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承天命 启新章(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珠帘轻响,一位身着素雅深色衣裙、发髻梳得一丝不苟的妇人缓步走了进来。其人面容平凡,眼神却沉静得如同古井深潭,相貌比起之前见面居然又是不同。
  “殿下。”石瑶手中捧着一个被深色锦缎覆盖的长条形木匣,先是向李星云微微躬身行礼,声音平和,听不出丝毫情绪波动。
  然后,她的目光才掠过张子凡和马希声,算是致意,张子凡起身行礼不提,马希声却是惊奇的睁大了眼睛,连瓜子都忘了嗑。
  李星云看着她,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疏离,平静道:“天佑星此来,可是袁天罡…又有何吩咐?”
  石瑶面色平静无波,仿佛没听出他话语中的情绪,声音依旧平和:“妾身此来,确奉大帅严命,为殿下送上一件旧物,并传达大帅的几句话。”
  她说着,缓步上前,将木匣置于李星云面前的棋案一角,轻轻揭开了覆盖木匣的锦缎。
  匣内,一柄宽长重剑静静躺在明黄色的丝绒衬垫上。剑身古朴简单,带着几分岁月沉淀的痕迹,唯有剑柄与护手的形制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威严,厚重之气可谓扑面而来。
  “此剑,名为龙泉。”
  轩榭内一片寂静,连窗外的雨声似乎都小了许多。
  李星云的目光瞬间被那柄剑攫住,呼吸微微一滞。
  石瑶的目光落在剑上,仿佛透过它看到了更深远的东西,声音带着一种奇特的力道感:“大帅有言,殿下离开长沙,辗转江南,联络诸侯,心系故人,其情可悯,其志…亦初显峥嵘。”
  言及此处,她微微抬眼,看向李星云:“然大帅亦要妾身问殿下一句:殿下可知,你每在江南踟蹰一日,那萧砚在中原的根基便稳固一分?你每念及一人安危,可曾想过,天下间多年因诸侯纷争而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者,何止万千?”
  李星云握着棋子的手猛地收紧,指节发白。旁边的张子凡则是若有所思,却一时仿若无解。
  石瑶的声音继续,不疾不徐道:“大帅观天下之势,洞若观火。萧砚已踞其五,李存勖据有其二,余者不过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漠北尔尔,更不足持为根本,此乃定局。”
  她微微停顿,目光紧紧锁住李星云:“然,大帅更言:定局非死局!殿下乃太宗皇帝嫡系血脉,身负真龙气运,此乃天命所归。这柄龙泉,自铸成起便追随天子,它不仅是神兵利器,更是李唐正统的象征,是号令天下志士、凝聚散沙般诸侯的不二信物。”
  “故此,大帅命妾身转告殿下:莫再迟疑,莫再自困于一隅。持此龙泉,振臂一呼。有大帅在暗处运筹帷幄,有不良人遍布天下倾力相助,殿下必能尽揽李存勖之二,并收拢江南其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终成煌煌不可阻挡之大势。重铸李唐乾坤,解万民倒悬,此其时也!殿下,天命在身,责无旁贷。此剑归位,便是殿下承天命、启新章之始……”
  话音落下,轩榭内陷入了更深的寂静。只有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敲打着每个人的心弦。炭盆里偶尔爆出一两点火星。
  李星云的目光死死地钉在那柄剑上。
  离开剑庐数年,他又何尝不知这柄剑的偌大名声?一时之间,自由的渴望在胸腔里冲撞,对师妹安危的忧虑撕扯着神经,对那庞大如山岳的责任本能地抗拒,还有对袁天罡那操控一切的意志深深的排斥…无数种情绪在他眼中翻腾、挣扎。
  他的手略略颤抖着,悬在剑匣上方,久久不愿放下。
  张子凡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眼神复杂,有理解,有担忧,但更多的是鼓励和期待。他知道这柄剑意味着什么,也知道李星云接下它意味着什么,但他更清楚,这是凝聚散乱诸侯、争雄天下的唯一旗帜。
  马希声也收起了那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好奇又带着几分沉默地看着那柄传说中的剑,又看看天人交战的李星云,一言不发。
  时间在沉重的寂静中流逝,窗外的雨声似乎成了唯一的背景音。
  终于,李星云眼中那剧烈的挣扎风暴缓缓平息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认命的疲惫,以及一丝被逼到悬崖边缘后反而生出的决绝。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伸出手,五指收紧,最终,稳稳地握住了龙泉剑的剑柄。
  一股无形的、沉重如山岳的气息,仿佛瞬间笼罩了整个轩榭。
  石瑶的嘴角,勾起一抹如释重负的弧度,她再次深深躬身:“殿下圣明,大业可期。”
  在看见李星云久久没有应声后,她没有再言语,身影无声地退后,融入珠帘外的阴影之中,如同她来时一般悄无声息。
  “哇…”马希声这才长舒一口气,忍不住凑近两步,眼睛发亮地盯着李星云手中的剑,“这就是传说中的龙泉剑?看着就…嗯…霸气。李大哥,这下咱们更有底气了。接下来去哪?闽国还是回我楚国?”
  他显然在试图用惯有的跳脱打破这沉重的气氛。
  李星云没有回答。他握着剑,站起身,走到窗边。窗外,烟雨朦胧,笼罩着扬州城,也笼罩着不可知的未来。剑身的冰凉透过掌心,不断提醒着他握住了什么。张子凡走到他身边,沉默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同样投向远方烟雨深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