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初刊(二)(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个人认为——这个国家对禁酒令接受得心不甘情不愿,甚至还有点漫不经心。
  禁酒令的缺陷太多了,从很多方面看,就连原则上支持它的人也为它在实践中的变形感到震惊。
  首先,它将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推到了全新的危险层面上。
  禁酒令推出后,全国谋杀率上升了近1/3,其中大部分都死了,还有一部分致残的,这些人生不如死!
  担任禁酒特工十分危险——光是最初的两年半时间就有30名特工因公被害。
  可靠近特工也往往十分危险,因为这些人喜欢随心所欲地扣动扳机。
  光是在芝加哥,仅仅去年禁酒特工就枪杀了23名无辜市民。
  除了危险,禁酒特工的薪水比垃圾工还低,这必然带来腐败。
  一种常见伎俩是特工没收了酒之后,立刻又把它卖给原主。
  贿赂则是例行公事,地下酒吧平均每月向警方和市政官员支付400美元。
  在纽约市,光是行贿用款就总计达到了1.5亿美元,总之,禁酒令让很多人赚了很多钱。
  腐败的诱惑远远蔓延出了丑国的国境线。
  在禁酒专署的压力下,加拿大的啤酒和蒸馏酒制造商无法把产品卖给丑国人。
  但足智多谋的私酒贩子则在纽芬兰南部的圣皮埃尔和密克隆找到了中转站。
  众所周知,北大西洋上的这块弹丸之地自1763年就属于高卢雄鸡,不在丑国和加拿大的管辖范围。
  一夜之间,圣皮埃尔和密克隆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酒精饮料进口方。
  它们买入了300万瓶香槟,外加数量庞大的白兰地、阿马尼亚克酒、苹果烧酒和其他酒精饮品,成为了法国最大的海外市场。
  当局询问为什么只有4000人的小地方突然之间这么贪恋酒精,当地总督带着高卢人特有的沉着回答说——他不知道酒精饮品进口出现了大幅上涨,也不曾注意到圣皮埃尔的主要港口新建起了20多座大型仓库。
  但他答应调查此事。
  随后,他向丑国人证实,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的确进口了少量葡萄酒,但都是运往饮酒合法的巴哈马的。
  很明显,这批货物不过是暂时在圣皮埃尔搁置一下。
  禁酒令还滋生出了无限的虚伪,就在今年夏天,北加利福尼亚的禁酒督导员内德格林上校遭到停职。
  因为他在旧金山的禁酒管理办事处举办鸡尾酒会。
  就算禁酒办公室查获了非法饮用酒,也并未严加看管。
  前年夏天,芝加哥一处存放所收缴酒水的仓库里,50万升、瓶威士忌莫名地消失了。
  负责夜间执勤的警卫说,他们交接班时没有注意到任何可疑之事——必须要说的是这话完全无法让人信服。
  在全丑范围内,有记录显示由禁酒办公室仓库保管的威士忌到目前为止已经丢失了三分之一。
  禁酒令几乎根本无法执行,因为其法律条文千疮百孔,遍体漏洞。
  医生可以合法地为自己的病人开出威士忌处方,而且也热情洋溢地这么做,有的医生已经有了几十万的身家。
  大多数时候医生会干脆拿出一张空白处方单只开出威士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