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辽东复国(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到了秋天,王敦刘秋收拾好行囊,一路北行而来。两人本来商量好改走陆路,好好体验下新买的马匹,不过考虑到两千余里的陆路,只好找了艘大船,载了马匹和行李,沿水路向辽东而来。
  沿着运河一路北上东出幽州,过昌黎,沿着梁水上溯,抵达襄平时已是初冬。进得城来,城内校尉府拜见老长官。两人为免惹眼,并未穿自带的铠甲,依旧是布衣纶巾。何龛看完公文仔细打量了下两位少年,就在几年前还是十六七岁的稚嫩少年,如今已都是二十出头的青年了。
  何龛走上来按了按两人的肩膀:“看来几年不见,都比以前结实多了,我这回终于有得力人手可用了。现今辽东局势虽比上次你们来时好上许多,不过慕容部仍是最难对付。新任安北将军张华上任前让朝廷放归了之前在洛阳作为质子的慕容廆,他虽被将军认为是治世之才,但如今数次突入边境劫掠,而我却始终无法抓住他的主力。不仅如此,他还把主要目标瞄准北面扶余诸部,就在你们来之前刚刚攻占扶余国都,杀了扶余王依虑还掠走几万部众。如今扶余王子依罗正躲在东面的沃沮,派人来我这想要我帮忙复国。”
  刘王二人相对而视,知道此次又碰到了个硬茬,慕容廆虽然和前任一样袭扰边境,但他不仅知道避免与晋军硬碰,更会去攻击偏远的扶余。这位慕容部新单于确实比他的前任高明多了。
  何龛继续道:“你们知道慕容部的新单于年纪多大?比你们还要小几岁,不过是个半大的孩子。”
  这下两人更感未来战事难以预料,张华除了对慕容廆的敌意判断失败外,说他年纪轻轻就有奇才看来并没有看走眼。王敦大概也是想起此次征调要在战场上立些功劳,于是说道:“不瞒大人,在下也听闻张将军对此人评价颇高,既然大人也认为他这么厉害,我倒很想在战场上会会这人小鬼大的慕容廆。”
  何龛用双手拍了拍王敦和刘秋的肩头,“怎么,回家待了几年多不光人长大了,心也大啦?”
  王敦回道:“大人有所不知,这几年在下常想着要回大人帐下听用,故平日闭门谢客,不仅读了很多兵书,武艺也有很大进步。所以这次一听这鲜卑单于如此厉害就才想在阵前一较高下。”
  何龛走回坐在书案上,“好小子,战场还没上,志气不能先输,怪不得你哥和严将军都向圣上极力推荐你再跑到我这来。”
  刘秋亦再旁施礼道:“禀大人,在下与处仲同受征调,愿与他一同效力阵前。”
  何龛于是说道:“既然你们都有此意,那我就成全你们。反正我这虽然士兵不缺,但能读书能带兵的军官极缺。扶余乃是大晋属国,又归我这东夷校尉府管辖,既被灭国我自然要助他复国。而慕容廆必会加以阻挠,到时你们跟着上阵就可。现在已经入冬,不久就会大雪封山,依罗想要前来只能等来年三、四月才能成行。你们且在军中好生待着,到时自然有仗可打。”
  二人听罢自然欣喜,于是拜谢何龛,回城北军营报到。
  到了春末,漫山的绿色又从泥土里钻出来。扶余王子依罗果如何龛之前所言从沃沮带着残部西行而来。于是何龛召集众人至帐下议事,商讨助扶余复国事宜。
  说是议事,由于扶余此次被灭,残余部族内部人心不稳,何龛为避免此次商议内容外泄,只招了依罗和督护贾沈前来,王敦和刘秋上次在收复昌黎之战中表现上佳又因着王戎的关系,故而也被何龛传来参加了这次会议。
  依罗王子年纪不到三十,头戴黑丝纶巾,上嵌金羽,耳佩金环,剑眉鹰鼻,身着扶余王室特有的大加,虽然看上去略有落魄,但总不失为一国之主。何龛见众人都已到齐,先向依罗施礼道:“天子听闻去岁贵国为慕容部所破,国王被杀祖墓又毁,人口百姓被掠,故特命小臣襄助王子复国。”
  依罗听罢还礼道:“去岁鲜卑人突至我国,攻陷城池,幸亏尚有少数族人扶助,我才得以侥幸存活。”说罢潸然泪下,在何龛面前跪下道:“亡国之人备感羞辱,今恬面前来恳请大人定要助我复国。”
  何龛忙走上前来扶起依罗道:“殿下快请起,扶余乃我大晋属国,汝国人民亦是当今圣上子民,慕容氏虽凶悍,我必尽全力助你归国。”
  依罗谢道:“如大人能助我归国,重立扶余,我全族上下必对大人感恩不尽!此次我国虽损失惨重,但逃出来时尚带着骑兵二千,我愿带全部人马与贵军一同北上归国。”
  何龛于是立于案前道:“今我奉陛下之命,又受依罗王子之邀,欲派兵北止襄助扶余复国,众位有何打算?”
  一旁督护贾沈说道:“此去向北出玄菟,到扶余王城有六百余里,中间又多大山河流,即使我们全以骑兵北去,最快也要六天左右方可抵达。更何况途中我们还要经过慕容部的地盘,想躲过鲜卑骑兵几乎不可能。”
  刘秋听罢问道:“既然路中多河流,那我们可否向之前那样用舟船掩护呢?”
  贾沈摆了摆手说:“此去路途遥远,敌人可在途中多处设点堵截我们,很多地方并没有河流,并且往北去多是河流的中游甚至上游和支流,水浅难行舟船。此外,鲜卑人前几年已经在战船上连续吃过两次大亏,这次再想让他们上当会很困难。”
  何龛看看王敦,“处仲可有奇谋?”
  王敦问道:“敢问大人,这次我们能否再像上次带上车队呢?”
  何龛摇了摇头,“如果我们想迅速送王子就国,这么远的路途就很难带上车队,否则速度会拖慢太多。”接着又对贾沈说道,“贾督护,此去地形你最熟悉,你可再多说下你的看法。”
  贾沈于是施礼道:“禀大人,此去扶余虽有数百里,但下官以为鲜卑人只可能在距离他们地盘较近处方才会下手。目前慕容部虽强,不过周边尚有宇文等诸部环视,如慕容部派大军远赴数百里外劫持王子,不仅路途遥远不熟地形,以之前慕容氏连年惨败实力大幅削弱的情况看,慕容部难以再次承受兵力上严重损失。更何况慕容廆新回归不久又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主少国疑,部族中暗地里反对者甚多,所以他接手单于后才改变策略,大幅减少对我朝边境的侵扰转而袭扰扶余这样边远的属国,这样不仅容易得手,我们得到消息也会极为滞后从而难以及时救援。最近几次慕容部的出击都是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收益,这也利于这位新单于快速在部族中树立威望。”
  何龛又接着说道:“所以他们既不会冒着实力被严重削弱而长途跋涉至扶余境内堵截,也不敢在我晋国边境外拦击,那么只能在离他们不超过三日路程的距离内攻击我们。”
  贾沈答道:“禀大人,下官以为正是。玄菟以北百里外地势平坦河流纵横,河水虽多但难行大船。然渡河却并不便利,无论进攻逃跑都会受限,有数地甚至三四面皆有河水;东面十里左右就是大山,便于伏兵;西面百余里就是鲜卑营地,出击十分便利。”
  何龛又待了一会,见大家都再说不出什么,于是便问贾沈道:“贾督护,先前我让你准备的可都妥当了?”
  贾沈眼前一亮,答道:“回大人,都已按您的吩咐准备妥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