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这个问题很复杂(4 / 4)
一来,这三场战争,汉家的损失都不大,投入的成本更是刘荣自掏腰包,全都出自少府内帑,半点没有分摊到天下百姓的头上。
非要说天下百姓,因为这三场战争而受到的影响,那也就是贡献劳动力去参军打仗。
三场战争,满共不超过四十万人次的兵役征召——别说受影响了,多少人是走关系找门路,都没能敲开军队的大门!
上了战场的将士,但凡活着回来的,都多多少少立了武勋,得了赏赐,所得远比种一年地的利益更高。
即便没能活着回来的,亦或是没能全须全尾回来的,也都有集体武勋折算的赏赐,以及响应的抚恤。
总的来说,这三场战争,与其说是影响天下人安宁生活的‘战火’,还不如说是一场盛宴。
一场将对外战争的胜利果实,分润给天下人的盛宴。
未来,刘荣只要稍稍控制战争的频率,尽量做到每三年之内,不连续发动两场中大规模战役,天下人就依旧不会受影响。
当然,前提是打赢——至少是别输太惨。
而历史上,汉家的人口在汉武大帝初年达到三千六百万之后,之所以放缓了增长速度——尤其是在达到四千万后,增长速度骤然减缓,其根本原因,便是底层民众的生存环境,在短时间内迅速变得恶劣了。
对外战争虽然连战连捷,但战争成本都被强加到了底层民众的头上。
虽然卫、霍时期的战争胜利,也让底层民众分润到了部分胜利果实,但考虑到战争成本也被压到百姓头上,就等于说是不亏不赚——因为战争而被收走的税,又变成武勋赏赐,亦或是福利回来了。
但卫霍之后,汉家对外战争的连续不利,却让情况急转直下。
天下人本就承担着战争的高昂成本,又因为战争失利,而不得不再承担战争失利的损失。
贵族们无法在战场上捞到好处,甚至反而有所损失,更是毫不犹豫的把冒头都指向底层民众,意图从百姓身上找补回来。
于是,汉武大帝向百姓收战争时,百姓还得把壮劳力送去前线填线,到头来,还得被地主豪强、贵族阶级剥削……
(本章完) ↑返回顶部↑
非要说天下百姓,因为这三场战争而受到的影响,那也就是贡献劳动力去参军打仗。
三场战争,满共不超过四十万人次的兵役征召——别说受影响了,多少人是走关系找门路,都没能敲开军队的大门!
上了战场的将士,但凡活着回来的,都多多少少立了武勋,得了赏赐,所得远比种一年地的利益更高。
即便没能活着回来的,亦或是没能全须全尾回来的,也都有集体武勋折算的赏赐,以及响应的抚恤。
总的来说,这三场战争,与其说是影响天下人安宁生活的‘战火’,还不如说是一场盛宴。
一场将对外战争的胜利果实,分润给天下人的盛宴。
未来,刘荣只要稍稍控制战争的频率,尽量做到每三年之内,不连续发动两场中大规模战役,天下人就依旧不会受影响。
当然,前提是打赢——至少是别输太惨。
而历史上,汉家的人口在汉武大帝初年达到三千六百万之后,之所以放缓了增长速度——尤其是在达到四千万后,增长速度骤然减缓,其根本原因,便是底层民众的生存环境,在短时间内迅速变得恶劣了。
对外战争虽然连战连捷,但战争成本都被强加到了底层民众的头上。
虽然卫、霍时期的战争胜利,也让底层民众分润到了部分胜利果实,但考虑到战争成本也被压到百姓头上,就等于说是不亏不赚——因为战争而被收走的税,又变成武勋赏赐,亦或是福利回来了。
但卫霍之后,汉家对外战争的连续不利,却让情况急转直下。
天下人本就承担着战争的高昂成本,又因为战争失利,而不得不再承担战争失利的损失。
贵族们无法在战场上捞到好处,甚至反而有所损失,更是毫不犹豫的把冒头都指向底层民众,意图从百姓身上找补回来。
于是,汉武大帝向百姓收战争时,百姓还得把壮劳力送去前线填线,到头来,还得被地主豪强、贵族阶级剥削……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