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飞短流长,山河永志(3 / 3)
潘定望着河水,感慨道:“日月在天终不死,江流赴海料无还。潘某又何尝不想效仿公羊帝师?
遥想当年,帝师力主迁都北京,引得朝堂上下群臣反对。幸得文帝力排众议,终是定鼎燕云。其后百五十年,有天子守国门,北虏秋毫不敢相犯,使我大明既无汉唐之和亲,亦无前宋之纳岁,更无兄弟敌国之礼。若能如文帝与公羊帝师一般,君臣一心,功过不论,那即便是沧海横流,山残水剩,又何足惧哉?”
说完,潘定大袖一挥,仰天长笑,引得四处众人侧目。潘定自是毫不在意,大步上了船去,而后头的冯植也仅是犹豫片刻,而后眼光一凛,也跟了上去。
于是岸上就只留下了面面相觑的魏赵二人。
“这位潘相公也不知发了哪门子的疯癫,不过他最后念的那句诗倒像是在哪听过似的?”魏谦犹自吐槽着潘定。
赵崇明笑着解释道:“这是公羊帝师留下的诗。”
公羊帝师?魏谦眉毛一抬,说起来这已经是他今夜第三次听到这个名字了。魏谦突然回想了起来,问道:“我记得前些日子咱俩在山上避雨时,留宿了一间破庙,你那时说是帝师祠来着,莫非就是供奉着这位公羊帝师?”
赵崇明点头应是。
可魏谦又有些迷惑:“可我分明记得,里面的那尊塑像,分明是位帝君啊?”
赵崇明答道:“那是本朝文帝的神像,文帝旁边原本立着的是公羊帝师。然而宣景帝在位之时,曾有臣子进谏,说君臣同祠并立,是为大不敬。后来宣景帝便下令,将祠中帝师的塑像给毁去了。再后来,各地的帝师祠也没了香火供奉,或是重建,或是荒废了下来。”
魏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啧啧道:“要说这原本该是一段君臣相得的史书佳话,可到头来还是敌不过世殊时移,挡不住众口悠悠。”
赵崇明颇有同感,叹了一声,继续道:“其实本朝的《建文实录》中尚有记载,建文四年,帝师平定了燕王之乱。凯旋之日,文帝亲身出京,过江相迎。文帝在江上曾说:帝师的功劳,朱家后世的代代子孙会记得,大明的亿万百姓也会记得。朕想记载在史书里,可是纸张终会随岁月而腐朽,朕想铭刻在石碑上,但即便是磐石也会被风雨所消磨。”
魏谦听到这段史书上的记载,不禁又回想起帝师祠里断壁颓垣的破败景象,心中不由暗哂:文帝可真是被自己的后人给打脸了啊。这才不过更了几次甲子,换了数代人事,那石碑上字迹还未消磨几分,但老朱家的子孙已经将公羊帝师的恩德尽抛诸脑后了。
“那公羊帝师是如何回应的?”魏谦问道。
赵崇明顺着脚下滔滔流水放眼望去,只见远处水天相接之际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河上渐起的烟波苍苍茫茫,浩渺无涯。
“帝师上指青天,下划江流,对曰:
——江流赴海,东去无悔。日月为盟,山河永志。” ↑返回顶部↑
遥想当年,帝师力主迁都北京,引得朝堂上下群臣反对。幸得文帝力排众议,终是定鼎燕云。其后百五十年,有天子守国门,北虏秋毫不敢相犯,使我大明既无汉唐之和亲,亦无前宋之纳岁,更无兄弟敌国之礼。若能如文帝与公羊帝师一般,君臣一心,功过不论,那即便是沧海横流,山残水剩,又何足惧哉?”
说完,潘定大袖一挥,仰天长笑,引得四处众人侧目。潘定自是毫不在意,大步上了船去,而后头的冯植也仅是犹豫片刻,而后眼光一凛,也跟了上去。
于是岸上就只留下了面面相觑的魏赵二人。
“这位潘相公也不知发了哪门子的疯癫,不过他最后念的那句诗倒像是在哪听过似的?”魏谦犹自吐槽着潘定。
赵崇明笑着解释道:“这是公羊帝师留下的诗。”
公羊帝师?魏谦眉毛一抬,说起来这已经是他今夜第三次听到这个名字了。魏谦突然回想了起来,问道:“我记得前些日子咱俩在山上避雨时,留宿了一间破庙,你那时说是帝师祠来着,莫非就是供奉着这位公羊帝师?”
赵崇明点头应是。
可魏谦又有些迷惑:“可我分明记得,里面的那尊塑像,分明是位帝君啊?”
赵崇明答道:“那是本朝文帝的神像,文帝旁边原本立着的是公羊帝师。然而宣景帝在位之时,曾有臣子进谏,说君臣同祠并立,是为大不敬。后来宣景帝便下令,将祠中帝师的塑像给毁去了。再后来,各地的帝师祠也没了香火供奉,或是重建,或是荒废了下来。”
魏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啧啧道:“要说这原本该是一段君臣相得的史书佳话,可到头来还是敌不过世殊时移,挡不住众口悠悠。”
赵崇明颇有同感,叹了一声,继续道:“其实本朝的《建文实录》中尚有记载,建文四年,帝师平定了燕王之乱。凯旋之日,文帝亲身出京,过江相迎。文帝在江上曾说:帝师的功劳,朱家后世的代代子孙会记得,大明的亿万百姓也会记得。朕想记载在史书里,可是纸张终会随岁月而腐朽,朕想铭刻在石碑上,但即便是磐石也会被风雨所消磨。”
魏谦听到这段史书上的记载,不禁又回想起帝师祠里断壁颓垣的破败景象,心中不由暗哂:文帝可真是被自己的后人给打脸了啊。这才不过更了几次甲子,换了数代人事,那石碑上字迹还未消磨几分,但老朱家的子孙已经将公羊帝师的恩德尽抛诸脑后了。
“那公羊帝师是如何回应的?”魏谦问道。
赵崇明顺着脚下滔滔流水放眼望去,只见远处水天相接之际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河上渐起的烟波苍苍茫茫,浩渺无涯。
“帝师上指青天,下划江流,对曰:
——江流赴海,东去无悔。日月为盟,山河永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