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致爱丽丝》(3 / 1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阻止不了。
  甜蜜、羞涩、黑历史。
  拓久像是自暴自弃,摇摆着头,没有再站着,坐到了钢琴前的座位上。
  光束透过窗户,在他的肩部停留。
  背对着,但拓久依旧能感受到光束的耀眼。
  弹奏吧。
  迄今为止,他都是如此度过的。
  心绪复杂,就弹奏吧。
  弹奏着符合自己心情的钢琴曲,在柔美的音乐中忘记一切。
  就只是这么简单的理由,他把自己埋在了无拘无束的音乐洪流中,令人沉醉的世界里。醒过来时,他已经和那时候的自己截然不同。
  导师夸奖着他的音乐水平纯粹而又真诚,在音乐剧的导演上,那些演员们不再看轻他,带着畏惧与敬佩,与他共同表演着最完美的戏剧。
  转响间,就变化了那么多。
  最初的掌握新知识的快感,与人交谈时的欢快,磨砺自己时的坚韧,他在不断地前进,走到了他当初自己都无法想象的未来。
  可是。
  绘梨花,我对你的感情,是否能就此放下呢。
  内心深处的情感,却在止步,一直停留在这间教室。
  表面上我在不停地往前走,可是真正的我,一直在这里,从未起步。
  是这样吧?
  回答他的是响起的乐曲。
  《致爱丽丝》
  贝多芬当老师时,对他活泼的女学生起了好感,是一名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性。在某次心情舒畅的时候,他写下了这首小曲,赠与了她,自己未留下底稿。
  在特蕾莎死后,这首小曲才在她的遗物中被发现,也就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钢琴曲之一。
  由慢渐快的波浪琴声,拓久的双手变换不停,他的身姿也愈发疯狂,闭上了眼睛,整个沉入到了另一世界。
  纯朴而亲切的乐曲,描绘了女主人温柔、美丽的形象。
  拓久抛下了烦恼,思索着。
  为什么贝多芬要为她写上这首曲子呢?
  没有人是贝多芬,无人能回答他,可这并不阻碍拓久去思索这个问题。
  流畅的音乐层层推进,像是男主人心动时候的预警,不可抑制的火焰代表着他纯真而又热烈的爱情,他的表白,他的追求,是那么感人。
  似是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互相表白的恋人。
  樱花飘散在他们的身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