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果然,就像公孙遇春所预料的那样,他的话还没说完,一个小太监就急匆匆地走进干清宫,跪在殿前,额头微微触碰地面,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与急促:“陛下,宣府巡抚兼兵部右侍郎祝凤翙有书信送到。”
  林小风坐在龙椅上,身着明黄色的龙袍,袍上绣着繁复的云龙图案,在烛光下闪烁着微光。他轻轻抬手,接过书信,拆开一看,里面说的事情,和公孙遇春之前分析的一模一样,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计算过的棋子,落在了既定的棋盘上。
  原来,喀尔喀蒙古的首领素巴第,以一种近乎恳求的语气,在书信中诚恳地请求大明开放边关进行贸易,还特别强调了他们急需的粮食、棉麻、盐铁等物资,这些都是百姓生活的基本所需,字字句句透露出迫切与无奈。
  干清宫内的气氛凝重而沉静,殿外月色皎洁,透过窗棂洒在光洁的地面上,仿佛给这古老的宫殿披上了一层银纱。没过多久,内阁的四位大臣也一同来到了干清宫,准备商议此事。他们身着朝服,步伐稳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不同的表情,有的凝重,有的忧虑,有的则显得若有所思。
  按照惯例,所有的公文都要先经过内阁的审阅,然后再呈给皇帝过目。但密函和私人奏章则不在这个流程之内,它们如同暗流,直接涌向权力的中心。
  李邦华,这位年过半百的老臣,手里拿着另一封密函,他的手指因为长年的文书工作而略显弯曲,此刻却异常坚定地握着那封可能改变局势的信。他恭敬地跪下,声音沉稳而有力:“陛下,蒙古的察哈尔部和鄂尔多斯部也派来了使者,同样请求开放边关进行贸易。”
  这些信件虽然表面上是在请求,但实际上却暗含着胁迫的意味,如同隐藏在平静海面下的暗礁,随时可能掀起风浪。
  林小风淡淡地问道,语气中听不出任何情绪:“各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丝线索。
  户部尚书邵师韩,一个身形瘦削,面容严峻的中年人,首先站出来反对。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臣认为应该拒绝。蒙古人已经归顺了建奴,如果我们卖给他们粮食,恐怕会资助了敌人;如果卖给他们棉麻,他们可能会制成盔甲反过来攻打我们。”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决绝,仿佛已经预见了未来的战火。
  但成庆华,一位面容温和,眼神中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官员,却持不同意见。他轻抚着袖口的纹路,缓缓说道:“臣以为,喀尔喀部并没有归顺建奴,我们可以和他们进行贸易。至于察哈尔和鄂尔多斯两部,臣的意见和邵尚书一样。”他的语气平和,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林小风把目光转向了缪一奎,这位年轻的官员在内阁老臣的薰陶下,已经变得沉稳许多。他从容不迫地站出来,再次跪下,动作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庄重:“陛下,臣认为两位尚书的意见都有道理。”他的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
  林小风瞪了他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朕问的是你的意见!”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威严。
  缪一奎吓得赶紧低头,迅速回答道:“臣认为蒙古人就像狼一样,不管他们是饿是饱,都有可能咬人。所以臣认为可以和他们进行贸易,但一定要控制他们的需求,既不要让他们吃饱,也不要让他们饿着。”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但话语中的智慧却让在场的众人都眼前一亮。
  接着,李邦华继续说道,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陛下,内阁的意见是,我们可以和他们进行贸易,但要有轻重缓急之分。喀尔喀蒙古应该放在首位,鄂尔多斯次之,察哈尔则排在最后。优先级高的,获得的粮食、棉麻、盐铁等物资就多一些;优先级低的,则获得的少一些。”他的每一句话都像是精心计算过的,试图在这复杂的局势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林小风点头表示同意,他的脸上依然保持着那种淡然的表情,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好,具体的事宜由内阁议定后报给司礼监,朕会批准的。”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谢陛下。”群臣齐声应道,然后恭敬地退下。他们的身影在烛光下拉长,如同历史的剪影,缓缓消失在殿门之外。
  群臣退下后,林小风又叫来了锦衣卫的负责人公孙遇春。公孙遇春身材魁梧,面容坚毅,一身锦衣卫的制服穿在他身上显得格外合身。他其实一直都很称职,只是因为没有皇帝的命令,他不敢擅自行动。此刻他站在林小风面前,等待着皇帝的指示。
  “锦衣卫中,有没有既聪明又机敏,还善于谋略和耍小聪明的人?”林小风问道,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
  公孙遇春被皇帝的话弄得有点迷糊,他能理解皇帝要找聪明机敏的人,但不明白为什么要找狡黠之徒。他犹豫了一下,然后谨慎地问道:“请问陛下打算用这些人做什么?”
  “用计,反间计。”林小风回答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要对谁使用反间计?”公孙遇春心中一惊,他意识到皇帝可能要玩一场大棋。
  “张献忠。”林小风缓缓吐出这个名字,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厉。
  “要离间他和谁?”公孙遇春追问道,他试图跟上皇帝的思路。
  “李定国。”林小风的声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一个可以收服李定国的计划。他知道李定国是个难得的帅才,如果能将他收服,对大明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公孙遇春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皇帝一直想要收服李定国,只是还没找到合适的方法。他沉思了许久,然后推荐了一个人:“马吉翔。”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犹豫,仿佛对这个决定并不完全放心。
  “马吉翔是顺天府大兴人,武进士出身,性格机巧狡猾,还略通文墨。他最初是跟随高起潜监军的,后来被授予都司职,现在是广州锦衣卫的千户,负责掌管广州锦衣卫的事务。”公孙遇春详细地介绍着马吉翔的情况,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听到马吉翔的名字,林小风微微叹了口气。历史上的马吉翔虽然言行有些瑕疵,但最终并没有投降敌人,而是随永历帝一起殉国了,也算保住了锦衣卫的气节。但现在的马吉翔还只是个行省的头目,他的心中不禁有些感慨。不过他还是下定了决心:“传旨给马吉翔,让他设法离间张献忠和李定国的关系。”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公孙遇春试探着问道:“陛下心中已有计策了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好奇和期待。
  林小风斜了他一眼,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朕要是有计策,还要你们干什么?”他的笑容中带着一种难以捉摸的深意。
  “臣告退!”公孙遇春慌忙行礼退出。他走出干清宫,心中依然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他不知道皇帝的计策到底是什么,但他知道,这场反间计将会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