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已经不错啦!(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顶天了去,也就是忙碌大半辈子,让先祖留下的几千户食邑,再多被溢封个几百户。
  至于上战场建功立业,那更是无稽之谈。
  ——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是需要‘死了也是烂命一条’的觉悟,以及没有后顾之忧,甚至对人世间、对自己当下处境没有任何眷恋的、一往无前的勇气的!
  话说糙一点,其实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就是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
  要想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砍下足以被称为‘建功立业’的成就,那都不是不要命的事儿;
  而是本方一群不要命的,和对方一群不要命的拼命,最后拼赢了的几个甚至一个,才算得上是‘建功立业’。
  剩下的人,则都只能成为那句‘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素材。
  至于功侯贵族——别说是不要命了,你就是让他不要钱、不要脸,他都要纠结好一会儿,权衡利弊。
  因为拥有的越多,就会越迟疑、越谨慎。
  当你做了汉家的功侯,成为这个时代,非皇族所能达到的权势、地位最高的一批人之一时,别说是上战场拼命——就连出门吃口饭,你都得琢磨琢磨最近有没有得罪人,甚至是祖上有没有仇家,有没有可能给你下毒害死你。
  越富有的人越惜命,便是这个道理。
  明白了这些,再来看刘荣放任,甚至暗中推动功侯贵族,必须完成战时kpi,才能保证爵位、食邑完整传延,也就是不难理解的事儿了。
  得让贵族有追求;
  不能让贵族满脑子都是色欲、享受,得让他们有点紧迫感,得让他们有目标。
  而在这个时代,除了战时kpi,还真没有其他名正言顺,且能起到效果的办法,能让功侯贵族们‘打起精神’了。
  除了贵族,其他群体倒是完全不需要刘荣去担心。
  农民忙着种地,忙着土里刨食;
  商人忙着赚钱,顺带着被整个社会——包括他们自己系统性鄙视;
  工匠群体本就稀缺,技艺高超也好,手艺不精也罢,总归是忙的不可开交,且大部分都游离在温饱线上下。
  除了受雇于少府内帑的官匠之外,绝大多数民间匠人,都无法通过自己的技艺,轻松的养活一家老小。
  至于官员——让每一个时代都感到头疼,都生怕他们会闲下来、会效能退化的官僚体系,也同样不需要刘荣去头疼。
  原因则稍有些令人无奈。
  ——在这个时代,读书人无比稀缺,官员更甚。
  读书人的稀缺程度,已经到了‘会写字就能无条件为吏’‘读过书就能无条件做官’的程度。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当今汉室,读书人的数量,甚至都还没官吏数量多!
  掰着指头算,当今汉室民五百余万户,三千余万口,读书人却至多不超过十万,大约占总人口的千分之三。
  剩下百分之九十九点七的人,有至少百分之九十九是纯文盲,一个字儿都不认识的那种。
  反观官吏——当今汉室天下,百石以上有秩官员的数量,便高达数万。
  相府国库每年的农税收入,都要拿出将近一半,用来给这些官员发放俸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