子里“哼哼”两声,然后无不鄙夷地说道:“你家?你老婆儿子好得很啦!”
  杨明义一听,感觉语气不太对,不放心又问道:“老弟,你可不要吓我,哥哥我怕呀!”
  赵元成再也懒得理会杨明义,却转而朝暗自神伤的易铭说道:“皇上,微臣请旨,将杨明义先杀了以绝后患。”
  易铭听罢,惊讶之余,回过神,大声问道:“杀杨明义,为什么?”
  赵元成接着说道:“皇上不知,像我等忠心耿耿之辈,安分守己之臣,无不被打压残杀。唯有杨明义这种,非但没有蒙受冤屈,其家人相反还为虎作伥、小人得势。他那媳妇,跟着吴琦玉,深得她信任,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眼下当了大内总管,红得很啦!”
  杨明义一听,一双牛眼鼓得老大,他内心感觉异常复杂,一方面为自己一家老小平安无事感到庆幸,同时,又为他老婆所作所为感到羞耻。
  他转身看了看易铭,惶恐之极,就跪下了,说道:“皇上,皇上恕罪,等微臣杀进北京,一定捉了夏荷,亲手杀了,以谢天下……。”
  赵元成在一边冷冷说道:“皇上,杨明义说的好听,只怕他到时候下不了手。”
  杨明义听罢大怒,一把捉住赵元成,说道:“你、你敢瞧不起我……?”
  那赵元成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素有武功,也反手抓住杨明义,吼叫道:“你这厮,放开,否则我对你不客气。”
  两个怒目相对、剑拔弩张,眼看就要干起来,易铭喝道:“够了!都给我住手。”
  两个虽然气咻咻地僵持着,见易铭发怒,各自想了想,还是都放开了。只是二人四目相对,怒气冲冲,都青筋毕露、喘着粗气。
  易铭又说道:“事情都还没有搞清楚,你们就窝里反,还打起来了,像个什么话?你们别忘了,你们都是封了侯的,也算我大秦肱骨之臣,又不是三岁小孩子,怎么还是这样不懂事?”
  这两个被骂,不敢忤逆不遵,心里又不服气,只好都闭嘴不言。
  韩知礼悲伤一阵后,率先清醒过来,他对易铭说道:“皇上,吴琦玉乱政误国、陷害忠良,其用心狠毒、罪恶滔天,像这种狼心狗肺之人,必须及时铲除。卑职请皇上诏令天下兵马,进京戡乱,安定天下,还我大秦清明之盛世……。”
  这杨明义、赵元成二人,也觉得眼下之事,在于亟待恢复皇上大位,重振朝纲,可不是计较私利私仇的时候。所以两个也附和道:“皇上,请下令吧!卑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易铭心想:你这两个,这才说的是人话。
  他哪里有什么令下,这朝廷里头,琦玉大权独揽、说一不二,她手下还有个皇帝,这天下兵马都在她那儿掌控着,可谓占尽天机。回头再看看自己,身边就这么三五个人,外头最多还有一些赵元成的虾兵虾将,就这些人进京戡乱?那无异于自投罗网,这样做,岂不成了笑话。
  易铭苦笑道:“下令,下什么令?就凭你们这几个?”
  韩知礼、杨明义听了,一时傻了眼,只是赵元成却似乎想起什么?于是接过易铭话题,却说道:“皇上,前头微臣要紧的事情忘记说了,差点误了大事。”
  易铭未来得及问,赵元成又说道:“皇上,秦总理之所以没有告老还乡,还在那儿苦苦支撑,就是不相信皇上真的会失踪。秦大人更不相信家父会弑主谋逆,他老人家认为皇上有朝一日总会回来的,所以他虽然在位置上委曲求全、备受煎熬,对此还是笃信不移。”
  易铭一听,觉得有了一丝希望,就问道:“呃?原来如此,只是你怎么知道他的心思?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可不要受其蒙蔽,到头来害了老子。”
  几人听着易铭说话老子翻天又不客观,心里诧异,不过想想就眼前这位皇帝老子,往往骂人的时候正是表明对人的喜爱,一般人物,远得不到这种无上荣光的待遇。今儿赵元成得了一回,所以韩知礼、杨明义为赵元成感到庆幸,甚或还有几分嫉妒。
  赵元成果然深感荣幸之至,他谨慎小心地想了想,禀告道:“皇上,微臣不敢隐瞒,微臣当时本想与吴琦玉拼个你死我活、鱼死网破。正是秦大人,他暗中送来密信,及时制止了微臣的鲁莽行为,他让我无论如何要躲起来,先求得自保,以便等待时机,再作打算。他说皇上将来一旦御驾归来,就是我等苦尽甘来之时。何况,秦大人不与吴琦玉对着来,是想趁机保护我大秦的那些肱骨之臣,比如李过、高一功、孙象丙等等,都是他求情,吴琦玉这才网开一面,没有赶尽杀绝。皇上,吴琦玉之所以听得进去秦大人的话,我听人说是当年李侔到遵义,秦大人将他府邸和里头所有家什,全部奉送于他,所以吴琦玉对于秦大人,一直很好。”
  易铭恍然大悟,说道:“原来这样啊!秦总理忠心可嘉,这个我是知道的,只是他现在要权无权,要兵没兵,光杆司令一个,无济于事呀!”
  赵元成却答道:“禀皇上,吴琦玉一党虽然把持朝政、任人唯亲,对前朝重臣处处防范、报复打击,然而她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忠谏侯范旷老先生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已数度和琦玉对着来。虽然被吴琦玉连番打压,但这老先生犹自不改,吴琦玉也拿他无可奈何。至于孙象丙等重臣,并非真心服她,只是淫威之下,敢怒不敢言,大秦上下,莫不如此。何况这秦任大人早就巧做安排,比如苏飞虎、周文秀等,就是秦大人安插的几着妙棋……。”
  易铭见他提到周文秀和苏飞虎,问道:“这两个怎么说?”
  赵元成答道:“禀皇上,周文秀投靠吴琦玉,虽然以求自保的目的多一些,但周文秀与秦大人,从来走得很近,这个吴琦玉也清楚得很。所以秦大人原本想让周文秀驻守南郊,吴琦玉虽然同意了,却让他当了个副职,她另择亲信,叫做葛士仁,当了都督。这葛都督对周文秀百般打压、极力牵制,周文秀不得从心所欲,自然懊恼。只是这驻守南郊的三万将士,从来都是周文秀一手带出来的,周文秀处处掣肘,对吴琦玉不满,由此可见一斑。而苏飞虎将军,吴琦玉本来赐婚,要他娶了秋菊,那秋菊认了吴琦玉为姐姐,所以关系亲密得很。但苏将军仪表堂堂的人物,还会点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什么的,要娶这么个又丑又无知的丫头,心里自然不情愿,后来就认秋菊为姐姐,两个兄妹相称。苏飞虎与卑职,前些年也算推心置腹、无话不说的朋友,他的为人卑职自然清楚得很。他心气很高,平生仰慕的是魏如是小姐,一般女子看不上,何况秋菊……。”
  易铭见过苏飞虎,知道此人除了会带兵打仗,还是个半吊子文人,对自己历来崇拜不已。易铭听人说苏飞虎曾对人讲过,说放眼天下,他只服自己和睿王,其他人等,在其眼中,蝼蚁一般。像他这么心高气傲的家伙,怎么会娶秋菊这种人为妻呢?秋菊长什么样易铭太清楚了,这女子还给自己洗过脚,丑不拉几不说,还三天不说两句话,性情抑郁阴心得很。
  所以易铭见这么个阳光小伙居然差点和秋菊成了一家子,心里为苏飞虎感到一丝担心,又转而想到自己后宫那几个,都叫琦玉给胡乱处置了,心里着实厌恶吴琦玉。他想到:这吴琦玉撮合的这些个婚事,怎么看都好像是乱点鸳鸯,要是她在婚介所里头这么干,恐怕会将这婚介所搞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