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三巨头默契带来的连锁反应(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按照尉来财报披露的数据,2022年,尉来通过自研三电,整车成本同比降低了22%。
  按照行业估算,甬城工厂产能爬坡之后,星途s01的单车制造成本降至8.5万元,星河p1的单车成本降至8.3万元,成本优势明显。
  “用技术红利来代替政策红利,将是未来汽车市场上的趋势,星途与星河系列,对标的确实是轩逸以及朗逸的市场。”
  在电话采访当中,檀锦程也没有掩饰尉来的野心。
  2022年度,轩逸全年销量42万辆,朗逸35万辆,星途s01完全有能力成为这样的热销车型,尉来通过定价权,重塑a级家轿的规则,迫使燃油车跟降。
  定价权,一直是利润的根本。
  与其他车企不同,尉来最大的优势,其实还是来自于经销商的配合,其他经销商,由于库存数量巨大,哪怕是大降价,对于车企的销量也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
  而尉来体系之下的经销商,他们的库存成本很低,降价不会对他们的利益造成太大的影响,反而跟着尉来获利,因此经销商在对待降价上非常的配合。
  库存数量最高的悦驰系列,早在去年开始尉来都已经在积极控制产能,今年更是以特殊情况的原因,缩减了大量的产能,尽一切可能的消化经销商的库存。
  “产能的确是降价之后最大的问题,加上春节生产受限,确实会给我们的交付产生一些影响,我们也希望支持我们的用户多给我们一些时间,尉来争取在一季度结束之前解决这个问题。”
  在回答央视记者关于产能问题提问之时,檀锦程也是如实回答。
  按照尉来的后台数据,整个一月份,星途与星河系列的订单数量都将暴增,星途系列的订单数量极有可能突破单月八万辆,这给尉来的交付带来一定的困扰。
  订单的持续暴增,星途系列接下来的库存周期将会快速降低至0.5,交付周期必定会大大推后,这是尉来目前最大的问题。
  “行业重构是注定的,其他企业能做的就是积极应对,以技术升级的方式来面对接下来的市场竞争。”
  简短的采访,檀锦程显得非常的自信。
  降价与降价是不一样的,说白了,这是尉来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对于a级轿车市场上定价权的争夺,星途s01上市接近于两年,在技术,规模,战略三重准备好之后,尉来正式对合资品牌的定价权发起了进攻。
  抨击尉来的声音很多,其中用得最多的就是扰乱市场,不顾经销商与二手车商的死活,肆意支配自己的市场地位;说白了,大家都明白,尉来这一次降价的目的。
  如果说es与l系列的价格调整,还可以说成是尉来本身的市场行为,当高端价格维持不下去之后,降价也是注定的,bba都避免不了这点。
  但a级纯电,星途s01优势明显,同类竞品都不多还选择主动降价,打的就是的以合资品牌为主导的燃油车。
  尉来以短期利润换取长期份额,巩固新能源霸主地位,用成本优势碾压燃油车,加速行业洗牌,在央视财经媒体的采访公之于众之后,彻底暴露了。
  “为什么要掩饰啊,没有这个必要。”
  财经频道很给面子,第一时间把檀锦程的电话采访安排上了,甚至于七点档的新闻,都出现了十秒钟,可见这一次降价的影响有多大。
  其实在定价话语权之争上,尉来,byd,特斯拉这三巨头,没有任何沟通,但都保持着默契。
  byd除了秦系列大降价之外,其他包括宋系列在内的多款车型也都有价格调整,而原本可以在这一次降价大战之中冲击不大,较为独立存在的特斯拉,也同样对旗下两款走量车型大幅度调整起售价格。
  论起降价力度之大,特斯拉才是幅度最大的,毛豆3后驱版本,下调了3.6万元。
  在一二线城市新能源渗透率超过40%,15万元至20万元区间成为竞争焦点,消费者对续航里程,充电便利的关注度下降,智能化配置成为购车决策权新权重的大背景之下,新能源汽车已经具备了与燃油车扳一扳手腕的能力。
  三巨头的默契,就是基于这一点。
  “燃油车肯定是不会被彻底淘汰的,但是定价格从燃油车转向新能源汽车,是行业的必然,至于说定价权掌握在谁的手上,其实没有那么的重要。”
  汽车市场的定价格,不像是手机行业那么的绝对,很少有哪家企业能够独占某一个价位区间的定价权,更多的还是以同盟的形势势存在。
  例如说燃油车市场,bba垄断着40万元区间豪华车型的定价权,保时捷与法拉利代表着另一个高端,消费者习惯于用同类竞品凭什么卖得比这些车型贵的思维来选购车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