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一言不合(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尉缭,大秦国尉,三公之一,掌天下军事。
  曾经为大秦一统六国定下了军事战略,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
  不过在天下一统之后,尉缭却变得低调起来,很少过问国事,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里读书,
  此时乐正因为北地郡郡尉郭景芝的忠告前来拜见尉缭,但是想不到进门之后直接就在书房外答起话来。
  一开始的对话还是蛮正常的,国尉问了乐正关于北营千夫长的事,乐正也回答的很漂亮,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却让乐正有些心惊了。
  “我听闻你是乐毅将军之后,你是赵人,也算是燕人,为何要为大秦效力?”
  这句诛心之话让乐正很难回答,他想不到尉缭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乐正知道一旦回答不好的话,那么此次真的连书房都进不去。这可是三公之一,大秦国尉,他的威严岂能随意侵犯。
  乐正的额头不由得冒出了一抹冷汗,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
  “我是赵人?我也是燕人?我就是一个后世现代人......不能这么说,这么说肯定完,但是我对于自己是什么人真的没有什么想法啊!我......”
  “恩?为何不答话?难道是你心惧了?”
  书房内的声音陡然威严了起来,似乎尉缭有些动怒了。
  乐正咬了咬牙,挺直了胸膛,毫不畏惧的回话了。
  “学生听闻过一句话: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我等自古以来都是华夏子孙,同为华夏一脉,又何来赵人和燕人之说,我乐正既不是赵人,也不是燕人,而是华夏子孙。”
  书房中顿然陷入了沉静,似乎尉缭也惊讶于乐正的回答,毕竟尉缭知道这个问题让自己来回答也是很难的,毕竟太过诛心。本着考究一下这个年轻人的想法问了出来,没想到乐正竟然这样回答了自己。
  乐正此时也是有些忐忑的,虽然华夏子孙的理论在后世新时代已经被接受,但是现在是在大秦,这种理论还没有盛行。此时自己说出这样的话,乐正真的不知道尉缭是否满意。
  良久,书房内的声音再次响起,只不过此时不再是威严的感觉,而是恢复到了最初的平和。
  “进来叙话吧。”
  得到尉缭的认同,乐正忍不住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然后走进了书房。
  书房中,一个年过半百的老者正跪坐在桌案旁,身前的桌案上摆满了竹简。
  老者发须半白,但是一双眼睛依然透出深邃的光芒。
  “学生乐正,拜见国尉。”
  乐正不敢怠慢,恭敬了施了一礼。
  “郭郡尉乃是我的好友,既然他推荐你来见我,想必有过人之处。你的事情我也有耳闻,阵斩北营千夫长为我大秦除去一害,收拢数万逃民为我大秦镇守南疆,还做了一首被陛下收入了乐府,以你的年纪能有这般才华和胆识,也称得上是少年俊杰了,你现在应该是大夫了吧。”
  进了书房之后,国尉并没有再次刁难乐正,而是有些赞赏的说了上面的话。
  “回郡尉,学生只是一时侥幸而已,微末伎俩入不得郡尉法眼,再说学生现在已经没有爵位了?”
  乐正的回答让尉缭有些惊讶,虽然尉缭很少过问朝事,但是像始皇帝亲赐乐正大夫爵位的事情他还是知道的,他好奇的是乐正竟然说自己没有爵位。
  “为何没有爵位了?”
  乐正于是就把在麒麟殿的事情说了出来,为了给那些主动认错的士卒减去刖刑,乐正甘愿放弃了自己的爵位,这在乐正看来是很公平的交易。毕竟能让始皇帝同意减去刖刑的惩罚,对那些士卒来说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没有人希望自己肢体残缺,那样的话他们会一生都活在痛苦之中,这对来说乐正只是放弃了一个爵位而已。
  听完了乐正的诉说,尉缭看向乐正的眼神就有些欣赏的意味了。
  身为大秦三公之一的国尉,掌天下军事,尉缭心中对士卒的感情那是非同一般的。毕竟尉缭可是武官一系,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名将,尉缭对士卒的了解和同情那是发自内心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