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逼宫”(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今,大元帝国的贸易触角已延伸至全球百余个国家,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体系。
  中南半岛的征服,不仅为帝国带来了广阔的陆地疆域,更使得原本便繁荣的海上贸易如虎添翼。
  爪哇、渤泥等南海诸国,印度的小邦国,阿拉伯世界的商贾重镇,乃至非洲与欧洲的遥远国度,均被纳入这一庞大的贸易体系之中。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皇子大陆,这片被大元帝国新发现的广袤疆土,更是成为了大元帝国海外贸易的输出地,被江鸿飞暗度陈仓送去的上千万人口和一众皇子,给什么要什么,大元帝国再从那里运回来灵石、粮食、橡胶等大宗商品……
  这么说吧,大元帝国的海洋贸易之盛,已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即便是大航海时代的初期也难以企及。
  随着初步工业革命的完成,大元帝国不仅拥有丰富的奢侈品资源,更涌现出大量轻工业产品,如成衣、鞋帽、日用器具乃至自行车等。
  这些商品在海外市场供不应求,成为各国竞相追逐的珍宝。
  大元帝国的造船技术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铁包木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规模与速度均远超历史上的任何船只,甚至开始尝试运用集装箱技术,极大地提升了运输效率。
  航海技术的飞跃,为帝国船只赋予了远航的能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人搭乘帝国的船只,穿梭于浩瀚的大海之间。
  更令人瞩目的是大元帝国商人的海外拓展精神。
  他们成群结队地驶向未知的海域,探索新的贸易航线,建立新的商业据点,将帝国的影响力播撒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这些商人中,不乏饱读诗书的士子,他们虽未能在科举之路上功成名就,却在商海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成为了推动帝国海外贸易的重要力量。
  随着海洋贸易的蓬勃发展,大元帝国的海商群体迅速崛起,他们中的佼佼者更是积累了惊人的财富。
  据户部统计,各大港口城市中,拥有数千万乃至上亿缗身家的海商比比皆是,他们不仅成为了帝国经济的支柱,更是世界贸易史上的传奇人物。
  海贸商贾之富已令人咋舌,而中南半岛,扼守东西方贸易咽喉,其财富更是难以估量。
  江鸿飞征服此地,财富自然滚滚而来。
  试想,若非江鸿飞耗费巨资建铁路、推工业、兴战事,大元国库或已充盈至数百亿缗,乃至更多。
  当然,如果不是江鸿飞这么折腾,大元帝国也不可能赚这么多钱,更不可能这么厉害。
  所以,江修被江鸿飞几句话就给说得哑口无言。
  不过江修早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而是一个以储君为目标的成熟政治家。
  而且,江修忧虑的焦点,非当前之境,而是大元帝国的长远未来。
  大元帝国是拥有众多财富。
  海上贸易是赚钱。
  江鸿飞搞出来的工业革命是能为大元帝国源源不断的收割全世界。
  可这几十亿缗看着是多,但终有枯竭之时,且按江鸿飞的挥霍速度,恐难撑十年。
  更令人忧心的,是大元那庞大的三百五十万军队。
  这支前无古人的巨大军队,年耗一两亿缗,如同无底洞。
  加之伤亡抚恤、老兵安置,皆是沉重负担。
  而江鸿飞若继续征战西域与基辅罗斯那片贫瘠之地,就得费更多的钱,得到更多的军队,关键不会再有收入,恐怕就会使大元帝国陷入无尽的经济漩涡。
  面对此景,江修并未退却,他向江鸿飞躬身一拜,言辞恳切:“父皇,户部虽富,却也需精打细算。以户部之盈余,数十年内或可维系,但长远之计何在?还望父皇三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