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2 / 4)
  “你有什么办法?去抵抗小冰期?”
朱标这么直白地提问,朱雄英属实没有想到,当即一愣。
“你既然在父亲面前提到了小冰期,那就说明你心里肯定已经有了相应的办法,说吧,现在没有外人。”
“额,确实有办法,但是这个办法需要碰运气,我并不能保证什么。”
既然朱标这样提问,于公于私朱雄英也不会隐瞒。
首先,朱雄英想到的就是土豆(马铃薯)与番薯(红薯)这两个大杀器,特别是番薯,后世的普遍认知认为,番薯是在明代时期引入,而引进番薯的第一人是陈益。
据史料记载,陈益是广东东莞虎门北栅人,明万历八年(1580年),他身着布衣,肩搭包裹,搭乘友人的商船从虎门出发前往安南(今越南)。
到达安南后,当地酋长接待他们时摆出一道官菜,这道菜香甜软滑,除了非常可口外,还能充饥,这便是番薯。
陈益此后便特别留心番薯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方法,两年之后的1582年,他冒着杀身的危险,收买酋卒,将薯种藏匿于铜鼓中,想偷偷带回国。
陈益在其祖父位于虎门金洲小捷山山腰的坟墓前购置了35亩地,开始大面积种植番薯,在成功收获后,他决意要把这种食物广为传播,并将自己的寿穴也选在薯田边,要与番薯长相厮守。
但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番薯是由福州人陈振龙(约1543—1619年),于1593年(明代万历二十一年)从吕宋将红薯引入,其中还有一则‘偷渡’薯苗的故事。
总而言之,番薯这一神物确实是在明万历年间传入的,可因为没有得到重视,当时并没有大规模的种植。
当然,番薯之所以会在万历年间引入,完全就是因为大明当时严格的海禁政策。
可现在不一样,朱元璋在朱雄英的影响下,并没有下达封锁海禁的命令,甚至,四叔还有跟自己合作,一起进行海上贸易的想法,相信在自己的影响下,海禁肯定不会再在大明发生。
“哦?有什么办法?”
“儿子听闻,在大洋的另一边,有一块大陆,大陆之上有一土产,漫山遍野,耐干旱、耐贫瘠、易移栽、易繁殖、营养丰富、味道甘美、高产量,功同五谷。”
“什么!当真有此物?!”
朱标长这么大,除了五谷之外,还真没有见过这么方便的‘粮食’。
“是的!”
这件事朱雄英是很确信的,虽然对于番薯传入华夏的人传说不一样,但时间却都在明万历年间,按着时间推算,也就是十六世纪。
可按着世界史的记载,番薯的发现与推广,与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还有一些联系。
相传,1492年,西班牙着名航海家、冒险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获得女王的批准,开启了人生中的首次远洋探险,并发现了美洲大陆。
在中南美群岛,哥伦布见到了当地的作物—红薯,发现其很美味,便在返航时,将其带回西班牙,作为礼物敬献给女王伊莎贝拉。
原产于南美的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一带的红薯,就这样走出它的故乡,逐渐来到到欧洲、亚洲等有人类的陌生国度。
也给了陈家人发现它的机会。
“你的意思是,那个作物就在大洋对面?”
激动过后,朱标也是回归了冷静,朱雄英口中的大洋对面也是引起了朱标的注意。
“没错!确实是在大洋对面!”
这北美洲的说法,现在还没有人给具体命名,就算是朱雄英说了,朱标也不可能知道到底是哪,还不如直接用地理位置来形容呢。
朱标很怀疑,自家儿子这样说完全就是想让父皇同意进行海运。 ↑返回顶部↑
			
			
			
			
			
		朱标这么直白地提问,朱雄英属实没有想到,当即一愣。
“你既然在父亲面前提到了小冰期,那就说明你心里肯定已经有了相应的办法,说吧,现在没有外人。”
“额,确实有办法,但是这个办法需要碰运气,我并不能保证什么。”
既然朱标这样提问,于公于私朱雄英也不会隐瞒。
首先,朱雄英想到的就是土豆(马铃薯)与番薯(红薯)这两个大杀器,特别是番薯,后世的普遍认知认为,番薯是在明代时期引入,而引进番薯的第一人是陈益。
据史料记载,陈益是广东东莞虎门北栅人,明万历八年(1580年),他身着布衣,肩搭包裹,搭乘友人的商船从虎门出发前往安南(今越南)。
到达安南后,当地酋长接待他们时摆出一道官菜,这道菜香甜软滑,除了非常可口外,还能充饥,这便是番薯。
陈益此后便特别留心番薯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方法,两年之后的1582年,他冒着杀身的危险,收买酋卒,将薯种藏匿于铜鼓中,想偷偷带回国。
陈益在其祖父位于虎门金洲小捷山山腰的坟墓前购置了35亩地,开始大面积种植番薯,在成功收获后,他决意要把这种食物广为传播,并将自己的寿穴也选在薯田边,要与番薯长相厮守。
但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番薯是由福州人陈振龙(约1543—1619年),于1593年(明代万历二十一年)从吕宋将红薯引入,其中还有一则‘偷渡’薯苗的故事。
总而言之,番薯这一神物确实是在明万历年间传入的,可因为没有得到重视,当时并没有大规模的种植。
当然,番薯之所以会在万历年间引入,完全就是因为大明当时严格的海禁政策。
可现在不一样,朱元璋在朱雄英的影响下,并没有下达封锁海禁的命令,甚至,四叔还有跟自己合作,一起进行海上贸易的想法,相信在自己的影响下,海禁肯定不会再在大明发生。
“哦?有什么办法?”
“儿子听闻,在大洋的另一边,有一块大陆,大陆之上有一土产,漫山遍野,耐干旱、耐贫瘠、易移栽、易繁殖、营养丰富、味道甘美、高产量,功同五谷。”
“什么!当真有此物?!”
朱标长这么大,除了五谷之外,还真没有见过这么方便的‘粮食’。
“是的!”
这件事朱雄英是很确信的,虽然对于番薯传入华夏的人传说不一样,但时间却都在明万历年间,按着时间推算,也就是十六世纪。
可按着世界史的记载,番薯的发现与推广,与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还有一些联系。
相传,1492年,西班牙着名航海家、冒险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获得女王的批准,开启了人生中的首次远洋探险,并发现了美洲大陆。
在中南美群岛,哥伦布见到了当地的作物—红薯,发现其很美味,便在返航时,将其带回西班牙,作为礼物敬献给女王伊莎贝拉。
原产于南美的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一带的红薯,就这样走出它的故乡,逐渐来到到欧洲、亚洲等有人类的陌生国度。
也给了陈家人发现它的机会。
“你的意思是,那个作物就在大洋对面?”
激动过后,朱标也是回归了冷静,朱雄英口中的大洋对面也是引起了朱标的注意。
“没错!确实是在大洋对面!”
这北美洲的说法,现在还没有人给具体命名,就算是朱雄英说了,朱标也不可能知道到底是哪,还不如直接用地理位置来形容呢。
朱标很怀疑,自家儿子这样说完全就是想让父皇同意进行海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