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师傅憨厚一笑:“我们海边人从小吃虾,这是童子功。
  你看,要用牙签从这个位置挑.”
  最关键的改变是建立了“创新奖励机制”。
  王建业在员工休息室挂了一块建议板,鼓励所有人提出改进意见。
  被采纳的建议不仅能获得奖金,提出人还可以参与新品的研发。
  小李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她鼓起勇气提出:“我觉得咱们的迎宾语太生硬了。
  在唐山,熟人见面都会问'吃了吗',这样更亲切。”
  这个看似简单的建议被采纳后,果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许多本地客人听到这句熟悉的问候,都会会心一笑,整个用餐氛围立刻轻松了不少。
  刘芳则提出了一个服务细节:“我发现唐山人喜欢在餐桌上聊天,上菜太快反而不好。
  我们可以调整一下出菜节奏。”
  就连张磊也大胆地贡献了一个家传配方:“我奶奶做的酱焖鱼特别好吃,要不要试试加到菜单里?”
  王建业亲自去张磊家尝了这道菜,果然别有风味。
  经过李钢的专业改良后,“张奶奶酱焖鱼”成了新的招牌菜,张磊也因此被提拔为助理厨师。
  这些改变像春风化雨,慢慢融化了南北员工之间的坚冰。
  三个月后的员工大会上,王建业看到李钢和张磊勾肩搭背地走进来,刘芳和小李分享着同一包瓜子,不禁感慨万千。
  “王总,您看这个。”
  财务小刘递来最新的报表,服务投诉率下降了70%,翻台率提高了15%,最难得的是,员工流失率降到了开业以来的最低点。
  王建业欣慰地点点头,但心里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随着生意好转,他们需要招聘更多员工,如何让新人也快速融入这个已经形成的团队文化,将是下一个课题。
  窗外,唐山的夜空繁星点点。
  王建业想起徐州老家的一个说法——“众人拾柴火焰高”。
  现在,他的团队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南北差异不再是阻碍,反而成了创新的源泉。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新的计划:员工技能大赛、跨店交流学习、甚至可能的话,送优秀员工去烹饪学校进修.一个个想法在脑海中成形。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他的“徐州人家”不仅要做出好菜,更要培养出一支真正融合南北、取长补短的优秀团队。
  厨房里传来阵阵笑声,那是下晚班的员工们在分享夜宵。
  王建业走过去,看到李钢正在教大家一个徐州的老笑话,连平时靦覥的张磊都笑得前仰后合。
  这一刻,他知道,这家店真正的味道,不仅仅是菜品的融合,更是这群人心的融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