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彷徨的商人阶级(4 / 5)
  一个甚至都不能被称为‘贾’,而是更像‘贩’的小粮商,一年的投入就高达百万钱;
利润再怎么微薄,也有高达十几二十万钱;
也就难怪说,输粟捐爵,真正的目标群体是商人了。
——人家是真的有钱,是真的买得起爵位的!
当然了,仅仅只是有钱、只是买得起,还不足以让商人群体,成为输粟捐爵制度最大的目标人群。
农民种的粮食,刘荣也有钱、也买得起,可哪个农民会把刘荣当做自己的收购商?
说白了,商人群体成为输粟捐爵制度的目标人群,其有钱、买得起爵位,仅仅只是先决条件;
真正的核心要素,是商人不单买得起爵位,还十分需要爵位、十分渴望爵位。
有钱买爵位,买得起爵位,再加上很想要爵位、很乐意出钱买爵位,这才是商人群体,被输粟捐爵制度所吸引的根本因素。
至于说,商人们为什么渴望爵位,为什么愿意为了爵位而一掷千金,这就不得不提这个时代,乃至封建时代的绝大多数时期,商人在社会体制当中的诡异地位了。
不同于底层农民既没有钱、没有资源,也没有势力、地位,以及贵族即掌握着财富、资源,也拥有着势力、地位;
商人这个存在,就像是生长在封建时代的畸形儿——掌握着庞大财富和资源的同时,又完全不具备政治势力和社会地位。
而且很极端。
商人的财富,往往会比所谓‘掌握着财富和资源’的权贵还多,以至于权贵们都眼红了,搞出来个‘素封’的说法发牢骚。
与此同时,商人的地位,又比所谓‘一无所有’的底层农民还低,甚至被整个社会系统性歧视!
手中掌握的财富、资源,与自身所掌握的政治势力、社会地位严重不匹配,使得封建时代的商人们,天然就有一种安全感缺失。
就像小儿持金于闹市,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毫无压力的抢走,且没有丝毫反制的方法。
社会主流价值鄙视他们,权力机构又不接纳他们,同时又让他们莫名其妙的,拥有了权贵才能拥有——甚至连权贵都无法拥有的庞大财富和资源!
于是,商人们自然而然的,就开始‘另辟蹊径’了。
既然我不能同时成为商人+权贵,那我就作为商人,去找一个权贵合作!
合作模式虽然有点不体面——其实就是我给他当狗,但有他在我背后撑腰,真到了有事儿的时候,管不管用且不说,好歹我心里踏实啊!
真出了事儿,哪怕我无力挽回,也总能明白自己怎么死的,总不至于稀里糊涂就被人吃干抹净!
更何况权贵虽然把我当狗,但也给我骨头吃啊!
很多在我眼中‘非人力所能为’的事儿,那就是人家几句话的事儿!
跟着人家走,我仅仅只是失去了尊严,却得到了安全和发展!
这笔买卖不划算吗?
我连自尊都能卖出价钱,这还不划算?
但与此同时,商人们的心里也很清楚:真到了出事儿的时候,自己依附的权贵、官员,大概率不会死保自己——甚至都未必愿意保自己。
能撇清关系,已然是留了一丝情面;
更大的可能性,是人家本着‘何必便宜外人’的原则,亲自跳出来吃掉自己。 ↑返回顶部↑
			
			
			
			
			
		利润再怎么微薄,也有高达十几二十万钱;
也就难怪说,输粟捐爵,真正的目标群体是商人了。
——人家是真的有钱,是真的买得起爵位的!
当然了,仅仅只是有钱、只是买得起,还不足以让商人群体,成为输粟捐爵制度最大的目标人群。
农民种的粮食,刘荣也有钱、也买得起,可哪个农民会把刘荣当做自己的收购商?
说白了,商人群体成为输粟捐爵制度的目标人群,其有钱、买得起爵位,仅仅只是先决条件;
真正的核心要素,是商人不单买得起爵位,还十分需要爵位、十分渴望爵位。
有钱买爵位,买得起爵位,再加上很想要爵位、很乐意出钱买爵位,这才是商人群体,被输粟捐爵制度所吸引的根本因素。
至于说,商人们为什么渴望爵位,为什么愿意为了爵位而一掷千金,这就不得不提这个时代,乃至封建时代的绝大多数时期,商人在社会体制当中的诡异地位了。
不同于底层农民既没有钱、没有资源,也没有势力、地位,以及贵族即掌握着财富、资源,也拥有着势力、地位;
商人这个存在,就像是生长在封建时代的畸形儿——掌握着庞大财富和资源的同时,又完全不具备政治势力和社会地位。
而且很极端。
商人的财富,往往会比所谓‘掌握着财富和资源’的权贵还多,以至于权贵们都眼红了,搞出来个‘素封’的说法发牢骚。
与此同时,商人的地位,又比所谓‘一无所有’的底层农民还低,甚至被整个社会系统性歧视!
手中掌握的财富、资源,与自身所掌握的政治势力、社会地位严重不匹配,使得封建时代的商人们,天然就有一种安全感缺失。
就像小儿持金于闹市,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毫无压力的抢走,且没有丝毫反制的方法。
社会主流价值鄙视他们,权力机构又不接纳他们,同时又让他们莫名其妙的,拥有了权贵才能拥有——甚至连权贵都无法拥有的庞大财富和资源!
于是,商人们自然而然的,就开始‘另辟蹊径’了。
既然我不能同时成为商人+权贵,那我就作为商人,去找一个权贵合作!
合作模式虽然有点不体面——其实就是我给他当狗,但有他在我背后撑腰,真到了有事儿的时候,管不管用且不说,好歹我心里踏实啊!
真出了事儿,哪怕我无力挽回,也总能明白自己怎么死的,总不至于稀里糊涂就被人吃干抹净!
更何况权贵虽然把我当狗,但也给我骨头吃啊!
很多在我眼中‘非人力所能为’的事儿,那就是人家几句话的事儿!
跟着人家走,我仅仅只是失去了尊严,却得到了安全和发展!
这笔买卖不划算吗?
我连自尊都能卖出价钱,这还不划算?
但与此同时,商人们的心里也很清楚:真到了出事儿的时候,自己依附的权贵、官员,大概率不会死保自己——甚至都未必愿意保自己。
能撇清关系,已然是留了一丝情面;
更大的可能性,是人家本着‘何必便宜外人’的原则,亲自跳出来吃掉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