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财税制度(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财税制度
  南京皇城文华殿的会议布置,跟而今时兴的会议布置一样。
  一张长圆桌,朱翊钧坐在中间上首位。
  徐贞明、张四维、潘应龙和胡如恭分坐在左右第一二个座位上。
  应天府尹李贽、江苏巡抚杨令德分坐左右第三位。
  沪州知州林泽友、浙江巡抚叶梦熊分坐左右第四位,接下来是安徽巡抚胡宗璞、江苏布政使李鄂、江苏布政使李鄂、浙江布政使赵冠才、安徽布政使张嗣迪、应天少尹、沪州同知、两省左右参议。
  满满当当坐了二十人。
  朱翊钧一身藏青色资服,笑眯眯地坐在座位上,目光在众臣脸上扫了一圈。
  “首先声明一点,在座的有老烟枪,嘴巴里离不开烟。但是必须给朕忍住。
  朕不喜欢抽烟,孺东公和凤磐公也不抽烟,而且他俩年纪大了,心肺不好,被烟雾一熏就容易咳嗽。
  所以你们这些老烟枪都给朕忍住。”
  朱翊钧顿了一下,又说道:“不过朕会给大家休息时间。一个小时休息十分钟,大家出去抽烟,上洗手间,出去透口气,都可以。
  金水,你替朕看着时钟,到点了提醒一下朕。”
  “遵旨。”
  坐在朱翊钧侧后方的杨金水笑眯眯地应道。
  “今天把南京、沪州、江苏、浙江和安徽,一京一州和三省的巡抚和布政司主副官员召集在这里,是有大事商议。”
  朱翊钧开始奔主题。
  “朕这次南巡,说实话,重要一项任务就是当善财童子!”
  朱翊钧这句话一出,在座的众臣忍不住互相交换眼神。
  正月份资政局和朝议局全体会议上,皇上吹的风,终于要落实了。
  好啊!
  以后我们不再是各省丐帮首领了!
  朱翊钧继续往下说。
  “大明此前的财政制度是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本帐,说不好听连现在街上的小卖部都不如。
  到处都是漏洞,正好方便很多人上下其手,大肆贪污。
  每年收了那么多赋税,年年喊亏空。
  其中最大的问题除了账目不清之外,就是税源错位。
  占据大明最多资源,在财富分配中获得最多的,宗室、外戚、勋贵、世家、乡绅,缴纳的赋税最少。
  承担大明最多赋税的,是最卑微最艰辛的平民百姓。
  这不是按财收税,而是按权收税,极其不平衡,不仅使得朝廷税源枯竭,国库紧张,更重要的是不公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