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2 / 3)
……
“好!那今天晚上就让水师出发!”
在对这块大岛进行了解之后,朱元璋实在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了。
一个人都没有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大明可以不用一兵一卒,大明就可以得到一块面积相当可观的天然养马之地。
越想越激动,朱元璋就连下令时说话的语气都有点不利索了。
“来人!拟旨!让今天晚上水师即刻出发,必须要在最短时间之内拿下!”
“哼,那些水师不是天天说咱偏心眼,不给他们任务?今天咱就给他们机会!”
“告诉他们,这块岛上一个人都没有,要是他们还不能将岛拿下的话,他们这些人就不用回来了,直接就在海域山苦练吧!”
“兵部、户部、工部过几日打完建州之后,列出一个章程出来!暹罗、天竺等地也要开始筹划了!”
“只要能将这块土地给拿下来,咱不惜一切代价!”
“海船、大炮、火器啥的都给咱造起来!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人给人,咱就一个要求,咱要看到效果,明白吗?!”
“是!!”
各位大人也被朱元璋的这种信心给吓了一跳,齐齐将心绪收回,严阵以待!
说是大明水师,其实现在的大明水师规模并没有永乐时期的规模大。
永乐时期的大明水师虽称为世界上最强的水师力量,但朱元璋时期的水师并没有那么强大。
朱元璋手下最强大的水师应该就是元末的巢湖水师,可以说,元末的巢湖水师是大明水师的前身。
明朝的巢湖水师是兴起于乱世之中的,身居一个大动乱时代,巢湖人俞廷玉父子并廖永安弟兄,为保护乡里聚兵巢湖,在姥山岛修船塘,训练水师。
这支最初只为保卫家园的水军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群雄瞩目的水上劲旅。
当时,最有实力的除了元军之外,还有陈友谅、张士诚等人领导的起义大军,参加红巾军的朱元璋是后起之秀,崛起于江淮之间。
几支力量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展开了拉锯战,谁能最后胜出,巢湖水师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俞氏父子、廖家兄弟是归附元朝还是倒向义军,直接影响到中国未来数百年的历史。
1355年,这一年是朱元璋命运的拐点: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病死,朱元璋统领义军,大军驻扎和县,朱元璋决定渡江谋取南京,建立稳固的根据地,而攻取南京必经采石,欲渡长江,却困于水师舟船不济。
朱元璋起义以后,它主要的部队是陆军和马军,水师几乎没有,没有水师,那朱元璋就无法挥师南下。
正在朱元璋焦灼不安之际,俞氏父子和廖永安、廖永忠兄弟致书朱元璋,俞通海三次到和县,表示归附的诚意。
当时的朱元璋用天助我也就可以形容。
为了表达自己的重视,朱元璋亲自带着几个大将到巢湖,跟巢湖水师的领袖们进行会商,就是两个部队会和,合作组成一个联军。
自俞氏父子廖氏兄弟归附之后,朱元璋实力大增,一夜之间拥有一千多艘大小战舰。
经过大明建国十几年的发展,现在的大明水师有大小战舰将近三千艘,而且大明水师在平定张士诚之后,几乎再也没有进行过征战。
而现在,十几万巢湖水师的,早就在大明初定之后上岸驻扎,只有少部分的水师官兵仍在船上,平时也就打打海盗,维持一下沿岸的秩序。
就在朱元璋激动不已想要大展拳脚的时候,朱标却忍不住给朱元璋泼了一盆冷水:
“父亲,现在我大明还没有这个能力,按着现在大明水师的作战能力,我大明并没有征战海外的能力。” ↑返回顶部↑
“好!那今天晚上就让水师出发!”
在对这块大岛进行了解之后,朱元璋实在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了。
一个人都没有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大明可以不用一兵一卒,大明就可以得到一块面积相当可观的天然养马之地。
越想越激动,朱元璋就连下令时说话的语气都有点不利索了。
“来人!拟旨!让今天晚上水师即刻出发,必须要在最短时间之内拿下!”
“哼,那些水师不是天天说咱偏心眼,不给他们任务?今天咱就给他们机会!”
“告诉他们,这块岛上一个人都没有,要是他们还不能将岛拿下的话,他们这些人就不用回来了,直接就在海域山苦练吧!”
“兵部、户部、工部过几日打完建州之后,列出一个章程出来!暹罗、天竺等地也要开始筹划了!”
“只要能将这块土地给拿下来,咱不惜一切代价!”
“海船、大炮、火器啥的都给咱造起来!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人给人,咱就一个要求,咱要看到效果,明白吗?!”
“是!!”
各位大人也被朱元璋的这种信心给吓了一跳,齐齐将心绪收回,严阵以待!
说是大明水师,其实现在的大明水师规模并没有永乐时期的规模大。
永乐时期的大明水师虽称为世界上最强的水师力量,但朱元璋时期的水师并没有那么强大。
朱元璋手下最强大的水师应该就是元末的巢湖水师,可以说,元末的巢湖水师是大明水师的前身。
明朝的巢湖水师是兴起于乱世之中的,身居一个大动乱时代,巢湖人俞廷玉父子并廖永安弟兄,为保护乡里聚兵巢湖,在姥山岛修船塘,训练水师。
这支最初只为保卫家园的水军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群雄瞩目的水上劲旅。
当时,最有实力的除了元军之外,还有陈友谅、张士诚等人领导的起义大军,参加红巾军的朱元璋是后起之秀,崛起于江淮之间。
几支力量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展开了拉锯战,谁能最后胜出,巢湖水师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俞氏父子、廖家兄弟是归附元朝还是倒向义军,直接影响到中国未来数百年的历史。
1355年,这一年是朱元璋命运的拐点: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病死,朱元璋统领义军,大军驻扎和县,朱元璋决定渡江谋取南京,建立稳固的根据地,而攻取南京必经采石,欲渡长江,却困于水师舟船不济。
朱元璋起义以后,它主要的部队是陆军和马军,水师几乎没有,没有水师,那朱元璋就无法挥师南下。
正在朱元璋焦灼不安之际,俞氏父子和廖永安、廖永忠兄弟致书朱元璋,俞通海三次到和县,表示归附的诚意。
当时的朱元璋用天助我也就可以形容。
为了表达自己的重视,朱元璋亲自带着几个大将到巢湖,跟巢湖水师的领袖们进行会商,就是两个部队会和,合作组成一个联军。
自俞氏父子廖氏兄弟归附之后,朱元璋实力大增,一夜之间拥有一千多艘大小战舰。
经过大明建国十几年的发展,现在的大明水师有大小战舰将近三千艘,而且大明水师在平定张士诚之后,几乎再也没有进行过征战。
而现在,十几万巢湖水师的,早就在大明初定之后上岸驻扎,只有少部分的水师官兵仍在船上,平时也就打打海盗,维持一下沿岸的秩序。
就在朱元璋激动不已想要大展拳脚的时候,朱标却忍不住给朱元璋泼了一盆冷水:
“父亲,现在我大明还没有这个能力,按着现在大明水师的作战能力,我大明并没有征战海外的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