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只锦囊与一段回忆(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已经记不得那是哪一年了,总之是四十二三年前,或者更早,他被自己的父亲,也就是当时的南充郡王送到了建邺城,拜南唐大儒顾惜今为师,留在建邺求学。
  当时与他同窗的,还有顾综、张氏昆仲,以及吴郡陆氏的几位子弟、谢家庄的长公子。
  那位大儒顾惜今,就是顾综的父亲。
  他还记得,当年的谢家,还不是江南四大氏族之一,彼时的江南,除了李氏这个皇室巨宗之外,就只有“三望”:吴郡张氏、吴郡顾氏、吴郡陆氏。
  至于陈郡谢氏,因为是“外来户”,祖上根基在北边的陈州,过来江南的这一支,也只是个旁支而已,虽然陈州老家那边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人留下了。
  当时李嗣原为避嫌疑,就借住在不是特别显赫的谢家。
  虽然在同窗之中,谢家算是最不起眼的一门,不过已经有风声传了出来,大家都说谢家的门楣转眼就要拔高三丈,说不定就要与“三望”比肩!
  因为谢家出了一位“准皇后”。
  这位准皇后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谢皇后……
  而且这位谢氏的娇女,在十六岁考《女经》夺魁之后,便被英宗的父亲钦定为太子妃,不过老皇帝在随后的不久,便驾崩了。
  因此她与未来皇帝的婚事,便整整耽搁了三年,等到三年后再度提及此事,她的丈夫已经成了高高在上的皇帝。
  因为先皇的驾崩,英宗为了守孝,迎娶皇后的典礼被推到了三年之后。无所事事的谢姑娘,便辞别父母,回到陈州游访探亲去了。
  所以李嗣原借宿在谢家之初,并没有见过这位建邺城里的名人谢姑娘。
  等到一年多以后,谢姑娘从北边省亲归来,他才终于见到这位闻名已久的少女。
  可是当时突然出现在李嗣原还有所有谢家人面前的,已经不仅仅是谢姑娘一人——还有她怀抱着的那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
  那个孩子,就是李安。
  他还记得,那一夜,对于整个谢家庄来说,都是一个真正的不眠之夜。
  甚至还有很多人,都没能从这样的打击中清醒过来!
  怎么会这样呢?
  她只是回陈州去省趟亲,居然就带回了一个孩子?
  她还要求家里人承认这个孩子是她的骨肉,而且准许她回到北边去同那个野男人成婚?
  ——哦,不!
  那个男人或许不应该算是一个野男人,因为那个叫李靓的家伙,是北周的陈州王。
  可是那又有甚么用,北周姓武,又不姓李!况且眼前在建邺城中,就有个真正的皇帝,还在等着迎娶他的皇后!
  于是在第二个夜晚,几乎所有人都极其默契地一致要求,将谢姑娘关起来,在嫁给英宗皇帝之前,不准再踏出房门半步!
  至于她的婴儿,自然不能留在这个世上!
  于是李嗣原在那一天,能够有幸与谢皇后第一次交谈,并且得到了她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请求:带走她的孩子。
  因为那里只有他不是谢家的人,也就唯独他才有可能帮助这对无助的母子。
  他爽快地答应了,然后抱着
  孩子远走高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