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人的儿子补充道:“我爸是唐山餐饮协会的老会员,嘴巴刁得很,能让他说好可不容易。”
  王建业眼前一亮,立刻虚心请教。
  老人兴致勃勃地讲起了唐山饮食文化的变迁,以及外地菜系如何在唐山立足的经验。
  “关键是要'入乡随俗',但不能'随波逐流'。”
  老人意味深长地说,“保留你们的特色,但要尊重本地人的饮食习惯。”
  这番话让王建业茅塞顿开。
  他连夜召集厨师团队重新调整菜品,这次的目标更明确了——不是简单地迎合,而是有原则地融合。
  一个月后,当美食博主“唐山吃货小分队”偶然探店并发布推荐文章后,店里的人气终于开始稳步上升。
  王建业站在门口,看着座无虚席的大厅,听着此起彼伏的交谈声和笑声,长舒了一口气。
  “王总,我们成功了?”李钢走过来,手里端着一盘客人追加的把子肉。
  王建业摇摇头:“不是成功,是刚刚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这条路,我们还得继续走下去。”
  他看着窗外的唐山街景,心里已经开始规划下一步的改进方案。
  这一次,他不再焦虑,而是充满了信心——只要用心去感受、去融合,就一定能找到最合适的那把“味觉钥匙”。
  成本突围战:唐山分店的经营智慧
  1995年的唐山春天来得格外迟缓。
  王建业站在分店二楼的办公室窗前,望着外面飘落的细雨,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框。
  桌上摊开的财务报表上,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让他太阳穴突突直跳——连续三个月,利润栏都是刺眼的红色。
  “王总,这是上个月的采购清单。”
  采购主管老赵推门进来,额头上的汗珠在早春的寒意中显得格外突兀,“猪肉又涨了15%,海鲜价格更是离谱.”
  王建业接过清单,目光在那些不断攀升的数字上逡巡。
  唐山物价就像脱缰的野马,特别是食材价格,几乎每周都在刷新纪录。
  而更让他忧心的是,为了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站稳脚跟,他们根本不敢大幅提高菜品价格。
  “老赵,咱们现在的毛利率还剩多少?”王建业放下清单,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老赵搓着手,声音低了几分:“不到30%了,王总。
  要是算上房租和人工.”
  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
  王建业走到窗前,望着楼下匆匆走过的行人。
  他们中不少人手里提着菜篮子,脸上都带着对物价上涨的忧虑。
  这个曾经以钢铁闻名的城市,正在经历着经济转型的阵痛,而他的饭店,不过是这大时代中的一粒微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