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3 / 4)
  “父亲,对于大明,你肯定比我清楚,这等奇物我大明是没有的,就连周边的那些番邦国内也是没有的,所以这就说明,这个东西并不是在我们这块大陆上。”
大洋对面,大陆,岛屿,种种词汇在朱标心里堪比一场大地震。
作为从小生长在这块大陆上的人,朱标从来没有想过,在大洋的对面,还有其他的大陆存在。
这就像是天圆地方的认知一样,祖先很早就知道地球象一个卵,但人的目力范围有限,在视觉范围内,看作一个平面,八个方位。
“父亲,这世界比我们看到的大多了,所以,海运其实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父亲,你有没有想过,我大明要是实行海禁的话,那我大明境内的丝绸、瓷器等绝对会成为绝世珍品,也就是说,这些东西走私出去一定会有巨大的利润。
这对于唯利是图的商人们来说,大明的海禁是完全止不住他们走私的,相反,“海禁”愈严,这些商品的价格就愈高;价格愈高,走私活动就愈多;
父亲,对于海盗问题,我们只能用疏导而不是闭塞的办法,开放“海禁”,化盗为商;进而以商富民,以富民求强国之道,这才是上上之选。”
朱雄英苦口婆心,对于海禁之事,可以说后世的每一个人都觉得是错误的。
这就像是大禹治水,任何事情,堵不如疏,要是压制到了极致,只能是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现在的海盗还只是东夷那边的流浪浪人,但等到走私有了巨大利润之后,慢慢的,大明的这些商人,就会与海盗进行勾结,甚至官府还可能发展一些官匪出来。
万幸的是,明穆宗时期,朝廷意识到了海禁的危害。
1567年2月4日,明穆宗即位,改元“隆庆”,奏议得到批准,开放海港,进出口贸易得以实现,史称“隆庆开海”。
也是这次的开海,使得大明之外的很多东西传入了大明,也是使得大明百姓的生活得到了许多的改善。
既然历史证明海禁是一个错误的政策,那朱雄英有这么机会,为什么不去极力阻止呢?
将海禁的弊端都给讲解清楚,朱雄英这才在后半夜回到寝宫,虽没有在父亲口中得到明确的答复,但朱雄英能看得出来,堵不如疏这句话在父亲心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第二天睡到大中午,朱雄英这才悠悠转醒,一睁开眼,朱雄英就看到王充王总管站在了自己床前:
“王大总管,您怎么来了?爷爷呢?”
看见王充,朱雄鹰下意识地开始寻找爷爷的身影,可大脑迷糊的他,始终没有看到屋内还有别的人影。
“长孙殿下,陛下在书房,特意让奴才来此等您!”
看着朱雄英那迷茫的小眼神,王充心里不断地开始涌现姨母笑。
“哦,那就走吧!”
大大打一个哈欠,朱雄英自己套上靴子,也不顾自己还穿着里衣,揉搓着眼睛就要往外走。
“哎呦,我的长孙殿下啊!别着急啊,换上衣服,倒春寒!倒春寒!这要是感染风寒就不好了!”
朱雄英不在意,可作为奴才,王充可不能让小主子就这么出门。
连忙招呼着自己的两个徒弟,备好的衣服很快就穿到了朱雄英身上。
“王总管,这是不是有些夸张?”
看着王总管还要往自己身上披披风,朱雄英连忙阻止。
这块皮子还是内府监新制的,厚实暖和,披在身上,朱雄英觉得自己就像是披着厚被子一样沉重。
所以,朱雄英很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皮草,明明这么重,为什么会这么推崇。 ↑返回顶部↑
			
			
			
			
			
		大洋对面,大陆,岛屿,种种词汇在朱标心里堪比一场大地震。
作为从小生长在这块大陆上的人,朱标从来没有想过,在大洋的对面,还有其他的大陆存在。
这就像是天圆地方的认知一样,祖先很早就知道地球象一个卵,但人的目力范围有限,在视觉范围内,看作一个平面,八个方位。
“父亲,这世界比我们看到的大多了,所以,海运其实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父亲,你有没有想过,我大明要是实行海禁的话,那我大明境内的丝绸、瓷器等绝对会成为绝世珍品,也就是说,这些东西走私出去一定会有巨大的利润。
这对于唯利是图的商人们来说,大明的海禁是完全止不住他们走私的,相反,“海禁”愈严,这些商品的价格就愈高;价格愈高,走私活动就愈多;
父亲,对于海盗问题,我们只能用疏导而不是闭塞的办法,开放“海禁”,化盗为商;进而以商富民,以富民求强国之道,这才是上上之选。”
朱雄英苦口婆心,对于海禁之事,可以说后世的每一个人都觉得是错误的。
这就像是大禹治水,任何事情,堵不如疏,要是压制到了极致,只能是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现在的海盗还只是东夷那边的流浪浪人,但等到走私有了巨大利润之后,慢慢的,大明的这些商人,就会与海盗进行勾结,甚至官府还可能发展一些官匪出来。
万幸的是,明穆宗时期,朝廷意识到了海禁的危害。
1567年2月4日,明穆宗即位,改元“隆庆”,奏议得到批准,开放海港,进出口贸易得以实现,史称“隆庆开海”。
也是这次的开海,使得大明之外的很多东西传入了大明,也是使得大明百姓的生活得到了许多的改善。
既然历史证明海禁是一个错误的政策,那朱雄英有这么机会,为什么不去极力阻止呢?
将海禁的弊端都给讲解清楚,朱雄英这才在后半夜回到寝宫,虽没有在父亲口中得到明确的答复,但朱雄英能看得出来,堵不如疏这句话在父亲心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第二天睡到大中午,朱雄英这才悠悠转醒,一睁开眼,朱雄英就看到王充王总管站在了自己床前:
“王大总管,您怎么来了?爷爷呢?”
看见王充,朱雄鹰下意识地开始寻找爷爷的身影,可大脑迷糊的他,始终没有看到屋内还有别的人影。
“长孙殿下,陛下在书房,特意让奴才来此等您!”
看着朱雄英那迷茫的小眼神,王充心里不断地开始涌现姨母笑。
“哦,那就走吧!”
大大打一个哈欠,朱雄英自己套上靴子,也不顾自己还穿着里衣,揉搓着眼睛就要往外走。
“哎呦,我的长孙殿下啊!别着急啊,换上衣服,倒春寒!倒春寒!这要是感染风寒就不好了!”
朱雄英不在意,可作为奴才,王充可不能让小主子就这么出门。
连忙招呼着自己的两个徒弟,备好的衣服很快就穿到了朱雄英身上。
“王总管,这是不是有些夸张?”
看着王总管还要往自己身上披披风,朱雄英连忙阻止。
这块皮子还是内府监新制的,厚实暖和,披在身上,朱雄英觉得自己就像是披着厚被子一样沉重。
所以,朱雄英很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皮草,明明这么重,为什么会这么推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