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呃(4 / 5)
除了刘荣元年,因先孝景皇帝驾崩,举国丧而大赦天下,汉家已经有五年不曾大赦。
放在其他寻常年景,若无天子晏驾、太后驾崩之类的大事,那十年八年不大赦也正常。
但刘荣即位以来得这五年,汉家可从不曾风平浪静。
朝那之战、河套-马邑战役以及高闕之战——前后三场对外战爭的连续胜利就不说了;
无论是出於感谢上苍保佑、祖宗庇佑的角度,还是感谢天下人支持国家的层面,都早就该给天下人放福利,以普天同庆了。
更何况过去这几年,除了这三场战爭的胜利,也另外还有许多值得庆祝、纪念的事。
——別忘了,当今天子刘荣,是先即位,而后加冠、大婚。
天子未冠而立,先做天子后成人,难道不该大赦?
天子大婚,椒房有主,天下人有了母仪天下的皇后,难道不该大赦?
还有皇长子降世,以及竇老太后的大寿、栗太后的诞辰……
掰著指头算下来,过去五年的时间里,除去先孝景皇帝驾崩的国丧大赦,至少还有五到七次可大赦、可不大赦的时机。
但最终,刘荣出於『不要復现先孝景皇帝前三年,短时间內连续数次大赦的场景』的考虑,硬咬著牙,无一例外的將每一次时机都尽数否决。
就这么一直摇头,一直否决;
到了今天,时间已经来到天子荣新元五年末。
新年在即,大计在即,大朝仪在即;
再不藉此由头大赦天下,那还真未必就不会有朝臣,在大朝仪上喷刘荣『残忍暴虐』了。
事实上,封建帝王大赦天下,之所以会被当做是仁慈、宽容的象徵,也是因为人口问题。
——封建时代,人口出生率高,但人口死亡率同样不低。
婴幼儿存活率——尤其是成人率,能有三成算正常,有四成算很好,若能有一半,那都算是祥瑞了!
华夏王朝甚至还好些,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婴幼儿成人率更是低的令人髮指。
草原上普遍公认:每五个婴儿出生,往往只有其中一人能活到十岁。
至於活到十岁之后,还能活多久——能活到二十、二十五,还是活到三十多岁的老年『寿终正寢』,那就没人能说的准了。
便说如今的匈奴军臣单于——从太宗孝文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即位至今,这都做了十五年的单于了,孩子生了至少几十个,儿子就有二三十。
但至今都还活著的,却只有年幼体弱的左贤王於单。
別无选择之下,军臣甚至都不敢坚持传位於自己的儿子,而是不得不把眼中钉、肉中刺:右贤王伊稚斜,当做於单无法顺利成年的备选方案。
在原本的歷史上,也確实不出军臣所料。
——在军臣单于亡故后,正处於壮年的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率军攻破左贤王於单的卫队,迫使於单降服汉室。
结果去了汉地后,於单仅仅只活了几个月,便在气候温暖、物资充足的长安一命呜呼。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帝王间歇性大赦天下,本质上,其实是在最大限度保留人口基数,以及牢笼里。
——能因罪下狱的,固然不能算作是绝对的好人,但在封建时代有力气、有心思犯罪的,那必定是一个优秀的壮劳力。 ↑返回顶部↑
放在其他寻常年景,若无天子晏驾、太后驾崩之类的大事,那十年八年不大赦也正常。
但刘荣即位以来得这五年,汉家可从不曾风平浪静。
朝那之战、河套-马邑战役以及高闕之战——前后三场对外战爭的连续胜利就不说了;
无论是出於感谢上苍保佑、祖宗庇佑的角度,还是感谢天下人支持国家的层面,都早就该给天下人放福利,以普天同庆了。
更何况过去这几年,除了这三场战爭的胜利,也另外还有许多值得庆祝、纪念的事。
——別忘了,当今天子刘荣,是先即位,而后加冠、大婚。
天子未冠而立,先做天子后成人,难道不该大赦?
天子大婚,椒房有主,天下人有了母仪天下的皇后,难道不该大赦?
还有皇长子降世,以及竇老太后的大寿、栗太后的诞辰……
掰著指头算下来,过去五年的时间里,除去先孝景皇帝驾崩的国丧大赦,至少还有五到七次可大赦、可不大赦的时机。
但最终,刘荣出於『不要復现先孝景皇帝前三年,短时间內连续数次大赦的场景』的考虑,硬咬著牙,无一例外的將每一次时机都尽数否决。
就这么一直摇头,一直否决;
到了今天,时间已经来到天子荣新元五年末。
新年在即,大计在即,大朝仪在即;
再不藉此由头大赦天下,那还真未必就不会有朝臣,在大朝仪上喷刘荣『残忍暴虐』了。
事实上,封建帝王大赦天下,之所以会被当做是仁慈、宽容的象徵,也是因为人口问题。
——封建时代,人口出生率高,但人口死亡率同样不低。
婴幼儿存活率——尤其是成人率,能有三成算正常,有四成算很好,若能有一半,那都算是祥瑞了!
华夏王朝甚至还好些,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婴幼儿成人率更是低的令人髮指。
草原上普遍公认:每五个婴儿出生,往往只有其中一人能活到十岁。
至於活到十岁之后,还能活多久——能活到二十、二十五,还是活到三十多岁的老年『寿终正寢』,那就没人能说的准了。
便说如今的匈奴军臣单于——从太宗孝文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即位至今,这都做了十五年的单于了,孩子生了至少几十个,儿子就有二三十。
但至今都还活著的,却只有年幼体弱的左贤王於单。
別无选择之下,军臣甚至都不敢坚持传位於自己的儿子,而是不得不把眼中钉、肉中刺:右贤王伊稚斜,当做於单无法顺利成年的备选方案。
在原本的歷史上,也確实不出军臣所料。
——在军臣单于亡故后,正处於壮年的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率军攻破左贤王於单的卫队,迫使於单降服汉室。
结果去了汉地后,於单仅仅只活了几个月,便在气候温暖、物资充足的长安一命呜呼。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帝王间歇性大赦天下,本质上,其实是在最大限度保留人口基数,以及牢笼里。
——能因罪下狱的,固然不能算作是绝对的好人,但在封建时代有力气、有心思犯罪的,那必定是一个优秀的壮劳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