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财税制度(2 / 4)
最后的结果就是天下大乱,改朝换代!”
朱翊钧目光凌厉,在每一位臣子脸上一一扫过。
“朕还是皇太孙时,看着户部的糊涂账,心里很是纳闷,国朝两百年,秦汉千年,一直都是这个糊涂账,如此性命攸关的东西,为什么稀里糊涂了上千年?
后来朕想明白了,无非是这些人原本就搞不明白这些东西,而且也不想搞明白这些东西。
稀里糊涂的多好啊,浑水里好摸鱼!
可是朕不想这样稀里糊涂,张师傅也不想这样稀里糊涂,我们君臣不想大明在稀里糊涂中步前朝后尘。
不想神州在稀里糊涂中又一次陆沉,亿兆黎民在新的轮回中又坠入人间地狱。”
朱翊钧眯起眼睛,像是在回忆什么,停顿了十来秒钟。
“张师傅从清丈田地、普查人口开始,帮着朕整饬大明财政。
理顺税政系统,明确征税税源.历经十年,一路上不知遇到多少阻碍,都被我们君臣克服,终于走到今天这步。
每年内阁的财报你们都看得到。每次看到这份财报,朕很欣慰。
大明现在终于做到按财收税,而不是按权收税。这是成功的第一步,我们还需要不停地推进和完善。
不过做到这一步,也带来一些副作用。
财政高度统一,所有权柄都操持于内阁。各省布政司的钱袋子完全被内阁捏着。”
朱翊钧嘴角挂着笑,右手指了指三省一京一州的地方大员们说:“朕知道,你们在私下里都自称某某省丐帮帮主,副帮主。
每年都要向内阁要钱,仰人鼻息,心有不甘。”
众臣连忙说:“臣等惶恐,万万不敢。”
财政新政是张居正主持,却是皇上定下来的,一直在背后大力支持。
自己等人怎么敢心有不甘,私下抱怨呢?
腹诽心谤,可是大罪!
朱翊钧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这些副作用,朕也很清楚。但是在大明新财税制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这些副作用只能放到一边。
张师傅和户部一干臣工,历经十年呕心沥血,终于把大明新的财税制度搭建好,运行了数年,效果非常好,就连海公都赞叹,这是好法子。
官吏编制,各地各衙门需要多少人手,每年多少俸禄津贴,清清楚楚。
预决算,各地各衙门每年要多少费用,明明白白。
赋粮在粮食局,税钱在银行,贪官污吏想贪污,绞尽脑汁也只能抠出些边角料来,没法像以前,一百两赋税,朝廷拿十两,他们敢分九十两。”
朱翊钧敲了敲桌子,“赋税收上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地方上收上来,还是要回到地方上去。
只是地方有的穷,缴纳的赋税少。
有的富,缴纳的赋税多,朝廷就要通过转移支付,把富的地方缴纳的赋税,分一部分出来,补贴给穷地方。
这种方式,在历朝历代是不敢相信的。
万历年以来,各地的乱子日渐稀少,尤其是以前经常出乱子的贫瘠交界地区,更是变得安宁。 ↑返回顶部↑
朱翊钧目光凌厉,在每一位臣子脸上一一扫过。
“朕还是皇太孙时,看着户部的糊涂账,心里很是纳闷,国朝两百年,秦汉千年,一直都是这个糊涂账,如此性命攸关的东西,为什么稀里糊涂了上千年?
后来朕想明白了,无非是这些人原本就搞不明白这些东西,而且也不想搞明白这些东西。
稀里糊涂的多好啊,浑水里好摸鱼!
可是朕不想这样稀里糊涂,张师傅也不想这样稀里糊涂,我们君臣不想大明在稀里糊涂中步前朝后尘。
不想神州在稀里糊涂中又一次陆沉,亿兆黎民在新的轮回中又坠入人间地狱。”
朱翊钧眯起眼睛,像是在回忆什么,停顿了十来秒钟。
“张师傅从清丈田地、普查人口开始,帮着朕整饬大明财政。
理顺税政系统,明确征税税源.历经十年,一路上不知遇到多少阻碍,都被我们君臣克服,终于走到今天这步。
每年内阁的财报你们都看得到。每次看到这份财报,朕很欣慰。
大明现在终于做到按财收税,而不是按权收税。这是成功的第一步,我们还需要不停地推进和完善。
不过做到这一步,也带来一些副作用。
财政高度统一,所有权柄都操持于内阁。各省布政司的钱袋子完全被内阁捏着。”
朱翊钧嘴角挂着笑,右手指了指三省一京一州的地方大员们说:“朕知道,你们在私下里都自称某某省丐帮帮主,副帮主。
每年都要向内阁要钱,仰人鼻息,心有不甘。”
众臣连忙说:“臣等惶恐,万万不敢。”
财政新政是张居正主持,却是皇上定下来的,一直在背后大力支持。
自己等人怎么敢心有不甘,私下抱怨呢?
腹诽心谤,可是大罪!
朱翊钧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这些副作用,朕也很清楚。但是在大明新财税制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这些副作用只能放到一边。
张师傅和户部一干臣工,历经十年呕心沥血,终于把大明新的财税制度搭建好,运行了数年,效果非常好,就连海公都赞叹,这是好法子。
官吏编制,各地各衙门需要多少人手,每年多少俸禄津贴,清清楚楚。
预决算,各地各衙门每年要多少费用,明明白白。
赋粮在粮食局,税钱在银行,贪官污吏想贪污,绞尽脑汁也只能抠出些边角料来,没法像以前,一百两赋税,朝廷拿十两,他们敢分九十两。”
朱翊钧敲了敲桌子,“赋税收上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地方上收上来,还是要回到地方上去。
只是地方有的穷,缴纳的赋税少。
有的富,缴纳的赋税多,朝廷就要通过转移支付,把富的地方缴纳的赋税,分一部分出来,补贴给穷地方。
这种方式,在历朝历代是不敢相信的。
万历年以来,各地的乱子日渐稀少,尤其是以前经常出乱子的贫瘠交界地区,更是变得安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