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南北并立(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部分认为,李渊乃是货真价实的“唐国公”,他使用“唐”作为国号是无可指摘的,但李世民不同,李世民再怎么说也是李渊的儿子——如果他承袭了李渊的国公之位,那么以唐为国号也不是不行。
  但现在这不是承袭唐国公名号的不是他么?
  另外一部分人认为,国号的来源都是有讲究的,要么是以封地、要么是以起兵地,要么便是以爵位之称,可无论是“辽”还是“幽”,亦或者是“天策”都不太适合当做国号。
  而如此一来,若是溯本追源的话,“唐”这个国号李世民是可以用的。
  两派的人左右吵闹不休,但困居在这件事情中央的李世民则是没有什么烦恼的心虚,他只是等待着——等待着朝堂上的争吵结束,之后给他一个答案。
  有陈湛坐镇,有陈氏坐镇,这一点争吵不过是些许笑话和放松罢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
  昌德五年年末的时候,一群人终于争出来了一个结果,国号依旧是唐。
  这是李世民的胜利。
  次年的元月元日,李世民在众多朝臣的恳求当中,自行称帝,祭告上苍,并且隆重的将宇文化及拉了出来,并且多次表示自己是正统。
  在祭祀典仪之后,大唐皇帝李世民便宣告改元,改元“承统”。
  这个年号很普通,但一众大臣们总感觉这个年号有些奇怪,好似是在嘲讽某些人一样。
  而等到宫中传出来关于这个年号的解释之后,大臣们就更加清楚的明白,这就是在嘲讽嘲讽南边的伪唐皇帝。
  何为“承统”?
  承袭了正统的意思。
  有人承袭了正统,那么必定是有人没有承袭正统。
  让我们猜一猜,那个没有承袭正统的人是谁?
  几乎不必多想了,所有人用脚后跟都能够猜出来那个没有承袭正统的人是谁,也明白皇帝在嘲讽的是谁。
  但.
  随着李世民御极,威严日益,没有几个臣子敢多嘴,而登基之后的李世民也逐渐的显露出来了属于“千古一帝”的霸气。
  他正在逐步成为一个合格的上位者。
  承统元年,三月。
  在大唐建立三个月之后,在国内的许多事情逐渐的开始变得安定,但却又没有那么安定的时候,李世民抛出来了一个被提起过,但又搁置的话题。
  迁都。
  这一次,却没有人反对。
  这一次,也不是商议,而是单纯的通知了。
  朝臣能怎么办呢?
  历来都是这样的,皇帝变得强硬一些,他们这些臣子就软和一些,皇帝变得软和一些,他们这些臣子就会得寸进尺一些。
  皇权与朝臣权力的发展便是这样在拉扯中,慢慢的变化的。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