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盲订?我也行。(2 / 4)
“卡在byd唐dm以及我们的l1之间,这个价位确实是牛逼,这应该是余总的手笔,赛力斯没有这种能力。”
赛力斯的第一款智选车型,除了品牌力不行之外,最大的败笔就是在定价方面,此外在品牌设计力方面也不行,这就是赛力斯对于车辆把控能力不足的体现。
“是啊,不过说起来还是老板对于菊的认知更强啊。”
“哈哈,你的眼光与能力都没有问题,对于菊也足够重视,但是显然你对于菊这个品牌的影响力还是不够了解。”
说起来,李响与大嘴这二人也算是“惺惺相惜”了,这俩在去年有过好几次的互怼,从增程式之争到主推增程式,二者在去年到如今,交流得实在太多了。
李响了解用户的痛点,尉来的平台也足够他发挥,但是显然第一次正面交锋的菊还是太过于轻敌了,或者说还是不够理菊这个品牌的影响力了。
或者说,李响低估了菊在汽车行业里的影响力。
“没事儿,我输了,那就按老板的方式来吧。”
李响也不泄气,早在去年l9推出的冲刺期,他就曾与老板打了个赌,当时檀锦程直言在增程式方面,l系列最大的竞争对手只有赛力斯,或者说是菊,没有之一。
彼时的智选sf5卖得根本不行,而菊在战略问题上也摇摆不定,与车企之间的合作态度也只是浅尝而止,加上小米造车虽然进度不错,雷布斯虽然极力的制造热点,但市场并不是很买账。
自打小米在去年年初宣布造车以来,资本市场对于小米是一点都不买账,去年全年小米股价累计下跌了43%,从年初的33港币至年末的19港币,对小米而言打击还是非常的明显。
虽有诸多的外部因素,但资本市场对于小米造车之后财务恶化的担忧还是非常明显的,市场对于巨额资本开支挤占利润还是极其担忧的。
且小米在造车业务方面的回报周期较长, 2021年3月份官宣造车,正式的量产时间要到2024年,近四年的时间,对于已经被定位成硬件公司,而非互联网公司的小米来说,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两大科技公司进军汽车行业,开局都谈不上有多理想,李响多多少少对于菊造车是有些轻视的。
“还是继续盲订吧,不过数据的话就不用正式公布了。”
byd的两次盲订,成绩都不错,营销效果也很好,因此李响在对于l9的推广上,也想试上一次盲订的方式,想试探一下l系列在市场上的影响力。
尉来的品牌影响力已经足够,但是在李响看来,能够真正让用户接受盲订的系列,只有l系列,其他无论是e系列,还是星途,都还没有足够市场霸主的地位。
e系列截止目前为止,虽然整体销量非常的不错,但在国内还有一款单月销量过万的车型,et5以及es3均有这样的实力,但是因为战略的原因,在产能上有一定的限制。
另外星途系列虽然上市之前内部对于销量信心十足,但毕竟作为全新子品牌的第一款车型,盲订还是太过于冒险了,l1去年无敌的姿态,让李响对于l9信心十足。
作为对标奔驰gls450以及宝马x7 xdrive40i的一款超大型国产suv,l9标配即顶配,9的命名方式也能够看出是l系列的旗舰车型,是少有的国产高端全尺寸车型。
旗舰车型,没什么可说的,主打的就是一个豪华,目前尉来能够用得上的先进技术,都堆在这款车型上,而且仅仅只有一款配置,没有选装包。
在定价方面,其实内部也没有定下来,因为要到六月份才开发布会,但肯定比对标的车型要便宜太多,有信心是一回事儿,李响也想通过盲订的方式来试探一下市场对于这种国产超豪华车型的接受程度究竟如何。
去年l1打得bba抬不起头来,但毕竟针对的还不是bba的超豪华市场。
“另外在订金方面也不要玩样儿,用户要是不满意就让依照我们一贯的处理方式,我们不差这几个钱。”
尉来一贯对于订金处理方式,没有现在流行的所谓大定小定,同时也允许用户在锁单之前无条件退款,甚至还按银行利率支付订金利息,虽然平摊到每名用户身上没几个钱,但在用户这边看来是没有后顾之忧的。
而在锁单,已经排产的情况下,如果还想退车,那就需要与客服沟通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无正当理由,就需要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一般情况下是10%至20%,甚至是不给退的。
尉来要做服务,但也不会做冤大头,如果政策过于的宽松,那用户薅羊毛就会过于的厉害,甚至不排除有竞争车企采用事先下定,事后退订的方式来给尉来生产造成麻烦,以及增加库存。
这一点参考苹果当年的维修政策,在服务平衡方面,尉来也要做好风控。
在订金方面,尉来也收得不高,如星途s01这样的30万元以下的大众车型,只收2000块,而30万元以上的,则收取5000元。
“行,那我就安排下去了。” ↑返回顶部↑
赛力斯的第一款智选车型,除了品牌力不行之外,最大的败笔就是在定价方面,此外在品牌设计力方面也不行,这就是赛力斯对于车辆把控能力不足的体现。
“是啊,不过说起来还是老板对于菊的认知更强啊。”
“哈哈,你的眼光与能力都没有问题,对于菊也足够重视,但是显然你对于菊这个品牌的影响力还是不够了解。”
说起来,李响与大嘴这二人也算是“惺惺相惜”了,这俩在去年有过好几次的互怼,从增程式之争到主推增程式,二者在去年到如今,交流得实在太多了。
李响了解用户的痛点,尉来的平台也足够他发挥,但是显然第一次正面交锋的菊还是太过于轻敌了,或者说还是不够理菊这个品牌的影响力了。
或者说,李响低估了菊在汽车行业里的影响力。
“没事儿,我输了,那就按老板的方式来吧。”
李响也不泄气,早在去年l9推出的冲刺期,他就曾与老板打了个赌,当时檀锦程直言在增程式方面,l系列最大的竞争对手只有赛力斯,或者说是菊,没有之一。
彼时的智选sf5卖得根本不行,而菊在战略问题上也摇摆不定,与车企之间的合作态度也只是浅尝而止,加上小米造车虽然进度不错,雷布斯虽然极力的制造热点,但市场并不是很买账。
自打小米在去年年初宣布造车以来,资本市场对于小米是一点都不买账,去年全年小米股价累计下跌了43%,从年初的33港币至年末的19港币,对小米而言打击还是非常的明显。
虽有诸多的外部因素,但资本市场对于小米造车之后财务恶化的担忧还是非常明显的,市场对于巨额资本开支挤占利润还是极其担忧的。
且小米在造车业务方面的回报周期较长, 2021年3月份官宣造车,正式的量产时间要到2024年,近四年的时间,对于已经被定位成硬件公司,而非互联网公司的小米来说,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两大科技公司进军汽车行业,开局都谈不上有多理想,李响多多少少对于菊造车是有些轻视的。
“还是继续盲订吧,不过数据的话就不用正式公布了。”
byd的两次盲订,成绩都不错,营销效果也很好,因此李响在对于l9的推广上,也想试上一次盲订的方式,想试探一下l系列在市场上的影响力。
尉来的品牌影响力已经足够,但是在李响看来,能够真正让用户接受盲订的系列,只有l系列,其他无论是e系列,还是星途,都还没有足够市场霸主的地位。
e系列截止目前为止,虽然整体销量非常的不错,但在国内还有一款单月销量过万的车型,et5以及es3均有这样的实力,但是因为战略的原因,在产能上有一定的限制。
另外星途系列虽然上市之前内部对于销量信心十足,但毕竟作为全新子品牌的第一款车型,盲订还是太过于冒险了,l1去年无敌的姿态,让李响对于l9信心十足。
作为对标奔驰gls450以及宝马x7 xdrive40i的一款超大型国产suv,l9标配即顶配,9的命名方式也能够看出是l系列的旗舰车型,是少有的国产高端全尺寸车型。
旗舰车型,没什么可说的,主打的就是一个豪华,目前尉来能够用得上的先进技术,都堆在这款车型上,而且仅仅只有一款配置,没有选装包。
在定价方面,其实内部也没有定下来,因为要到六月份才开发布会,但肯定比对标的车型要便宜太多,有信心是一回事儿,李响也想通过盲订的方式来试探一下市场对于这种国产超豪华车型的接受程度究竟如何。
去年l1打得bba抬不起头来,但毕竟针对的还不是bba的超豪华市场。
“另外在订金方面也不要玩样儿,用户要是不满意就让依照我们一贯的处理方式,我们不差这几个钱。”
尉来一贯对于订金处理方式,没有现在流行的所谓大定小定,同时也允许用户在锁单之前无条件退款,甚至还按银行利率支付订金利息,虽然平摊到每名用户身上没几个钱,但在用户这边看来是没有后顾之忧的。
而在锁单,已经排产的情况下,如果还想退车,那就需要与客服沟通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无正当理由,就需要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一般情况下是10%至20%,甚至是不给退的。
尉来要做服务,但也不会做冤大头,如果政策过于的宽松,那用户薅羊毛就会过于的厉害,甚至不排除有竞争车企采用事先下定,事后退订的方式来给尉来生产造成麻烦,以及增加库存。
这一点参考苹果当年的维修政策,在服务平衡方面,尉来也要做好风控。
在订金方面,尉来也收得不高,如星途s01这样的30万元以下的大众车型,只收2000块,而30万元以上的,则收取5000元。
“行,那我就安排下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