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2 / 5)
1996年的西安钟楼,在初夏的阳光下泛着古朴的青灰色。
王建业站在新装修的店面前,抬头望着那块崭新的“徐州人家”招牌,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这是他们在西北地区的第一家分店,选址在钟楼旁的美食街上,对面就是著名的同盛祥泡馍。
“王总,招牌挂正了没?”徐州来的老厨师张德海操着浓重的徐州口音问道,手里还攥着一把沾满酱汁的木勺。
王建业后退几步仔细端详:“再往左半寸.好,就这样!”
开业前的最后准备紧张而忙碌。
王建业亲自检查了厨房的每一口锅灶,品尝了每一道试做的菜品。
张德海拍着胸脯保证:“王总放心,咱徐州的把子肉在西安绝对是独一份!”
开业当天,王建业特意穿上了崭新的白衬衫,站在门口迎接客人。
上午十一点,第一批客人陆续进店,大多是冲着“徐州特色”的名头来的好奇食客。
“老板,你们这'把子肉盖饭'是什么来头?”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翻着菜单问道。
王建业热情介绍:“这是我们徐州的传统名吃,选用上等五肉,用二十多种香料慢火炖制,咸中带甜,肥而不腻.”
眼镜男点点头:“那来一份尝尝。”
后厨里,张德海亲自掌勺。
他舀起一勺浓稠的酱汁淋在米饭上,铺上厚切的把子肉,再点缀几根翠绿的青菜。
摆盘精致得如同艺术品。
“三号桌把子肉盖饭——”服务员小杨拖着长音将菜品端了出去。
王建业站在柜台后,期待地观察着客人的反应。
眼镜男先是好奇地打量了一番,然后小心地夹起一块肉放入口中。
王建业看到他眉头微皱,咀嚼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怎么样?”王建业走过去问道。
眼镜男勉强笑了笑:“味道.挺特别的。”
说完便低头专心吃饭,再没动过那盘把子肉。
中午的客流比预期少了一半。
到了下午两点,本该是午餐高峰的时间,店里却只剩下零星几桌客人。
王建业注意到,几乎每桌的把子肉盖饭都剩了大半。
“王总,情况不太对啊。”
店长李伟凑过来小声说,“我刚才听好几桌客人说肉太甜了,不合口味。”
王建业心里一沉。
他走到后厨,看到张德海正黑着脸收拾灶台,几个西安本地招聘的帮厨在一旁窃窃私语。 ↑返回顶部↑
王建业站在新装修的店面前,抬头望着那块崭新的“徐州人家”招牌,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这是他们在西北地区的第一家分店,选址在钟楼旁的美食街上,对面就是著名的同盛祥泡馍。
“王总,招牌挂正了没?”徐州来的老厨师张德海操着浓重的徐州口音问道,手里还攥着一把沾满酱汁的木勺。
王建业后退几步仔细端详:“再往左半寸.好,就这样!”
开业前的最后准备紧张而忙碌。
王建业亲自检查了厨房的每一口锅灶,品尝了每一道试做的菜品。
张德海拍着胸脯保证:“王总放心,咱徐州的把子肉在西安绝对是独一份!”
开业当天,王建业特意穿上了崭新的白衬衫,站在门口迎接客人。
上午十一点,第一批客人陆续进店,大多是冲着“徐州特色”的名头来的好奇食客。
“老板,你们这'把子肉盖饭'是什么来头?”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翻着菜单问道。
王建业热情介绍:“这是我们徐州的传统名吃,选用上等五肉,用二十多种香料慢火炖制,咸中带甜,肥而不腻.”
眼镜男点点头:“那来一份尝尝。”
后厨里,张德海亲自掌勺。
他舀起一勺浓稠的酱汁淋在米饭上,铺上厚切的把子肉,再点缀几根翠绿的青菜。
摆盘精致得如同艺术品。
“三号桌把子肉盖饭——”服务员小杨拖着长音将菜品端了出去。
王建业站在柜台后,期待地观察着客人的反应。
眼镜男先是好奇地打量了一番,然后小心地夹起一块肉放入口中。
王建业看到他眉头微皱,咀嚼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怎么样?”王建业走过去问道。
眼镜男勉强笑了笑:“味道.挺特别的。”
说完便低头专心吃饭,再没动过那盘把子肉。
中午的客流比预期少了一半。
到了下午两点,本该是午餐高峰的时间,店里却只剩下零星几桌客人。
王建业注意到,几乎每桌的把子肉盖饭都剩了大半。
“王总,情况不太对啊。”
店长李伟凑过来小声说,“我刚才听好几桌客人说肉太甜了,不合口味。”
王建业心里一沉。
他走到后厨,看到张德海正黑着脸收拾灶台,几个西安本地招聘的帮厨在一旁窃窃私语。 ↑返回顶部↑