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5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出乎意料的是,李钢没有立即反对,而是认真思考了一下:“可以试试,但量要控制,不能盖住烙馍的麦香。”
  另一边,刘芳和小李的组合也渐入佳境。
  刘芳负责调馅,小李则贡献了家传的捏包子手法,两人合作的“海鲜小笼包”已经初具雏形。
  “芳姐,你看这个褶子捏得行吗?”小李难得地主动请教。
  刘芳仔细看了看:“不错,但收口要再紧一点,不然汤汁会漏。”
  比赛持续了整整一天。
  当四道融合菜品摆在评委面前时,王建业几乎不敢相信这些精美的菜肴出自那些平日矛盾不断的员工之手。
  最终,李钢和张磊的“酱香海鲜烙馍”以微弱优势获胜,但王建业宣布给所有参与者都发两百元鼓励奖。
  “今天,我看到的是'徐州人家'最棒的团队。”
  王建业动情地说,“不是因为我们做出了多好的菜,而是因为我们学会了互相学习,互相尊重。”
  这次活动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南北员工之间的心结。
  但王建业知道,仅靠一次团建远远不够。
  第二天,他就召集管理层制定了系统的改革方案:
  首先是标准化培训。
  王建业亲自编写了《唐山分店操作手册》,详细规定了从菜品制作到服务流程的每一个细节。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标准融合了南北两地的优点——既保留了徐州菜的工艺精髓,又采纳了唐山本地的合理习惯。
  “比如切葱,”王建业在培训会上示范,“斜刀确实更出香味,但如果客人特别要求,我们也要尊重本地习惯。”
  其次是轮岗交流。
  王建业安排徐州员工和唐山员工互相学习对方的专长。
  李钢负责教授徐州菜的核心技艺,而本地老员工周师傅则带大家学习唐山海鲜的处理方法。
  “周师傅,这虾线怎么去得这么干净?”连一向自负的李钢也忍不住请教。(本章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