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18章 第十七章:重掌乾坤(八十一节)(118)(3 / 3)
赵元成继续说道:“只不过苏将军认了秋菊这个姐姐,三天两头往琦玉那里跑,就官运亨通起来,现京城应天府地界,就是他最高政务长官,还同时兼任九门都统一职。后来印生当了皇帝,吴琦玉还委以他领侍卫内大臣一职。虽然眼下未能位及阁僚,成为辅政大臣,但将来前程不可限量,只是吴琦玉断难料到,这苏将军却根本和她不是一条心。”
易铭问道:“照你说来,这个苏飞虎是可以信任的喽?”
赵元成答道:“禀皇上,正是。”
易铭又问道:“朕在的时候的那些大臣,现在能说得了几句话的、掌握着兵权的、没有被裁撤的,都有那些?可否一用?”
赵元成听了,狠劲儿恭维着易铭,说道:“皇上,这天下都是您老人家一手缔造的,大秦上上下下,都是您老的子民。那些个王爷侯爷,还不都是您老一手栽培的。您老人家只要说句话,谁敢不从?微臣以为,这凡是未被吴琦玉打击陷害的重臣,虽然多为副职,但只要您老一句话,还不诚惶诚恐、遵旨而行啊!”
易铭见他这么说,心里底气足了些,又问这几个道:“既然如此,当然更好,你们都说说,眼下都该怎么办?”
三人陷入深思,一时无语,那韩知礼想了片刻,就说出一番话来。
韩知礼说道:“皇上,微臣以为:为今之计,首先当要即刻赶往京城,找到秦任大人,以商大事;其次则是严守机密,决不能泄露皇上回来的消息,否则于大事不利;再则赵元成将军要尽快联络信得过的弟兄,做好举事的准备,不动则已,动则一击中的;另外就是要保证皇上回京安全,这一点头等重要,元成那里,须得安排忠勇之弟兄,效死命保得皇上龙体金安,若非如此,我等臣子渎失之罪滔天,如何担待得起。不知以上几点,皇上以为如何?赵将军和杨将军以为如何?”
易铭看了看另外两个,问赵元成道:“你看呢?”
赵元成正欲回答,韩知礼又说道:“皇上,以微臣看,这个潘胜安忠纯敦厚,可堪一用,像这种忠良贤者,眼下用人之际,皇上大可择优擢用。”
易铭听了,知道韩知礼不失时机荐贤,他决心卖个人情,从此渐而树立韩知礼威信,于是说道:“好好好!此人也是老资历了,从河南起兵就跟着我兄长,怎么到了今天,也还是个小县令。我看这样:即刻给他官升一级,要干得好,一年过后再升一级,要还是不错,就外放当个宗长或省长。”
赵元成听了大喜,说道:“皇上,微臣替潘胜安谢主隆恩,微臣请旨,是不是要将潘胜安宣来?”
易铭想了一想,说道:“算了,韩知礼晓得就行,以后这事儿就韩三经办,只记着就行。”
韩知礼一愣,却问道:“皇上,我、我来办?”
易铭笑着说道:“对,就你来办,非但这个事,就以后老子那些大事小事,就都由你来办,你们两个听明白了吗?”易铭说的时候,眼光分别看了看赵元成和杨明义。
这两个听得明白,知道韩三恐怕要得皇上重用,所以三个都跪下谢了恩。
易铭这才想起刚才的话题,问赵元成道:“刚才韩三说到哪里了,赵爱卿,你有何意见?”
赵元成答道:“皇上,忠礼侯所言甚是,微臣以为妥当!微臣手下,还有上千忠诚之弟兄,我将这些人派出去,联络各地将军,做好准备应无问题。只是微臣以为:皇上此番重掌乾坤举大事,当以京师为重,等与秦任大人商议定了,就先在京师下手。务必将吴琦玉及在京大小乱臣,一网打尽,然后皇上坐镇京城,天下则传檄可定。如有不听号令、冥顽悖逆之徒,诏令天下讨之,应无问题,如此方能万全。至于皇上回京,微臣也有主意,皇上可秘密驻进秦总理外宅处……。”
易铭听着,却插话问道:“秦任,他外宅在什么地方?老子为什么要住在那里?”
赵元成赶忙答道:“皇上,这事微臣得向皇上禀明:秦大人及微臣,早就政见相同、心意相通,几番晤面,都是在他于京城秘密购置的外宅里面,这个就连他夫人也不知道。皇上神不知鬼不觉住进去,谁也不会知道,然后我等通知秦大人等前往拜见皇上,再作打算。”
易铭听了,感觉妥当,于是询问韩知礼、杨明义意见,并无异议,于是这事就这么确定了。 ↑返回顶部↑
易铭问道:“照你说来,这个苏飞虎是可以信任的喽?”
赵元成答道:“禀皇上,正是。”
易铭又问道:“朕在的时候的那些大臣,现在能说得了几句话的、掌握着兵权的、没有被裁撤的,都有那些?可否一用?”
赵元成听了,狠劲儿恭维着易铭,说道:“皇上,这天下都是您老人家一手缔造的,大秦上上下下,都是您老的子民。那些个王爷侯爷,还不都是您老一手栽培的。您老人家只要说句话,谁敢不从?微臣以为,这凡是未被吴琦玉打击陷害的重臣,虽然多为副职,但只要您老一句话,还不诚惶诚恐、遵旨而行啊!”
易铭见他这么说,心里底气足了些,又问这几个道:“既然如此,当然更好,你们都说说,眼下都该怎么办?”
三人陷入深思,一时无语,那韩知礼想了片刻,就说出一番话来。
韩知礼说道:“皇上,微臣以为:为今之计,首先当要即刻赶往京城,找到秦任大人,以商大事;其次则是严守机密,决不能泄露皇上回来的消息,否则于大事不利;再则赵元成将军要尽快联络信得过的弟兄,做好举事的准备,不动则已,动则一击中的;另外就是要保证皇上回京安全,这一点头等重要,元成那里,须得安排忠勇之弟兄,效死命保得皇上龙体金安,若非如此,我等臣子渎失之罪滔天,如何担待得起。不知以上几点,皇上以为如何?赵将军和杨将军以为如何?”
易铭看了看另外两个,问赵元成道:“你看呢?”
赵元成正欲回答,韩知礼又说道:“皇上,以微臣看,这个潘胜安忠纯敦厚,可堪一用,像这种忠良贤者,眼下用人之际,皇上大可择优擢用。”
易铭听了,知道韩知礼不失时机荐贤,他决心卖个人情,从此渐而树立韩知礼威信,于是说道:“好好好!此人也是老资历了,从河南起兵就跟着我兄长,怎么到了今天,也还是个小县令。我看这样:即刻给他官升一级,要干得好,一年过后再升一级,要还是不错,就外放当个宗长或省长。”
赵元成听了大喜,说道:“皇上,微臣替潘胜安谢主隆恩,微臣请旨,是不是要将潘胜安宣来?”
易铭想了一想,说道:“算了,韩知礼晓得就行,以后这事儿就韩三经办,只记着就行。”
韩知礼一愣,却问道:“皇上,我、我来办?”
易铭笑着说道:“对,就你来办,非但这个事,就以后老子那些大事小事,就都由你来办,你们两个听明白了吗?”易铭说的时候,眼光分别看了看赵元成和杨明义。
这两个听得明白,知道韩三恐怕要得皇上重用,所以三个都跪下谢了恩。
易铭这才想起刚才的话题,问赵元成道:“刚才韩三说到哪里了,赵爱卿,你有何意见?”
赵元成答道:“皇上,忠礼侯所言甚是,微臣以为妥当!微臣手下,还有上千忠诚之弟兄,我将这些人派出去,联络各地将军,做好准备应无问题。只是微臣以为:皇上此番重掌乾坤举大事,当以京师为重,等与秦任大人商议定了,就先在京师下手。务必将吴琦玉及在京大小乱臣,一网打尽,然后皇上坐镇京城,天下则传檄可定。如有不听号令、冥顽悖逆之徒,诏令天下讨之,应无问题,如此方能万全。至于皇上回京,微臣也有主意,皇上可秘密驻进秦总理外宅处……。”
易铭听着,却插话问道:“秦任,他外宅在什么地方?老子为什么要住在那里?”
赵元成赶忙答道:“皇上,这事微臣得向皇上禀明:秦大人及微臣,早就政见相同、心意相通,几番晤面,都是在他于京城秘密购置的外宅里面,这个就连他夫人也不知道。皇上神不知鬼不觉住进去,谁也不会知道,然后我等通知秦大人等前往拜见皇上,再作打算。”
易铭听了,感觉妥当,于是询问韩知礼、杨明义意见,并无异议,于是这事就这么确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