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谐辞隐言,本体不雅(5 / 7)
何洛文是粗鄙北人,毫无礼数。
他肆无忌惮霸占礼部公署,公然以堂官自居,隔三差五提问军民官吏,搅得南京城鸡犬不宁。
一如今日,十月初七本是照例休沐的冬至,礼部大堂中仍旧济济一堂。
“太史公曰,敢犯颜色,以达主义。”
“其主义者,义理之名也,谓学之所宗,人之精神,群之制象。”
“本官奉命整顿风气,今日且整一整尔等的,地域主义。”
说罢这句,何洛文坐在正位,悠哉地举起茶盏,呷了一口。
所谓新朝雅致,除了生造词汇外,旧词新意也深得其中三昧,新的就是好的,新的就是象征进步的。
就好似地域主义一词,跳出了南北对立的窠臼,精准而委婉地概括了如今江南军民百姓的广泛思潮,不可谓不好。
可惜与会的有识之士并不能感受到其精妙所在,礼部大堂内,仍旧寂然无声。
何洛文也不介意,他放在茶盏,拿起手边的一份卷宗,挨个点名:“南京礼科给事中施观。”
话音落后,并没有迎来意料之中的响应。
众人齐齐扭头看去,后者却是无视了投来的视线,低头不语。
何洛文倒是习以为常,他转头看了过去,自顾自说道:“施给事中。”
“京师、留都并重,当弘南枢之用。凡礼制营建诸务,宜先下留曹集议。盖众议既洽,庙算斯精,犹三人之谋可裨诸葛。”
“这是施给事中所作文章的原文吧?”
这是施观在南京国子监学报的公开刊物,甚至还有白话版本散布给百姓——北京、南京应该是政治上的两个核心,应该多发挥南京的作用,一些礼制上的基本建设,可以事先交给南京讨论,再由北京定夺,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天方夜谭的提议,针对的点却很明显。
清丈这种国策,怎么能仍由某个人,或者某一部分人独断专行呢?
推行了这么久,南方百姓怨声载道,不就是因为中枢无视了南方百姓的利益么?
如果让南京发挥本有的政治效用,怎么还会沦落到皇帝南巡的地步。
施观闻言,终于抬起头来,抿着嘴唇反问道:“为国本计,有何不妥?”
心中不满之下,连官场敬称都省了。
何洛文点了点头,竟然真就没再多说什么。
这些人没什么不敢裹挟的。
下到江南百姓,上到留都的政治地位,都是抗拒新政的筹码,实在没有整顿的余地。
何洛文在卷宗上轻轻记了一笔“柔克份子”,默默合上。
他捏起另一份卷宗,口中点到:“刑部主事林绍。”
一位三十余岁的中年官吏显然是事主。
他抬起头,径直与何洛文对视,怡然不惧。 ↑返回顶部↑
他肆无忌惮霸占礼部公署,公然以堂官自居,隔三差五提问军民官吏,搅得南京城鸡犬不宁。
一如今日,十月初七本是照例休沐的冬至,礼部大堂中仍旧济济一堂。
“太史公曰,敢犯颜色,以达主义。”
“其主义者,义理之名也,谓学之所宗,人之精神,群之制象。”
“本官奉命整顿风气,今日且整一整尔等的,地域主义。”
说罢这句,何洛文坐在正位,悠哉地举起茶盏,呷了一口。
所谓新朝雅致,除了生造词汇外,旧词新意也深得其中三昧,新的就是好的,新的就是象征进步的。
就好似地域主义一词,跳出了南北对立的窠臼,精准而委婉地概括了如今江南军民百姓的广泛思潮,不可谓不好。
可惜与会的有识之士并不能感受到其精妙所在,礼部大堂内,仍旧寂然无声。
何洛文也不介意,他放在茶盏,拿起手边的一份卷宗,挨个点名:“南京礼科给事中施观。”
话音落后,并没有迎来意料之中的响应。
众人齐齐扭头看去,后者却是无视了投来的视线,低头不语。
何洛文倒是习以为常,他转头看了过去,自顾自说道:“施给事中。”
“京师、留都并重,当弘南枢之用。凡礼制营建诸务,宜先下留曹集议。盖众议既洽,庙算斯精,犹三人之谋可裨诸葛。”
“这是施给事中所作文章的原文吧?”
这是施观在南京国子监学报的公开刊物,甚至还有白话版本散布给百姓——北京、南京应该是政治上的两个核心,应该多发挥南京的作用,一些礼制上的基本建设,可以事先交给南京讨论,再由北京定夺,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天方夜谭的提议,针对的点却很明显。
清丈这种国策,怎么能仍由某个人,或者某一部分人独断专行呢?
推行了这么久,南方百姓怨声载道,不就是因为中枢无视了南方百姓的利益么?
如果让南京发挥本有的政治效用,怎么还会沦落到皇帝南巡的地步。
施观闻言,终于抬起头来,抿着嘴唇反问道:“为国本计,有何不妥?”
心中不满之下,连官场敬称都省了。
何洛文点了点头,竟然真就没再多说什么。
这些人没什么不敢裹挟的。
下到江南百姓,上到留都的政治地位,都是抗拒新政的筹码,实在没有整顿的余地。
何洛文在卷宗上轻轻记了一笔“柔克份子”,默默合上。
他捏起另一份卷宗,口中点到:“刑部主事林绍。”
一位三十余岁的中年官吏显然是事主。
他抬起头,径直与何洛文对视,怡然不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