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这个问题很复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或是盯着某个已经有几个孩子的农民家庭,然后仗着自己的皇帝身份,命令他们把自家孩子都给养活、养大。
  对于这个时代的医疗卫生水平而言,人口增长,绝非‘生出来的就是人口增长’‘死掉的就是人口减少’这么简单的问题。
  在这个时代,怀上孩子是一回事儿,能平安生出孩子又是另一回事儿;
  孩子能平安活到六岁不夭折是一会事儿,能健康活到二十岁成家立业,成为新的农户家庭,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在后世,一个新生儿,就约等于一个新增人口。
  哪怕这个新生儿体弱多病,甚至有重大疾病、残缺,后世的医疗卫生水平,也能把这个新增人口保下来。
  但在如今这个时代,新生儿的数量与新增人口——尤其是新增壮劳力之间的比例关系,大概要到三比一,甚至是四比一。
  即:每当有四个孩子出生,官方才能默认汉家增长了一个人口;
  或者说是在二十年后,汉家能多出一个纳税人。
  运气好点,平均每四个孩子活下两个甚至三个,那当即便是一场婴儿潮、人口大爆发;
  运气差点,平均每四个孩子,只能活下来一个不到,那就是人口增长停滞,甚至未必不可能出现负增长。
  在后世,人口趋势是线形的。
  增长了,那就是连续的增长,出现变化也是增长加快/放缓;
  哪怕放缓了,也需要好几年的连续放缓,才会回归不增不涨,甚至负增长。
  甚至于,哪怕负增长了,负增长的程度也是一点点变高。
  所以后世人人口形势,在途表上大都能呈现出不大规则的抛物线。
  但在这个时代,人口形势若是以年为统计单位,将其体现在图表之上,那大概率会是心电图的模样。
  去年大丰收,今年就能给你增长十几个点;
  今年打一场仗,明年又能立马负增长给你看。
  所以在这个时代,人口趋势绝不能以年为单位,去说‘每年都在增长’或‘每年都在减少’。
  而是只能说:过去这五年或十年,总体上在增长/减少。
  虽然其中的极个别年份,人口不增反降,但总体上,还是比五年前/十年前增长了多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切关于人口数据的规划、计划、硬指标,都是没有意义的。
  刘荣只能尽可能鼓励百姓生育,并尽量分担养育成本,以及提高医疗卫生水平,保下更多婴幼儿的生命。
  至于结果如何,就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只不过,虽然没有太过具体的规划和目标,但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人物——尤其是一个后世穿越而来,并完美融入这个时代的政治人物,对数字、数据基本的敏感度,刘荣总还是有的。
  眼下,汉室人口刚超过三千万不久,土地兼并问题还没有显现端倪。
  这个数量级的人口,现阶段的华夏文明显然还负担的起,社会风气也还算和谐、安定,并没有太过强烈的生存竞争和压力。
  至于未来,根据刘荣对过往几十年的数据,以及历史上汉武大帝年间的人口数据,二者综合作为参照,最终也大概推断出了一个结果。
  ——大约十五年后,汉家的人口便会按照原本的历史趋势,达到三千六百万的档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