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哈尔滨条约》(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维钧说是忙碌五年计划的事情,可是在běi 精只待了两天,12号就再次赶往哈尔滨。中苏谈判还在进行着呢,现在的谈判已经进入了僵局。苏联宁可放弃一些西北的土地也想保住海参崴。毕竟几代人的追求的不冻港,斯大林也不想在自己的手中失去。
  中国方面也毫不让步,西北的土地的价值自然比不上东北。海参崴张安乐也想拿回来,有了海参崴中国对日本就可以实现战略上的半包围,在未来的中日战争中将掌握主动权。
  鉴于这种形式,张安乐决定要让斯大林知道自己的决心,阅兵式之后,他将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派往了东北。渤海舰队也移师海参崴,开始在被太平洋的海域上巡逻。
  得到消息的斯大林面对张安乐的武力威胁无可奈何,他知道再打下去苏联还是输。唯今之计只能答应中国人的条件,只有奋发图强等国家强大了,再将这些土地抢回来,下定决心的斯大林授意苏联的代表团可以做一些让步。
  一旦苏联代表在海参崴的问题上松了口,谈判就顺利多了。拿到了海参崴的张安乐在西北和赔款的问题上也愿意做出一些让步。
  又经过了两天的议定,苏联代表终于同意在哈尔滨条约上签字了。
  哈尔滨条约的主要内容总结起来很简单。
  苏联将中东铁路完全的交还给中国。
  苏联承诺以前旧俄时代与中国签订的所有条约为不平等条约,不再具有条约的效力。
  苏联将包括库页岛在内、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以及乌苏里江以东。一共100余万平方公里领土还给中国。现在居住在该区域的人,拥有继续在该区域居住的权利,但是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给中国交税。
  苏联承认现占有的割自中国西北的领土为中国所有,本着双方友好的原则协商解决。
  可以说除了中国要求赔钱的条件的之外,苏联几乎是全部答应。
  “咱们为什么不一并将西北也收回来?”得知张安乐暂时不愿意收回西北,王淑仪有些不解。
  “等等再说吧。我不知道一下子全部要回这些领土,斯大林会有什么反应,万一他狗急跳墙对我们并不是一件好事。再说了西北那个地方太乱。就连xin jiāng现在也不再我们的手中,就算是收了回来,也有些得不偿失。等到国家再发展强大之后。西北自然也要收回来,但是不是现在。”张安乐没有想到王淑仪会在意这些问题,她很少跟自己谈论政治上的事。
  “最近报纸上都是这些消息,我也是看了报纸才会问你这些事情。”仿佛看出了丈夫心中的疑惑,王淑仪轻声解释道。
  “哈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肯关心这些也没有什么不好,再说了你是我的妻子,对这些事情多关心一些也没有什么坏处。”张安乐也怕王淑仪误会,笑着说道。
  “赶紧吃饭吧。待会就凉了。”王淑仪见张安乐并没有什么不快,心中也是高兴。
  早饭前发生的小插曲对于张安乐没有什么影响,他说让王淑仪多了解一些政治方面的东西也不仅仅是宽她的心。她的身份决定了她不能是一个政治白痴,适当的了解是有必要的,当时预防她干涉也是有必要的。
  已经达到了目的的张安乐对于这个条约非常满意。至于100万美元的赔款,他本来就是张口这么一提,也就是为了恶心恶心斯大林。100万,对他来说不敢说是九牛一毛,也算上是毛毛雨了。西北的领土由于现在并没有打到那里,苏联人不想归还也是正常的事情。迟早有一天还得要回来。
  作为一个喜欢du cái和集权的领导人,斯大林认为哈尔滨条约的签订对他的威信是个极大的损害。当然这也是事实,党内已经有不少的老资格在各种场合表现出对他的不满了。得知这些情况斯大林更加将这件事情视为自己今生最大的耻辱,他命人制作了远东地图挂在自己卧室里,他要自己每天早上起床都能看到这个地图,记住这个耻辱。
  得知这个消息的张安乐对已经从xin jiāng回来的杨度笑着说:“没想到斯大林还知道卧薪尝胆,咱们可不要学夫差啊。”
  “他知道的不彻底,如果他真的知道卧薪尝胆的话,会派一位美女来中国实施美人计。”杨度最近的心情也好,便拿张安乐打趣道。
  “哈哈,美女自然是多多益善,我来者不拒。先生自此xin jiāng之行解决了我的大难题,你觉得金树仁这个人可靠么?”张安乐的脸皮也不如前些年那么薄了,对于这种调侃有了很强的免疫力,不过他还是转而说起了正事。
  “您放心好了,我们已经在他的身边安插了人了,而且由于他对潘耀南下手,苏联人并不喜欢他。他的外部助力已经消失了,就算是想和苏联人再搭上线也不会有可能,我准备了几个小礼物给他,相信他会喜欢的。”杨度看来对于自己的安排非常有信心,对张安乐保证道。
  “这样就好,还有对于那些政治犯的思想改造进行的怎么样了?”张安乐知道杨度的忠心度,对他办事也放心,没想到这个一心想当帝师的人,会成为自己的那只黑手。
  政治犯是张安乐对于还一心想着三迷n zhu义的国民党忠实信徒的称呼,可是这些人无疑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张安乐也不愿意让他们在监牢中度过几年。无奈之下只有让杨度负责对他们进行改造,尽量让这些人能够为己所用。
  “军方的大部分人都愿意加入国防军,毕竟他们是军人,就算是曾经接受过思想教育毒害不是很深。现在剩下的不少是追随孙中山很长时间的顽固分子,他们依旧愿意坚守自己的信念。”提起这些人杨度也有些头疼,毕竟这些人在社会上也都是有名望的人,打不得罚不得。
  “哼,我看这些人就是太清闲了,既然这样给他们找些事情做,河南平顶山工业基地相信缺少很多劳动力,让他们去那里搬砖吧。”张安乐挺杨度这么一说,冷哼一声说道。
  “呵呵,这倒是个好主意。这帮人成天就知道夸夸其谈,让他们干几天苦力估计就会知道什么是理想什么是现实了。”杨度点了点头笑道。
  “当年在蒙古,人民党那么顽固在工地干了几个月就受不了,我就不信这帮人能比那群无产阶级斗士还强硬。我还有一件事要交给先生来办,你也知道我们一直以来都没有官方的媒体,这样不利于国家对于舆论的掌控。我决定创办一份国家掌控的报纸,将国家的政策、法规在上面刊登。另外对于一些新闻事件,也在上面发表我们官方的看法。这样可以对一些媒体起到舆论导向的作用,另外在文化部下面成立一个新闻媒体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管理社会上的报纸、广播之类的媒体。”这才是张安乐找杨度来的真正目的,这事和他现在进行的工作并没有多少冲突,更何况杨度本身就是一个文人,也是一个政治家,让他来负责这个报刊也算是人尽其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