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五马渡江(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秋握着孙筠的手道:“这些年我在辽东把商栈和货运的道路都已打通,平州刺史也算见过,大概是年纪渐长越发思念亲人,可是父亲又坚持不要我去见他,于是就和翾风一同南下来与你和泮儿相聚。只是不知道现在江东叛乱,泮儿和陆公诸位可还好么?”
  孙筠从袖中取出手帕拭了拭眼泪,“川儿已和我说过夫君看过公公的家书,他从没见你发过这么大的火气,希望夫君不要怪他。”
  刘秋摆了摆手,孙筠又继续道:“泮儿一直养在贺彦先在山阴的家中,现在已经入塾,师父说夫君的孩子就算是个女儿也该学些道理。贺家是江东大族,他又一直称病不出,起事的陈敏并不敢拿他怎样。至于师父,如今年纪大了也不常在水上跑了,平日都是我和八哥他们在管,还好川儿平时还能多帮我些。”
  刘秋一听提到女儿,声音不觉有些颤抖,“泮儿可还懂事么?”
  孙筠含泪点了点头,“泮儿和我小时候一样活泼,也总喜欢在湖里游泳,自己也一样晒得黝黑。不过她静下来时倒很像夫君一般多思,私塾的功课也作得好,先生总是夸她学得快。”
  刘秋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翾风忙掏出手绢递给他,刘秋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道:“那就好,那就好,如今很快便可团圆了。”
  孙筠也哽咽道:“夫君既南下来吴,为何还要在此停留?川儿虽与我讲了,不过如今变乱迭生,岂是你一个人可以挽回的?”
  刘秋叹了口气,“为夫当然还没自大到这地步,可是我与王家兄弟多年的情谊怎能让我在此时舍弃他们独自离去,既然顺路就过来探望一下。”
  接着刘秋便把这几日的事情和孙筠大体讲述了一遍。孙筠趁着这会功夫又喝了盏茶才说道:“看来司马家终于还是有人想到了吴地,只是这些北人向来看不起南人,南渡后吴地便要显得拥挤不堪了,夫君何必劝他们南来。既要劝,居然又想到用当年陈留王的卦象,我是越来越不懂你了。”
  刘秋拍了拍妻子的手臂,“当年你族叔孙秀哭着说武帝许给他的蒯氏管他叫貉子,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还记得,又怎会不知夫人和司马家隔阂已深。”
  孙筠白了刘秋一眼,嘟囔道:“知道就好。”
  刘秋又徐徐道:“可是如今世道这么乱,连皇帝都保不住自己的性命,大量的百姓流离失所。我听川儿说现在江东和荆襄也有许多南下的难民,流民甚至还占领了巴蜀。如今的形势早已不同以往,稳定住一方局势,接纳安顿好流民才是现在应做的。大晋以诸王屏障皇权立国,这个局面已有数十年,地方官员地位不如前朝,很难收拢人心。既然流民都可接纳,王爷我们自然也该接纳,而且我们还可借助他稳定江南局势。琅琊王为人恭俭有礼,辅佐他的王导博学明敏,身后又有琅琊王家支撑,再怎么样也比司马伦、司马越这样的人要好吧。至于以卦象说服,司马睿和王导其实对事态早有见地,只是仍缺少信心,我不过是帮他们下决定罢了。”
  孙筠见劝不动夫君也就不再坚持,“我这次来还带了张天师的消息给你,他现在已和诸葛京移到会稽海外的一座岛中修行,老人家惦记着你的身体,说当年在海中受的内伤一定要治了,所以托人带信给来让我务必带你去他那养伤,否则会有性命之忧。”
  刘秋没想到这么多年师父居然还挂念着自己,而且还为此迁到岛上,“夫人怎么不回信说我病已大好,师父年事已高还要为我做这许多,其实大可不必。”
  旁边的翾风却道:“夫人您不要听老爷的,他从辽东南下时还咳过血呢,前次见王敦将军时又差点呕血,当年天师给的药丸已所剩无几,用不了多久,还是早作打算的好。”
  刘秋一只手牵住翾风,转身对孙筠说道:“当年我远赴辽东没有陪伴夫人生产,现在连泮儿都还没见到,让我一直引以为憾。如今翾风也已怀孕,一家人总该陪伴在她左右才好,莫让当年为夫的憾事再度发生。”
  孙筠听闻翾风怀孕自然开心,马上走到近前说道:“想不到如今妹妹也怀有身孕了!这些年多亏妹妹在夫君身边照顾,如今又有了孩子,真该好好贺一贺,只是夫君的身体着实无法再拖下去了。”
  另一边的翾风也在一旁劝导,刘秋也只好应付说再住上些日子看看再说。于是便让下人把厢房收拾出来给孙筠,翾风本想自己搬过去住,不过孙筠不想让王敦知道自己身份,就独自搬到隔壁。
  住了不到半月王府又派人来,不过这次却是连王敦都请了去。入了内宅刘秋方才发现今日的场面与之前完全不同,只见左右两边居中皆一老妇。左边那妇人年纪更大些,身边还坐着两位青年和一名少年。琅琊王司马睿陪坐在右边妇人身旁,旁边坐着王导。见王敦、刘秋进来就招呼他们坐在自己这边。刘秋心想司马睿身旁的妇人该是其母太妃夏侯氏,可是另一边又是什么人呢,总不会是他上次提到的汝南王夏侯太妃吧。正想着,司马睿已开口道:“诸位,今日有幸能请到先汝南王太妃和四位王爷还有襄城公主驸马王将军来此,真令府中蓬荜生辉。”
  旁边的太妃夏侯光姬亦道:“许多年不见姑姑没想到如今仍旧这般身体康健,晚辈这里有礼了。”
  对面的夏侯老太妃见琅琊府中诸人依足了礼数便欣然道:“要不是临此大事,老身也不愿舟车劳顿远道来此,如今正好王将军也在,大家就把南行的事定下来吧。”
  太妃身后的诸王都默不作声,刘秋没想到几个王爷居然已经把南下的事这么痛快地就定了下来。另一边王敦却朗声道:“如今东海王手握六州大权居中运筹,诸位王爷难道仍要坚持远行,连圣上的心意都不顾忌了吗?”
  对面的老太妃见状答道:“我们孤儿寡母不过是寻一个安全所在,驸马不必在此挑拨我等与陛下的关系。更何况驸马擅离青州来此已属违法,有何颜面指责几位王爷。”
  老太妃身边最年长的一位王爷低声道:“母亲可否还要考虑一下驸马的意见再做决定?”
  没想到话刚出口却被立刻呵止:“此事我与汝嫂已经定下,勿再多言。”
  对面的王敦见状立时抓住机会,“太妃为儿孙寻一个庇护总是对的,可是总要多些人拥护才显得正当。”
  这话一出,旁边的琅琊王也觉得有些过分,转身对王敦道:“驸马和太妃说话莫失了分寸。”
  不想对面的太妃却分毫不让,“驸马此言甚好,前些日子我已联络了同样南下的唐邑公,虽然司马纮素来有疾,不过他府中上下已决定和我们一起渡江,如今我们五马渡江,驸马还觉得哪里有何不妥?至少我们能够保全家人,总比将军把襄城公主扔在洛阳自己却带着妾室擅离职守要好。”
  这样一番当众奚落王敦怎能克制住怒火,转身问同席的王导和刘秋道:“好一个五马渡江,既然太妃如此讲,我便回洛阳和公主团聚,也算不抛下家人。不知阿龙和承露是否也要随我返京?”
  这边王导默然不语,刘秋一时还想不出什么话来让王敦平息下来,没想到王敦此时早已怒不可遏,公然当着众人面疾声高呼道:“我王家族人都还在洛阳,茂弘难道就如此独自远走不成?不过承露就无此负担,山阳公已故去多年,自然可以带着翾风姑娘南去逍遥了。”说罢离席独自往外走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