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围困京城(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正贤进得屋来,见礼之后,萧若晔只身捏起铁夹,翻弄着炉火内烧得正盛的火炭,片刻后笑着称他的表字,“昌业坐吧。”语毕又命人斟热茶来。
  周正贤谢过之后便坐在萧若晔下方,见他不言语,便又起身,“大王,末将带来了新的消息。”
  萧若晔仍旧不言语,周正贤思索着他既然肯见自己,也不停顿,便道:“因故太子膝下无子,国中无皇太孙,群臣所请,立同是孝慈皇后所出的皇七子——秦王萧若曙为储君。”
  “这是孤早就想到的。”萧若晔放下手中铁夹,展开双手,笑得如沐春风,“昌业的宦龄比孤的年岁都大,怎么就糊涂至此?你纵使将孤推上至尊之位,孤也给不了你更多的好处。”
  周正贤伏跪于地,泣道:“末将纵使再有歹心,也不敢奢求锦衣玉食。现下贺州百姓尚安,那是因为大王没有去过别处。砚州之西便是连国,常年与连国交战,更是荒凉。末将与大王交过心,说要让贺州百姓平安,那是因故太子是人君。倘真是立了秦王为太子,难保他日后生变。”
  “说下去。”
  “秦王年仅十四,虽说有故太子留下旧人可用,可终究是新立。大王去岁返京朝贺时不是说过陛下圣躬欠安?末将却在太医院有故人,前几日末将得知,陛下因故太子之事而昏厥,幸而侍者通知及时。即便秦王为太子,可难保其他皇子无此心,届时国中有乱,而外敌又在此时入侵,后果不堪设想。”
  周正贤所说,萧若晔的确想过。
  周正贤随即又道:“末将之所以今日一定要见大王,是因为京中故人给了末将另一则消息。”说罢抬头看了看萧若晔,见他并无怒意才敢直言:“陛下有意选青云铁骑主将田驰的女公子为太子妃。”
  萧若晔听到“女公子”三个字的时候也听到了自己脑中轰鸣的声音。皇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青云铁骑有六万雄兵,能征善战,将田家的女儿嫁给新太子,无非是想在京城禁军之外再给新太子一道屏障。话说回来,此时有此意,田家必定誓死相随。
  青云铁骑的主将田驰心思深沉,和赤云军主将郑和青交好,两人皆是功高震主,如若此时田家出了一个太子妃,那势必也会对皇位造成威胁。
  这样一来,单有周正贤这十余万兵并不能成事,加之还要防止晶国南下,又要分去一部分兵将。可他方才问自己的是,晶国军队南下一事。萧若晔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随即喝道:“周正贤,你还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正因为末将知道,所以才来跟大王商量。”
  于北面晶国而言,可借张振英数年来企图侵占暄国领土为由诱援军来助,再许其钱粮,为保太子之位长久,张振英必会同意。
  贺州城南无军队驻扎,届时皇帝定会派国境以东的赤云军增兵,一来考验其衷心,而来借此削弱他们的实力,只留一部分为太子所用即可。届时制造惨死假象,待赤云军一来,贺州军队南下,让张振英与其交战。
  于西面的连国而言,二皇子刘炎迥一心想继承大统,却无奈与嫡出皇长子刘炎炜在暄国为质,若许其释放刘炎炜和其他好处,刘炎迥必定肯出兵相帮。
  两国交界之地多山,若是连国进犯,皇帝定会派西南的青云铁骑增援。而砚州军队则直发京城,让刘炎迥的黑鹿军与其交战。
  于国中而言,周正贤可听命于萧若晔,砚州都督程安然乃是周正贤旧部,二人私交甚笃,亦可听命于萧辰晔,加之他原本就不想征战沙场,功成之日将其调回京城,他必定也能同意。
  九皇子萧辰旸幼时所学所教皆出自萧辰晔之手,其胞姐冉月公主的驸马都尉在禁军中统领四卫,又是兵部尚书之子,一旦挥师南下,将驿传控制,便不会有警卫通知京城早做防备。如此里应外合可迅速围困京城,也不会有出城寻勤王之师的可能。
  更重要的一点,孝慈皇后与嫡出子女皆染同一种病,不日便薨,萧若曙自幼身子欠安,储君之位,关联国祚。加上这一点,皇帝还有什么理由不废储?
  *
  萧若晔被周正贤的话说的痛彻心扉。此事若成,他可名垂青史,此事若败,他便遗臭万年。他为何生了这种心思?
  他从未有过这种心思?为了他日日想念的生母?还是为了京城有他日日想念的别人?
  他自幼长在京城,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虽说如今是个太平富贵亲王,可不敢保证日后如何?
  若真是萧若曙也薨了,那么他其他的兄弟是必会兵戎相见。
  “大王,此乃天时人和,只差兵临城下。”
  “孤不敢保证其他人能被孤所用,还要再想想,周将军先请回去……孤再想想……”
  送走周正贤之后的三日,萧若晔绷紧了精神让杨秦风来见,将此事说与他听。
  杨秦风只知上峰乃仁孝之人,骤闻他生出此心,极为震惊。可杨秦风是静王府的长史,是对静王督导之人,他能将此事说给他听,必是不想听他相劝的,而是让他知晓。
  思及此等大事,若是败了,杨秦风也是难逃罪责。与其担忧,不如堵上性命。杨秦风撩袍跪地,稽首道:“属下愿鼎力相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