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3 / 5)
张志瑜笑了笑,他的笑容中带着一丝深意:“李定国,你九岁从军,南征北战十五年,可曾想过自己到底在为什么而战?”
李定国用勺子搅了搅锅里的粥,沉默不语。他的面容刚毅,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迷茫。
“如果不知道,那就不用说了。”张志瑜故意激他,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挑衅,仿佛在试探着李定国的底线。
李定国停下手中的勺子,严肃地回答:“我为了天下的百姓而战。”他的声音坚定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执着。
“好。”张志瑜点了点头,他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赏,“那我再问你,大明王朝是不是快要灭亡了?”
“是的,三百年基业,如今已是风雨飘摇。”李定国毫不掩饰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惋惜。
“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自私吗?”张志瑜的问题犀利而直接,仿佛要直刺李定国的内心。
“什么?”李定国愣了一下,他显然没有料到张志瑜会问出这样的问题,“你再说一遍!”
“你觉得自己自私吗?”张志瑜重复了一遍,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回避的坚决。
李定国大笑起来,他的笑声中带着一丝愤怒和不甘:“我和我的士兵同甘共苦,何来自私之说?”
“恭喜你……”张志瑜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但你的回答都错了。”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和无奈,仿佛在为一个迷失的灵魂感到悲哀。
李定国一听这话,顿时怒不可遏,他扔下勺子站了起来,身形如山岳般巍峨:“你要是能说服我,我就听你说;要是不能,我就拿你煮粥!”他的声音如雷贯耳,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霸气。
“好。”张志瑜微笑着应了下来,他的笑容中带着一丝从容和自信,“先说第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你是为了公平而战。”
“公平?”李定国皱起了眉头,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和不解。
“是的,公平。”张志瑜重申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坚定和执着,“你说你是为了百姓而战,其实并不是。因为很多百姓都是因为你而死的!你不能打着为他们好的旗号去伤害他们!”
张志瑜的话让李定国愣住了,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和行为,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士绅们隐瞒田地逃避税收,这是不公!商人们剥削百姓贿赂官员,这也是不公!贪官污吏们庇护这些恶商,视人命如草芥,这更是大大的不公!还有陛下也曾任用贪腐无能之辈,对大臣们也不公平。”张志瑜的话语如同连珠炮一般,字字句句都击中了李定国的内心。
“所以,你其实是在为公平而战。”张志瑜总结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
李定国陷入了沉思之中,虽然张志瑜的话有道理,但他并没有完全信服。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仿佛有两个声音在不断地交织和碰撞。
“再说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张志瑜继续说道,他的声音如同春风一般,吹散了李定国心中的迷雾,“大明并没有灭亡,陛下已经找到了救命的猛药。”
“什么猛药?”李定国问道,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和期待。
“免除全国两年的赋税。”张志瑜回答,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
李定国咬紧牙关,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他开始重新审视大明的未来和自己的出路,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希望。
“那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呢?”李定国追问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和不安。
“我说你自私,是因为你没有为你的部下着想。”张志瑜直言不讳,他的目光锐利如刀,直视着李定国的内心。
“什么意思?”李定国不解地问道,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人生就像草木一样,到了秋天就会凋零。你们不能一辈子当流寇啊,最终还是要被大明消灭的。你是想留名在贼寇的传记里呢?还是想成为名垂青史的名将呢?这全在你的一念之间。”张志瑜解释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和执着。
李定国听了这话,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你是来劝降的?”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凶光,仿佛要将张志瑜吞噬一般。
张志瑜摇了摇头:“不是劝降,是谈合作。陛下愿意出钱出人,你们出力就行了。陛下说了,你不需要忠于大明,但至少要忠于自己的心。”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诚恳和期待,仿佛在为一个迷失的灵魂指引方向。
李定国听了这话,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和行为,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出路。然而,他仍然有些犹豫和不安:“陛下的话虽然好听,但如果真的不需要忠于大明的话,那刘泽清、慕容炯然他们又是怎么死的呢?” ↑返回顶部↑
李定国用勺子搅了搅锅里的粥,沉默不语。他的面容刚毅,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迷茫。
“如果不知道,那就不用说了。”张志瑜故意激他,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挑衅,仿佛在试探着李定国的底线。
李定国停下手中的勺子,严肃地回答:“我为了天下的百姓而战。”他的声音坚定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执着。
“好。”张志瑜点了点头,他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赏,“那我再问你,大明王朝是不是快要灭亡了?”
“是的,三百年基业,如今已是风雨飘摇。”李定国毫不掩饰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惋惜。
“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自私吗?”张志瑜的问题犀利而直接,仿佛要直刺李定国的内心。
“什么?”李定国愣了一下,他显然没有料到张志瑜会问出这样的问题,“你再说一遍!”
“你觉得自己自私吗?”张志瑜重复了一遍,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回避的坚决。
李定国大笑起来,他的笑声中带着一丝愤怒和不甘:“我和我的士兵同甘共苦,何来自私之说?”
“恭喜你……”张志瑜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但你的回答都错了。”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和无奈,仿佛在为一个迷失的灵魂感到悲哀。
李定国一听这话,顿时怒不可遏,他扔下勺子站了起来,身形如山岳般巍峨:“你要是能说服我,我就听你说;要是不能,我就拿你煮粥!”他的声音如雷贯耳,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霸气。
“好。”张志瑜微笑着应了下来,他的笑容中带着一丝从容和自信,“先说第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你是为了公平而战。”
“公平?”李定国皱起了眉头,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和不解。
“是的,公平。”张志瑜重申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坚定和执着,“你说你是为了百姓而战,其实并不是。因为很多百姓都是因为你而死的!你不能打着为他们好的旗号去伤害他们!”
张志瑜的话让李定国愣住了,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和行为,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士绅们隐瞒田地逃避税收,这是不公!商人们剥削百姓贿赂官员,这也是不公!贪官污吏们庇护这些恶商,视人命如草芥,这更是大大的不公!还有陛下也曾任用贪腐无能之辈,对大臣们也不公平。”张志瑜的话语如同连珠炮一般,字字句句都击中了李定国的内心。
“所以,你其实是在为公平而战。”张志瑜总结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
李定国陷入了沉思之中,虽然张志瑜的话有道理,但他并没有完全信服。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仿佛有两个声音在不断地交织和碰撞。
“再说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张志瑜继续说道,他的声音如同春风一般,吹散了李定国心中的迷雾,“大明并没有灭亡,陛下已经找到了救命的猛药。”
“什么猛药?”李定国问道,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和期待。
“免除全国两年的赋税。”张志瑜回答,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
李定国咬紧牙关,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他开始重新审视大明的未来和自己的出路,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希望。
“那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呢?”李定国追问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和不安。
“我说你自私,是因为你没有为你的部下着想。”张志瑜直言不讳,他的目光锐利如刀,直视着李定国的内心。
“什么意思?”李定国不解地问道,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人生就像草木一样,到了秋天就会凋零。你们不能一辈子当流寇啊,最终还是要被大明消灭的。你是想留名在贼寇的传记里呢?还是想成为名垂青史的名将呢?这全在你的一念之间。”张志瑜解释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和执着。
李定国听了这话,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你是来劝降的?”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凶光,仿佛要将张志瑜吞噬一般。
张志瑜摇了摇头:“不是劝降,是谈合作。陛下愿意出钱出人,你们出力就行了。陛下说了,你不需要忠于大明,但至少要忠于自己的心。”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诚恳和期待,仿佛在为一个迷失的灵魂指引方向。
李定国听了这话,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和行为,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出路。然而,他仍然有些犹豫和不安:“陛下的话虽然好听,但如果真的不需要忠于大明的话,那刘泽清、慕容炯然他们又是怎么死的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