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2 / 3)
  朱雄英所描述的未来实在是太过光明,君臣两人目光灼灼,很是急切。
“快说,是不是已经有图纸了?就跟那个纺车一样?”
朱雄英一提,朱元璋很快就想到了在江南地区闹得沸沸扬扬的新型纺车,那个纺车不就是一个人可以生产二十多个人的布吗?
有了新式纺车的珠玉在前,朱雄英现在再说什么,朱元璋都觉得有实现的可能。
“知我者,爷爷也,喏,这就是改造版曲辕犁,还有这是畜力收割机的图纸,都是简单的结构,相信工部的那些匠人们肯定会,当然要是有什么不会的,也可以前来询问。”
“不知这两张图纸有何用处?”
看着图纸上的各类结构,吏部尚书毕竟不是专业人士,一时之间还真不明白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处。
“自然是解放劳动力,让百姓们可以更加轻松。”
“这样是不是不好,毕竟……”
吏部尚书也是寒窗苦读,到处游历出来的,对于底层百姓的生活,虽然也觉得劳累,但终究还是觉得人民纯朴,勤劳朴实。
在古代,勤劳那是一个多么难得的品质,可按着朱雄英的说法,好像这种‘勤劳’很是不可取。
“大人,你是不是想说勤能致富?难不成大人觉得这句话很正确?”
看着吏部尚书脸上的纠结,朱雄英很快就明白了这位大人想要说什么,无非就是机械的存在是不是会让人变得懒散。
懒散这个词语,那可不是什褒义词,吏部尚书这种人觉得难以接受自然也能理解。
“自然是对的,毕竟是流传了上千年的优良品质!”
作为读书人,那是有气节的,对于勤奋这种美好的词汇,他们总是想要去维护的。
“不,不是这样的,要是之前没有人告诉你,那我就在今天告诉你,这句话是错误的,不仅是错误的,而且还是大错特错的那种,勤能致富,这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这句话从根本上就是不科学的,可以说,这个词语不过就是劳苦大众们对自己的自我安慰。”
这就像是后世的那些毒鸡汤一样,虽看着很有道理,但追根究底,不过是为了自我安慰,方便自我逃避。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喝“鸡汤”呢?
一语道破天机: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吃不到鸡肉。
绝大多数人在现实中早已是千疮百孔,但又无力改变,或者说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改变现状,就开始寻找心灵寄托。
她们既然吃不到鸡肉,就只能去喝鸡汤了。既然现实中一塌糊涂,就转而去心灵鸡汤中寻找安慰。
这就是人性的补偿原理,当人在一方面无法获得满足感的时候,只能去另外一种东西里去补偿回来。
勤能致富同样也是,这个词按着字面上的理解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认真努力的工作就能够有财富的收入。
可这种事本就是概率问题,这就像后世说的那句虽然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一样。
勤劳对于致富来说只是充分条件,并不是必然要求。
朱雄英的话一说出口,在场的众人齐齐变了脸色。
朱元璋更是不可置信地看着孙儿,在他心里,孙儿这么小的年纪,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想来想去,也就只有周太傅这些平时负责教导孙儿进学的先生们,才会去教导孙儿一些负面的东西。
吏部尚书同样也是,一脸不可置信地盯着长孙殿下,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长孙殿下竟然会在今天在皇上以及自己两人面前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道理。
这要是没有之前的交谈,估计这会朱元璋肯定是会大发雷霆,顺带着那些负责教导长孙殿下的先生们一定会受到严厉的斥责。 ↑返回顶部↑
			
			
			
			
			
		“快说,是不是已经有图纸了?就跟那个纺车一样?”
朱雄英一提,朱元璋很快就想到了在江南地区闹得沸沸扬扬的新型纺车,那个纺车不就是一个人可以生产二十多个人的布吗?
有了新式纺车的珠玉在前,朱雄英现在再说什么,朱元璋都觉得有实现的可能。
“知我者,爷爷也,喏,这就是改造版曲辕犁,还有这是畜力收割机的图纸,都是简单的结构,相信工部的那些匠人们肯定会,当然要是有什么不会的,也可以前来询问。”
“不知这两张图纸有何用处?”
看着图纸上的各类结构,吏部尚书毕竟不是专业人士,一时之间还真不明白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处。
“自然是解放劳动力,让百姓们可以更加轻松。”
“这样是不是不好,毕竟……”
吏部尚书也是寒窗苦读,到处游历出来的,对于底层百姓的生活,虽然也觉得劳累,但终究还是觉得人民纯朴,勤劳朴实。
在古代,勤劳那是一个多么难得的品质,可按着朱雄英的说法,好像这种‘勤劳’很是不可取。
“大人,你是不是想说勤能致富?难不成大人觉得这句话很正确?”
看着吏部尚书脸上的纠结,朱雄英很快就明白了这位大人想要说什么,无非就是机械的存在是不是会让人变得懒散。
懒散这个词语,那可不是什褒义词,吏部尚书这种人觉得难以接受自然也能理解。
“自然是对的,毕竟是流传了上千年的优良品质!”
作为读书人,那是有气节的,对于勤奋这种美好的词汇,他们总是想要去维护的。
“不,不是这样的,要是之前没有人告诉你,那我就在今天告诉你,这句话是错误的,不仅是错误的,而且还是大错特错的那种,勤能致富,这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这句话从根本上就是不科学的,可以说,这个词语不过就是劳苦大众们对自己的自我安慰。”
这就像是后世的那些毒鸡汤一样,虽看着很有道理,但追根究底,不过是为了自我安慰,方便自我逃避。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喝“鸡汤”呢?
一语道破天机: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吃不到鸡肉。
绝大多数人在现实中早已是千疮百孔,但又无力改变,或者说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改变现状,就开始寻找心灵寄托。
她们既然吃不到鸡肉,就只能去喝鸡汤了。既然现实中一塌糊涂,就转而去心灵鸡汤中寻找安慰。
这就是人性的补偿原理,当人在一方面无法获得满足感的时候,只能去另外一种东西里去补偿回来。
勤能致富同样也是,这个词按着字面上的理解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认真努力的工作就能够有财富的收入。
可这种事本就是概率问题,这就像后世说的那句虽然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一样。
勤劳对于致富来说只是充分条件,并不是必然要求。
朱雄英的话一说出口,在场的众人齐齐变了脸色。
朱元璋更是不可置信地看着孙儿,在他心里,孙儿这么小的年纪,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想来想去,也就只有周太傅这些平时负责教导孙儿进学的先生们,才会去教导孙儿一些负面的东西。
吏部尚书同样也是,一脸不可置信地盯着长孙殿下,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长孙殿下竟然会在今天在皇上以及自己两人面前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道理。
这要是没有之前的交谈,估计这会朱元璋肯定是会大发雷霆,顺带着那些负责教导长孙殿下的先生们一定会受到严厉的斥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