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请小兄弟指点迷津。”
  “去捡石头吧。”
  “捡...捡石头?”
  不仅是市远迷茫不解,就连一旁的霖安也是瞪大了双眼,倒也不曾怀疑梓娴所说,仅是联想着...究竟是怎样的石头,才能解决市远这养家糊口的难题。
  “这样,你也莫要在此迟疑,如果你愿意相信我,便立刻动身去往城外的河畔捡河卵石。”梓娴依是笑眯眯的说着,看上去似若开玩笑,但仔细瞧看...似乎又不大像。
  市远不曾询问捡什么样的河卵石,也不曾询问该捡多少河卵石,甚至不曾询问如何用河卵石解决他当下的难题,仅在梓娴笑言过后即是转身,对着城外匆匆而去。
  河卵石,能不能成为解决难题的关键?市远不知道,不过市远却是知道,江湖上有些事讲的是个点到即止。而且请求帮助的是他,给予方法的是梓娴,他愿意相信就信,不信就不信,也许信了会被耍,但不信...也许会错失良机。
  市远虽走,但霖安懵了,故而有问:“这河卵石...难不成可以当做食物?”
  梓娴拉着霖安的手,且是牵着他走向远方熙攘,同时更是微笑道:“并不是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言辞,尚有那能够证明一切的时间。”
  不知市远是否按照梓娴所说那般去往城外捡石头,但也仅是刚刚入夜,即感一阵邪风瞬来,且是飘荡于整座碧霄城中。
  据说是...仙人降临到了邻城,只要城里百姓献上仙人所需之物,即可承蒙仙人恩泽。
  没人知道仙人长得是一副什么模样,也没人知道仙人需要什么,甚至也不会有人知道仙人的恩泽是什么。
  起初,碧霄城百姓是不以为然的,且是将这所谓的“仙人”当做一种笑料,更是将邻城那些信以为真的百姓当做了笑柄,但一夜过去,到了天明之际,却是由不得他们信与不信。
  清晨,本是乞丐的梁树,竟是摇身一变,化作了往日那身着华服、游手好闲的模样,与往日并无不同之处,而手中所提的鸟笼中,也是出现了一只赤红的、叽叽喳喳的小鸟。
  拎着个鸟笼,身后跟着两个仆从,一个仆从扛着桌子,一个仆从拎着椅子,且是共随梁树来到了城门洞前。
  桌椅落地,鸟笼在案,梁树慵懒而坐,两个仆从也是各立于两旁,看似行为举止有些怪异,但若是霖安在此,便会发现...最怪异的不是梁树的行为举止,而是一旁两个仆从。
  仆从为何会怪异?
  因为是衙役伪装的。
  两个衙役,一人取锣敲打,一人取牌置于桌案。
  铜锣叮当响,且是没完没了,无论是南来北往的,还是家中未起的,凡是附近的百姓,皆是恼火的不得了。
  不少恼怒的百姓愤愤而来,尚未开口指责,即见梁树身前桌案上的木牌写着...收购河卵石,价格自定。
  河卵石,城外多如牛毛,自己不去取,却是坐在这里花钱收购,而且不仅是收购,更是自己定价。在这一刻,百姓觉得梁树多少是有点病,但未过多久,便有消息传来...据说不单单是他们所在的城西,纵是城东、南、北,凡是城门之前,都有收购河卵石之人。
  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而且值得寻味的也不单单是这收购河卵石之举,尚有能够在城门口摆摊的举动。
  城门口是什么地方?碧霄城的脸面!商贩纵是能够将摊位摆到庙堂门前,也绝对不能摆在城门口。可这看似“绝对不能”之事,却真真切切的发生了,如果不是这些收购石头的商贩不懂规矩、不长眼,便一定是蓬门那狗官收了这些人的好处。
  有人出了城去,去将那遍布于河滩的破石头捡回了几颗,且是放在了梁树身前的桌案之上,且似玩笑般开口道:“给,这是你要的石头。”
  梁树见状,不曾开口,而是故作神秘,将桌上的河卵石拿起,先是对着朝阳透了透,随后又拿起两颗置于耳边磕碰,使其发出了清脆声响,最后又于腰间取出一杆药堂抓药所用的小秤,将河卵石称量了一番,随后方才郑重其事的询问百姓:“你打算要多少?”
  无论是桌前的百姓,还是围聚在八方的百姓,皆是垂首,看着桌上五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河卵石,皆是狐疑的想着...难道这破石头真能换钱?
  “五...五文钱?”百姓不曾胡乱开价,而是半信半疑的试探而言。
  叮当当...仅在百姓话音落下,梁树便掏出了五枚铜钱,丢到了桌案之上,随后又示意一旁的仆从,将桌上的河卵石收好。
  见真的能够用没人要的破石头换钱,不少百姓皆是出城捡石头去了,但也有些许百姓不曾盲目去捡,而是结合梁树能够在城门洞前摆摊之事,去往庙堂打探情报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