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的通牒_23(6 / 7)
“我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官员说着半垂下眼睑,不过这倒不是因为犯困;与此同时,他手里的橡皮图章漫不经心地往下一敲,就此办好了这位旅客的手续。“无论您有什么需要我都甘愿效劳,夫人!”
这副德性肯定是古怪的方丹家族世代相传的,玛莉一边想,一边朝行李区走去。从这里她就可以随便给自己起一个名字,乘国内航班飞往巴黎。
弗朗索瓦·贝尔纳丹一下子惊醒了。他用胳膊肘撑起身,皱着眉头,心烦意乱。但她肯定在来巴黎的路上。我确信!这话可是最了解她的丈夫说的。世界各地飞往巴黎的所有航班上都没有她的名字。这是他自己的话。巴黎。最关键的词是巴黎!
但假如不是巴黎呢?
借着从高高的窄窗之中透进公寓的晨光,第二局的老特工急忙从床上爬起身。他匆匆刮好胡子(他的脸皮也许宁愿他多花上几分钟),梳洗完毕,穿好衣服下了楼,来到他停在街上的标致车前。挡风玻璃上照例又贴上了一张罚单;唉,如今这罚单可不像以前了,只要私下打个电话就可以冠冕堂皇地摆平。他叹了口气,把罚单从玻璃上揭下来,钻到了驾驶座上。
四十八分钟后,他驾车来到奥利机场庞大的货运中心,拐进了一座没有特征的砖砌小楼的停车场。建筑本身没什么特征可言;可在里面进行的工作却并非如此。这里是移民署的一个分支机构,一个至关重要的部门。它的名字很简单:空中入境局。该局复杂的电脑设备中记录着从所有国际机场飞往法国的每一位乘客的最新资料。这些信息对移民署来说至关重要,但第二局却很少前来查询,因为他们所关注对象的入境方式可远远不止这一种。尽管如此,多年以来贝尔纳丹却经常向空中入境局询问信息,因为他相信一个道理:人们往往会忽略显而易见的事。他的努力时不时会得到收获。他心想,不知道今天早晨是不是这样。
十九分钟之后他得到了解答。确实有收获,但它的价值却已经大打折扣,因为消息来得太晚。空中入境局的大堂里有一部付费电话;贝尔纳丹投进一枚硬币,拨通了皇家桥酒店。
“喂?”杰森·伯恩的声音咳嗽着说。
“对不起,把你吵醒了。”
“弗朗索瓦?”
“对。”
“我正准备起床。下面街上有两个男的可比我累多了,除非他俩是替班的。”
“和昨晚的事有关系?那两个人整晚都在?”
“对。见面时我再跟你说。你打电话就是要问这个?”
“不是。我在奥利机场,恐怕要告诉你一个坏消息。这消息证明我是个白痴。我本该想到的……两个多小时之前,你妻子飞到马赛来了。不是巴黎。马赛。”
“这怎么能说是坏消息呢?”伯恩喊道,“我们知道她在哪儿了啊!我们可以——哦,天哪,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伯恩的情绪低落了下来,声音也越来越轻,“她可以乘火车,或者雇辆汽车……”
“她甚至可以随便给自己起个名字,飞到巴黎去,”贝尔纳丹补充道,“不过我还有个主意。也许它跟我这颗脑袋瓜一样屁用没有,但我还是提出来吧……你跟她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用英语怎么说来着?——称呼彼此的绰号?也许是昵称什么的?”
“说实话,我们不太喜欢那种肉麻的东西……且慢。几年前杰米——我们的儿子——说不好‘妈咪’这个词。他把两个字颠倒过来说,喊她‘咪妈’。我们当时拿它开玩笑,有几个月我偶尔还这么喊玛莉来着,一直到杰米能把‘妈咪’说对。”
“我知道她法语说得很流利,她看不看报纸?”
“简直像信教一样坚持不懈,至少经济版是必看的。我不知道其他版面她会不会认真看;读报是她早晨的老规矩。”
“即便是在危机之中?”
“尤其是在危机之中。她说这样能让她平静下来。”
“那咱们就给她捎个消息——通过经济版。”
菲利普·阿特金森大使在美国驻伦敦大使馆里坐下来,准备对付一上午枯燥乏味的案头工作。他的两个太阳穴在隐隐跳动,嘴里面一股叫人恶心的味道,他的百无聊赖之感也因此变得更加糟糕。今早的状态根本算不上什么典型的宿醉,因为他很少喝威士忌,而且二十五年来从没醉过一次。很久以前,大概是在西贡失守两年半之后,他就已经知道自己的才能和机遇都很有限,资源尤其少得可怜。越战结束回国的时候,第二十九师给他写的推荐信虽然不是特别出色,但也还过得去。当时家里人已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给他买好了一个现成的职位。两年半之后,他在交易所亏掉了三百多万美元。
“见鬼,难道你在安多弗高中和耶鲁大学里啥都没学到?”他父亲大吼,“最起码你也能在华尔街拉上点关系吧?”
“爸,他们全都嫉妒我,这你知道。我的长相,还有那些妞——爸,我长得像你——他们串通起来跟我过不去。有时候我觉得,他们其实是在通过我来报复你!你知道他们是怎么说的。一老一少,都是风度翩翩的社交界名人,等等,等等。还记得《每日新闻》上把咱们比作范朋克父子,父子二人均为电影明星。的那篇专栏么?”
“我认识道格拉斯都四十年了!”父亲喊道,“他可是爬到上层去了,成了精英人物。”
“爸,他没上过安多弗,也没上过耶鲁。”
“老天,他根本就用不着去上!……等一等。外事部门怎么样……?你在耶鲁拿的是个什么鬼学位?”
“文学士。” ↑返回顶部↑
这副德性肯定是古怪的方丹家族世代相传的,玛莉一边想,一边朝行李区走去。从这里她就可以随便给自己起一个名字,乘国内航班飞往巴黎。
弗朗索瓦·贝尔纳丹一下子惊醒了。他用胳膊肘撑起身,皱着眉头,心烦意乱。但她肯定在来巴黎的路上。我确信!这话可是最了解她的丈夫说的。世界各地飞往巴黎的所有航班上都没有她的名字。这是他自己的话。巴黎。最关键的词是巴黎!
但假如不是巴黎呢?
借着从高高的窄窗之中透进公寓的晨光,第二局的老特工急忙从床上爬起身。他匆匆刮好胡子(他的脸皮也许宁愿他多花上几分钟),梳洗完毕,穿好衣服下了楼,来到他停在街上的标致车前。挡风玻璃上照例又贴上了一张罚单;唉,如今这罚单可不像以前了,只要私下打个电话就可以冠冕堂皇地摆平。他叹了口气,把罚单从玻璃上揭下来,钻到了驾驶座上。
四十八分钟后,他驾车来到奥利机场庞大的货运中心,拐进了一座没有特征的砖砌小楼的停车场。建筑本身没什么特征可言;可在里面进行的工作却并非如此。这里是移民署的一个分支机构,一个至关重要的部门。它的名字很简单:空中入境局。该局复杂的电脑设备中记录着从所有国际机场飞往法国的每一位乘客的最新资料。这些信息对移民署来说至关重要,但第二局却很少前来查询,因为他们所关注对象的入境方式可远远不止这一种。尽管如此,多年以来贝尔纳丹却经常向空中入境局询问信息,因为他相信一个道理:人们往往会忽略显而易见的事。他的努力时不时会得到收获。他心想,不知道今天早晨是不是这样。
十九分钟之后他得到了解答。确实有收获,但它的价值却已经大打折扣,因为消息来得太晚。空中入境局的大堂里有一部付费电话;贝尔纳丹投进一枚硬币,拨通了皇家桥酒店。
“喂?”杰森·伯恩的声音咳嗽着说。
“对不起,把你吵醒了。”
“弗朗索瓦?”
“对。”
“我正准备起床。下面街上有两个男的可比我累多了,除非他俩是替班的。”
“和昨晚的事有关系?那两个人整晚都在?”
“对。见面时我再跟你说。你打电话就是要问这个?”
“不是。我在奥利机场,恐怕要告诉你一个坏消息。这消息证明我是个白痴。我本该想到的……两个多小时之前,你妻子飞到马赛来了。不是巴黎。马赛。”
“这怎么能说是坏消息呢?”伯恩喊道,“我们知道她在哪儿了啊!我们可以——哦,天哪,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伯恩的情绪低落了下来,声音也越来越轻,“她可以乘火车,或者雇辆汽车……”
“她甚至可以随便给自己起个名字,飞到巴黎去,”贝尔纳丹补充道,“不过我还有个主意。也许它跟我这颗脑袋瓜一样屁用没有,但我还是提出来吧……你跟她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用英语怎么说来着?——称呼彼此的绰号?也许是昵称什么的?”
“说实话,我们不太喜欢那种肉麻的东西……且慢。几年前杰米——我们的儿子——说不好‘妈咪’这个词。他把两个字颠倒过来说,喊她‘咪妈’。我们当时拿它开玩笑,有几个月我偶尔还这么喊玛莉来着,一直到杰米能把‘妈咪’说对。”
“我知道她法语说得很流利,她看不看报纸?”
“简直像信教一样坚持不懈,至少经济版是必看的。我不知道其他版面她会不会认真看;读报是她早晨的老规矩。”
“即便是在危机之中?”
“尤其是在危机之中。她说这样能让她平静下来。”
“那咱们就给她捎个消息——通过经济版。”
菲利普·阿特金森大使在美国驻伦敦大使馆里坐下来,准备对付一上午枯燥乏味的案头工作。他的两个太阳穴在隐隐跳动,嘴里面一股叫人恶心的味道,他的百无聊赖之感也因此变得更加糟糕。今早的状态根本算不上什么典型的宿醉,因为他很少喝威士忌,而且二十五年来从没醉过一次。很久以前,大概是在西贡失守两年半之后,他就已经知道自己的才能和机遇都很有限,资源尤其少得可怜。越战结束回国的时候,第二十九师给他写的推荐信虽然不是特别出色,但也还过得去。当时家里人已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给他买好了一个现成的职位。两年半之后,他在交易所亏掉了三百多万美元。
“见鬼,难道你在安多弗高中和耶鲁大学里啥都没学到?”他父亲大吼,“最起码你也能在华尔街拉上点关系吧?”
“爸,他们全都嫉妒我,这你知道。我的长相,还有那些妞——爸,我长得像你——他们串通起来跟我过不去。有时候我觉得,他们其实是在通过我来报复你!你知道他们是怎么说的。一老一少,都是风度翩翩的社交界名人,等等,等等。还记得《每日新闻》上把咱们比作范朋克父子,父子二人均为电影明星。的那篇专栏么?”
“我认识道格拉斯都四十年了!”父亲喊道,“他可是爬到上层去了,成了精英人物。”
“爸,他没上过安多弗,也没上过耶鲁。”
“老天,他根本就用不着去上!……等一等。外事部门怎么样……?你在耶鲁拿的是个什么鬼学位?”
“文学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