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金谷获剑(4 / 4)
陆家两位公子刚才都被孙筠代酒的举动捏了一把汗,这时才缓过神来,二人对望一眼,还是陆机反应更敏捷些,于是便道:“闲夜命欢友,置酒迎风馆。齐僮梁甫吟,秦娥张女弹。哀音绕栋宇,遗响入云汉。四座咸同志,羽觞不可算。高谈一何绮,蔚若朝霞烂。人生无几何,为乐常苦晏。”
言罢众人间响起一片叫好声,这时陆云的诗也拟好腹稿,便朗然道:“南海既宾,爰戢干戈。桃林释驾,天马婆娑。象齿南金,来格皇家。绝音协徽,宇宙告和。”
席间虽又一番叫好声,不过石崇斜眼一看上首赵王和孙秀都正忙着让侍女给自己喂酒,知道诗文并不合他口味,就给下面使了个眼色,一班舞姬移入殿中,和着乐声在众人中间翩翩起舞,这才把主仆二人的目光又都吸引过来。石崇于是又和王戎二人向分别向两位王爷和众人敬酒,刘秋虽然有孙筠挡酒,自己也尽量克制,不过还是多喝了杯,席间众人亦开始在酒力的催动下把宴饮的氛围推向高潮,石崇亦不失时机的又给各席加一二侍女,让他们左拥右抱,不自觉间又多喝几杯。
舞过几曲,众人多已半醉,至于赵王和孙秀则只顾着依偎在美女怀中无暇顾及其他。这时对面的王戎投过来一个眼神,石崇当时会意,就着些许酒意大声道:“今夜良辰美景,我即兴作诗一首,愿以曲相伴,不知各位可愿听否?”
此言一处,下首的陆机、陆云马上应和愿得一闻,对面的王衍和王澄也随着附和,这边刘秋、王敦为免尴尬便也随着出言相邀。于是从后面闪出二名乐伎,皆是十七八岁妙龄,头上皆做假髻大鬟,上面饰以金银、琉璃、琥珀等物,身上都披蜀锦织就袄裙,腰间玉佩一为牡丹,一为孔雀,只是这一身装扮就已光彩夺目。更稀奇的是二人都是皮肤白皙鼻梁高挺的西域女子,悬孔雀的乐伎手中横抱一琵琶,另一人则持一胡笳,刘秋看着那琵琶女感觉甚是眼熟,只是又想不起在哪见过。
两人各自调了调音,石崇和着便赋诗起来:“思归引,归河阳,假余翼鸿鹤高飞翔。经芒阜,济河梁,望我旧馆心悦康。清渠激,鱼彷徨,雁惊溯波群相将。终日周览乐无方,登云阁,列姬姜,拊丝竹。”眼看着一曲将近,忽然只听那琵琶叮的一声便再无声音,石崇这边也随着卡了壳,再看过去,只见那琵琶竟然断了两根弦。石崇一时恼怒抬起一脚将那乐人踹倒在地,口中愤恨道:“今天大喜的日子不想被两个贱婢坏了兴致。”说这便拔出腰间佩剑想要刺去。
这一阵骚动将座上一众醉意已浓的宾客都惊得向这边看来,连司马伦也从美姬怀中探出头来一窥究竟。这里面大概只有刘秋喝得最少,看着各桌都还不明就里的愣神,心中哭笑不得,只好对石崇说道:“刺史何必为了一个乐师要打要杀,血溅席间而坏了自己名声。”
石崇脸上一副怒气未消的样子,持剑走上几步,一把扯住那琵琶女的衣领说道:“我石崇向来对手下之人赏罚分明,凡是做不好自己差使的唯有让其以性命相抵。”
刘秋知道石崇有杀侍女的习惯,只好继续相劝道:“不过就是犯了些忌讳,大人实在生气拉下去让下人教训便是,何必要她性命。”
这时王戎似乎缓过劲来,带着酒气说道:“我之前曾听闻刘公子几年前以数杯酒保住过石大人府上侍女性命,这次不如季伦就按照原有的成例让刘公子代饮几杯换得那女子性命,如何?”
话音刚落,只见那女子突然从石崇手里挣脱出来,扑到刘秋席前,带着哭腔求道:“这位贵人原来就是刘公子,妾身就是几年前您救过得翾风啊,上次之恩还未谢过,如今求您再救妾一命。”
刘秋这才发觉果然是之前救过的翾风,只是十几岁的女子发育变化最快,只数年光景便已过及笄之年,出落成别致的美人。但眼下救人要紧,于是急忙伸手将她拉到身边对石崇道:“可怜她正当大好年华,大人何必如此,只要大人能息怒饶过她性命,就是赔些金银或是如尚书所言罚酒都无不可。”这话说完,大腿上却隐隐作痛,原来是身旁的孙筠在他腿上拧了一下。
大概是酒劲过去些,抑或是今天刘秋点石成金后声名鹊起的缘故,石崇正盛的火气消减许多,手里的剑也垂下去几分,于是向上首看去。此时司马伦已在美女怀中发出鼾声,对面的司马睿倒还有几分清醒,于是石崇便走过去施礼道:“禀王爷,家中奴婢做出此等扫兴之事,下官本欲杀之以戒后人,不想王尚书和刘公子都出言求情,故而请王爷代大家定夺。”
琅琊王的脸上挂着两抹红晕,不过仍旧长身道:“既然王尚书和刘公子都有此意,刺史当从善如流,让刘公子代罚两杯了事便可。”
这时孙筠又向司马睿施礼道:“禀王爷,我家公子已不胜酒力,小人愿代公子饮一杯,求王爷准许。”
司马睿点了点头:“难得你一片忠心,就准你所请。”
石崇于是以剑指着翾风道:“既然王爷和几位大人为你求情愿代你受罚,今日便饶你一死,还不谢过公子。”
这边翾风忙向刘秋磕头致谢,那吹胡笳的乐伎忙从旁取了一壶酒帮刘秋和孙筠斟满。二人也不多话,举起酒杯都一饮而尽。于是皆大欢喜,殿中歌舞便又再起,石崇又招呼一众美女为大家添酒,整个殿中又沉浸在声色之中。
宴会大概一直持续到半夜方散,刘秋只觉得人昏昏沉沉,试着拍了拍旁边的孙筠也没有反应,只好任由别人架到偏室就寝。这一觉睡到第二天午后方才醒来,刘秋觉得身上压着什么特别沉重,于是只好翻了个身将自己解脱出来,微微睁眼才发现自己睡在一个帐内,于是随口喊了几声“筠儿”就又翻身睡去。没想到才过了一会儿就被一声尖叫声惊起,揉着眼睛像外看去模模糊糊的见到孙筠满脸泪痕指着自己说不出话来。刘秋向左右瞧了瞧并未发现什么,再看孙筠时她已奔出门去。
刘秋这时突然觉得头痛欲裂,但也不得不下床去找。摸下床来方才发觉自己的道服已被脱去,只好向床上摸去,摸了一会猛然间发现自己旁边竟然还睡了一人,强睁眼看去才赫然发现是昨晚自己救下的翾风,不禁暗叫不好,这才明白刚才孙筠为何会惊叫着跑出去。再仔细看这美人才发现她身上的衣服一件不少,不仅首饰都还插在上面,连铅粉都还在脸上没有卸去,在那件道服上留下了些许白色的痕迹。于是长舒一口气,暗叫昨夜糊涂,轻轻地把那异域美女翻到一旁,抽出下面的道服。随手摸了摸缝在里面盛着水银的竹筒,所幸还在,不由的又惊出一身冷汗,再看床边,那把“章武”和“青冥”都好好的搁在案上。于是穿好衣服,取了宝剑赶出房门去问孙筠的下落。问了几人,方才知道她刚已骑马出园向着京城而去,刘秋明白这定然是去洛阳找干爹顾荣去了,只好让管家代为向石崇辞别,骑马向城中赶去。 ↑返回顶部↑
言罢众人间响起一片叫好声,这时陆云的诗也拟好腹稿,便朗然道:“南海既宾,爰戢干戈。桃林释驾,天马婆娑。象齿南金,来格皇家。绝音协徽,宇宙告和。”
席间虽又一番叫好声,不过石崇斜眼一看上首赵王和孙秀都正忙着让侍女给自己喂酒,知道诗文并不合他口味,就给下面使了个眼色,一班舞姬移入殿中,和着乐声在众人中间翩翩起舞,这才把主仆二人的目光又都吸引过来。石崇于是又和王戎二人向分别向两位王爷和众人敬酒,刘秋虽然有孙筠挡酒,自己也尽量克制,不过还是多喝了杯,席间众人亦开始在酒力的催动下把宴饮的氛围推向高潮,石崇亦不失时机的又给各席加一二侍女,让他们左拥右抱,不自觉间又多喝几杯。
舞过几曲,众人多已半醉,至于赵王和孙秀则只顾着依偎在美女怀中无暇顾及其他。这时对面的王戎投过来一个眼神,石崇当时会意,就着些许酒意大声道:“今夜良辰美景,我即兴作诗一首,愿以曲相伴,不知各位可愿听否?”
此言一处,下首的陆机、陆云马上应和愿得一闻,对面的王衍和王澄也随着附和,这边刘秋、王敦为免尴尬便也随着出言相邀。于是从后面闪出二名乐伎,皆是十七八岁妙龄,头上皆做假髻大鬟,上面饰以金银、琉璃、琥珀等物,身上都披蜀锦织就袄裙,腰间玉佩一为牡丹,一为孔雀,只是这一身装扮就已光彩夺目。更稀奇的是二人都是皮肤白皙鼻梁高挺的西域女子,悬孔雀的乐伎手中横抱一琵琶,另一人则持一胡笳,刘秋看着那琵琶女感觉甚是眼熟,只是又想不起在哪见过。
两人各自调了调音,石崇和着便赋诗起来:“思归引,归河阳,假余翼鸿鹤高飞翔。经芒阜,济河梁,望我旧馆心悦康。清渠激,鱼彷徨,雁惊溯波群相将。终日周览乐无方,登云阁,列姬姜,拊丝竹。”眼看着一曲将近,忽然只听那琵琶叮的一声便再无声音,石崇这边也随着卡了壳,再看过去,只见那琵琶竟然断了两根弦。石崇一时恼怒抬起一脚将那乐人踹倒在地,口中愤恨道:“今天大喜的日子不想被两个贱婢坏了兴致。”说这便拔出腰间佩剑想要刺去。
这一阵骚动将座上一众醉意已浓的宾客都惊得向这边看来,连司马伦也从美姬怀中探出头来一窥究竟。这里面大概只有刘秋喝得最少,看着各桌都还不明就里的愣神,心中哭笑不得,只好对石崇说道:“刺史何必为了一个乐师要打要杀,血溅席间而坏了自己名声。”
石崇脸上一副怒气未消的样子,持剑走上几步,一把扯住那琵琶女的衣领说道:“我石崇向来对手下之人赏罚分明,凡是做不好自己差使的唯有让其以性命相抵。”
刘秋知道石崇有杀侍女的习惯,只好继续相劝道:“不过就是犯了些忌讳,大人实在生气拉下去让下人教训便是,何必要她性命。”
这时王戎似乎缓过劲来,带着酒气说道:“我之前曾听闻刘公子几年前以数杯酒保住过石大人府上侍女性命,这次不如季伦就按照原有的成例让刘公子代饮几杯换得那女子性命,如何?”
话音刚落,只见那女子突然从石崇手里挣脱出来,扑到刘秋席前,带着哭腔求道:“这位贵人原来就是刘公子,妾身就是几年前您救过得翾风啊,上次之恩还未谢过,如今求您再救妾一命。”
刘秋这才发觉果然是之前救过的翾风,只是十几岁的女子发育变化最快,只数年光景便已过及笄之年,出落成别致的美人。但眼下救人要紧,于是急忙伸手将她拉到身边对石崇道:“可怜她正当大好年华,大人何必如此,只要大人能息怒饶过她性命,就是赔些金银或是如尚书所言罚酒都无不可。”这话说完,大腿上却隐隐作痛,原来是身旁的孙筠在他腿上拧了一下。
大概是酒劲过去些,抑或是今天刘秋点石成金后声名鹊起的缘故,石崇正盛的火气消减许多,手里的剑也垂下去几分,于是向上首看去。此时司马伦已在美女怀中发出鼾声,对面的司马睿倒还有几分清醒,于是石崇便走过去施礼道:“禀王爷,家中奴婢做出此等扫兴之事,下官本欲杀之以戒后人,不想王尚书和刘公子都出言求情,故而请王爷代大家定夺。”
琅琊王的脸上挂着两抹红晕,不过仍旧长身道:“既然王尚书和刘公子都有此意,刺史当从善如流,让刘公子代罚两杯了事便可。”
这时孙筠又向司马睿施礼道:“禀王爷,我家公子已不胜酒力,小人愿代公子饮一杯,求王爷准许。”
司马睿点了点头:“难得你一片忠心,就准你所请。”
石崇于是以剑指着翾风道:“既然王爷和几位大人为你求情愿代你受罚,今日便饶你一死,还不谢过公子。”
这边翾风忙向刘秋磕头致谢,那吹胡笳的乐伎忙从旁取了一壶酒帮刘秋和孙筠斟满。二人也不多话,举起酒杯都一饮而尽。于是皆大欢喜,殿中歌舞便又再起,石崇又招呼一众美女为大家添酒,整个殿中又沉浸在声色之中。
宴会大概一直持续到半夜方散,刘秋只觉得人昏昏沉沉,试着拍了拍旁边的孙筠也没有反应,只好任由别人架到偏室就寝。这一觉睡到第二天午后方才醒来,刘秋觉得身上压着什么特别沉重,于是只好翻了个身将自己解脱出来,微微睁眼才发现自己睡在一个帐内,于是随口喊了几声“筠儿”就又翻身睡去。没想到才过了一会儿就被一声尖叫声惊起,揉着眼睛像外看去模模糊糊的见到孙筠满脸泪痕指着自己说不出话来。刘秋向左右瞧了瞧并未发现什么,再看孙筠时她已奔出门去。
刘秋这时突然觉得头痛欲裂,但也不得不下床去找。摸下床来方才发觉自己的道服已被脱去,只好向床上摸去,摸了一会猛然间发现自己旁边竟然还睡了一人,强睁眼看去才赫然发现是昨晚自己救下的翾风,不禁暗叫不好,这才明白刚才孙筠为何会惊叫着跑出去。再仔细看这美人才发现她身上的衣服一件不少,不仅首饰都还插在上面,连铅粉都还在脸上没有卸去,在那件道服上留下了些许白色的痕迹。于是长舒一口气,暗叫昨夜糊涂,轻轻地把那异域美女翻到一旁,抽出下面的道服。随手摸了摸缝在里面盛着水银的竹筒,所幸还在,不由的又惊出一身冷汗,再看床边,那把“章武”和“青冥”都好好的搁在案上。于是穿好衣服,取了宝剑赶出房门去问孙筠的下落。问了几人,方才知道她刚已骑马出园向着京城而去,刘秋明白这定然是去洛阳找干爹顾荣去了,只好让管家代为向石崇辞别,骑马向城中赶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